【人物】大竹研
美丽新世界
http://www.treesmusic.com/artist/ken/bio1.htm 2006年底,跟著林生祥走遍台灣各大小展演場地的巡演之旅中,一位臉上始終帶著輕柔微笑的日本吉他好手—大竹研(Ken Ohtake)—讓樂迷印象深刻,那場場精彩與迥然相異的演出裡,每每能為林生祥的歌曲添加更多迷人的成份,不禁讓人感到好奇,年輕如他,是如何擁有這般精湛的演奏實力呢? 我是吉他的囚徒 訪問、整理=劉逸姿 1974年於日本千葉出生的大竹研,當國中開始著迷於日本搖滾天團BOOWY時,就引起他學習吉他的慾望了。 15歲擁有第一把吉他,是父母親給予他的高中入學禮物,這時候的他大量聆聽搖滾樂,從中獲取學習吉他的能量與技巧,幾乎是以自學的方式,一步步建立起彈奏吉他的自信和能力。從此之後,他就明瞭自己再也無法離開吉他,「我是吉他的囚徒」(I'm a prisoner of guitar.)。 大學時代,學習慾望愈加強烈的他,對於結構更複雜的音樂感到有興趣,因而將聆聽的焦點轉向為爵士樂。此外,身為「 Light Music Club 」一員的他,也必須學會彈奏許多不同音樂類型的作品,好比 Incognito、Stevie Wonder、Akiko Yano、Dream Theater,甚至是流行的SMAP,過程中逐步發現自己的侷限與不足,所以在1996年時,大竹研開始向日本著名的爵士樂吉他手布川俊樹(Toshiki Nunokawa)學習,歷時四年,其中更曾於1999年時,與布川一同公開表演。 大竹研學習的步伐未曾歇止,2000年,向津村龜吉(Kamekichi Tsumura)學習。對於津村,他尊敬地稱其為「人生導師」。從津村那裡,他不僅更嚴謹地學習了民謠吉他、古典吉他及音樂理論之外,他更學著發現屬於「自己的音樂」。在此之前,他總是局限於各種音樂類型的框框裡,不得其門而出,然而,津村教導他傾聽自己的聲音,享受吉他彈奏各種音樂類型的旋律裡。「津村是我人生的導師,他戲劇性地改變了我」(My teacher of life is Kamekichi Tsumura. Mr. Tsumura changed me dramatically.)大竹研如是說。 沒有限制的未來 2002年的時候,大竹研計畫至美國讀音樂,然而,同時他的朋友Kanji,一位吉他工藝師,介紹他與平安隆(Takashi Hirayasu)合作,兩相抉擇之下,他選擇了後者,於是展開為期四年、跟隨平安隆的音樂旅程。其中最令他感到難忘的,莫過於2005年到德國參與TFF音樂節的表演經驗了,那年音樂節的主題是吉他,大竹研和平安隆與其他來自世界各地的吉他好手,同在大舞台上演出,他是裡頭最年輕的表演者。演出結束後,一位當地的婦人趨向前對他說,「非常感謝你的表演,請問你今年幾歲呢?」,「謝謝妳,我今年三十歲。」他羞澀地回答著,「天阿!三十歲,你仍是個嬰孩阿!」,那時,大竹研心想,「原來我還是個嬰孩,所以我的未來沒有侷限」(I am still a baby, so…sky is the limit!)。 談及與平安隆、林生祥的合作經驗,面對不同於自身生命歷程的異文化時,大竹研認為不斷地相互溝通與傾聽,是靠近作品核心的唯一途徑。不論是沖繩舞蹈音樂,還是台灣客家八音,在了解對方音樂作品背後深層的文化意涵之後,不斷地嘗試各種演奏方式與情緒,所以他總想像他的吉他可以是各種弦樂器、打擊樂器,甚至是人聲!以豐富的想像力去彈奏吉他,是他與各種不同音樂類型成功合作的祕訣之一。 在歷經這些不同階段的學習與合作演奏的過程之後,大竹研發現自己的音樂性格偏愛高度的互動性,一種非個人式的表演形態,在與對方相互理解之後,以自由且即興的方式互動,徹底地讓彼此沈浸在音符帶來的愉悅與感動裡。 未來,大竹研會更勇於與各種不同國家、民族、性別、年齡的音樂人合作,不要有任何的框架與限制,是他對於自己音樂生涯的期許。讓我們一同來期待,有天能夠聽到來自於大竹研「自己的音樂」。 http://www.treesmusic.com/artist/ken/shengxiang.htm 優秀日本精神的吉他手:OHTAKE KEN 文=林生祥 第一次與KEN合作彩排時,我心裡閃現的形容詞是 — 大聯盟職棒等級的鐵捕。詞曲創作者像是先發投手,而鐵捕除了接球的基本要求外,還會引導投手配球,更重要的是帶給投手信任感及安定感,而KEN就像是在音樂領域扮演優秀鐵捕的角色。 KEN 的手很黏,黏著吉他,黏著節奏,黏著旋律,跟他一起彈奏很安定,唱得很放心,他精神專注,耳朵很靈敏,可以在任何時候發現聲音的企圖與變化,他知道如何閃躲已存在的音樂線條,尋找沒有被彈出的聲音,堆疊和諧、衝突、高潮或安靜。KEN清楚扮演樂手的位置與分寸,他在有限的音樂空間裡試圖用吉他揮灑無限,但絕不逾矩。 我在聽過他的吉他演奏後,曾遠行到日本向他學琴,這位來自千葉,隱於東京的年輕吉他好手,從來沒有教過吉他,他說他不願意浪費時間教一些笨蛋。但KEN是一位非常好的老師,真的非常好。他教的節奏從最基本的開始,然後變化再變化,變化如何融於自然,一步一步,拆解組合再創造,邏輯推演卻不忽略人性的感受。 曾經,在某一場只有KEN與我的音樂會裡,我第一次在舞台上enjoy自己的音樂,我算了算,竟花掉我職業生涯整整九年,我在想到底是我太笨或者太幸運,後來我想應該是後者。我非常感謝KEN這位音樂家在舞台上幫我擺開壓力與緊張,直奔性靈的高潮與安靜。 KEN 在吉他上的展現,讓我想到我的阿公,我的阿公在日本時代出世、受日本教育,在二次大戰時遠赴中國參戰,幸運存活回台。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我在某種日本精神的氛圍中生活,一直到離家,現在回想起來,很多是好的訓練,但也有不喜歡的方式。後來遇到KEN,我覺得KEN很有日本味道,但KEN更有優秀日本精神的一面 --- 專業、專注、真誠,我尊敬這位吉他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