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读《佐贺的超级阿嬷》小札——乐天知命
江吾星
首先表达一下歉意,这篇书札发得有些晚了,我不敢说什么“后面的都是精品”这种不要脸的话。简单总结一下自己的读书思路,各位姑妄观之。 我不记得自己读过多少次《佐贺的超级阿嬷》,喜欢读的原因并不是它能达到高深的思想境界,因为高深的思想境界往往是需要动脑子的。这样的书之所以会读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它不用动脑。在不打辩论的时候,我并不怎么喜欢思考。但是这本书完全可以培养一种思维方式,核心问题是为什么在作者看来自己的阿嬷是“超级”的? 佐贺是日本的一个小镇子,在作者生活的那个年代是很破旧和落后的。在作者与阿嬷共同生活的八年之间,作者亲身体会了阿嬷生活的种种不易,也见识了阿嬷超乎常人的生活智慧。比如阿嬷出门总爱在腰上系一条铁丝,上面拴着磁铁,一路走回家就能吸到不少铁制品,然后拽下来就可以卖钱。阿嬷的经典语录有很多,像“尾部开杈的小萝卜,切块煮起来味道都一样。弯曲的小黄瓜,切丝用盐拌过后味道也都相同。”“别人跌倒一笑置之,自己跌倒更要一笑置之。因为人都是可笑的”......阿嬷从没抱怨过命运的不公,相反却以贫穷为荣。 我不止问过一个人为什么阿嬷是“超级”的?得到的答案通常都是“开朗乐观”。但是稍微分析一下就可以发现其中的问题:开朗乐观当然是积极的性格,可是“乐观”这种品质究竟是不是我们主动渴望拥有的呢?其实不然,“乐观”常常是被动的,因为只有在面对苦难的时候,人才会面临悲观或者乐观的选择,有时命运让我们学着不得不乐观。如果一个人一辈子都顺风顺水无忧无虑恐怕连他自己都说不出自己究竟是一个乐观者还是悲观者。这个时候又有朋友提出了另一种观点,就是有可能在阿嬷的意识里,根本没有“苦难”的概念,她不觉得当下的生活是苦的。不对,因为如果阿嬷没有“苦难”的意识,那是不是等于承认她同时也没有“幸福”的感知力。因为苦难与幸福是相对的,一者消失另一者势必随之消亡。但是书中的阿嬷却不是这样,她既经历过富裕,有经历过贫穷。在她看来,贫穷是苦难,但是苦难与她是相互剥离的。 在我看来,阿嬷不是乐观,而是乐天。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勇于面对,拥有战胜的信念并为此付出不懈努力;而后者无需面对,并不以苦难为敌,当然亦不为友。在乐天知命的人眼中,苦难就是苦难本身,没有必要克服,至于要不要走出来,或者什么时候走出来,那是由上天决定的事。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至于为什么“贫而无谄”未若“贫而乐”,我以为阿嬷已经给了我最好的答案。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分享】陆文夫小说《美食家》 (沉柯)
- 七分钟重启大家提炼书单 (周瑞)
- 【分享】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 (沉柯)
- 读书笔记《戴笠传》 (jingyi1971i)
- 【感悟】悦读分享之乐 (亦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