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意识学——哲学的新转向
来自:柳下弈(柳下哲学院)
实现意识学 宇宙无限,局域分化,多元异步演进,各处各层次的存在组织模式竞相实现。 感觉的实现 若干个能元之间应机实现相互牵制,组织为谐合程度不等的集聚体,集聚体或能元之间相适再组织为更进一层次的集聚体。当偶有这样的集聚体生成,它能够以自身结构选择聚集能元或能元集聚体,搭建起大约同于自身结构的新的集聚体,而且这种下一代也可同样以环境材料延续复制自己。这样组织模式的能元集聚体具有实现优势,存在量得以增长。具有这样组织模式的集聚体即生物,生物的生成是存在进化的一次飞跃。 原始生物简陋,简单地与环境进行物质(包括能量)交换。它们序代变异,日益多样和复杂化,物种的实现是进一步演化的基础和路径依赖。有的机体生成向光、风、湿、温等生长的机制;有的机体生成蠕动或体表凸起摆动等各种动力机能以利于物质的获取和排泄。这又有了动、植物的分化并逐步变异,被选择而不同程度、不同方面进化。 生物变异而体中偶然生成这样一种通道组织,内外环境信息实现其中,引发比其他组织更快速有效的连锁实现,使部分机体实现活动(包括运动),以利于该生物进食、避害或生殖,这被称作应激反应。而且,优势确立而大量繁殖后,持续的变异和自然选择,令这种组织结构越来越精致、多样,分辨越来越灵敏,反应越来越强烈,更高效地引发生物捕食、避害或繁殖等活动。这样的组织被称作神经。如果说神经兴奋就是一些能元或能元集聚体的活动,这不过他者看客的一种轻描淡写,而对于实现者——神经组织自身,这正是时空、力度、色彩、温度、味道、疼痛或愉快等感觉。感觉为神经组织受激兴奋活动的主体实现。 能元或其集聚体之间(但最终还是能元之间)的实现可以在外再实现为他者主体的观察感觉,有的会实现自身主体感觉。能元无本质属性,有无限实现可能,所谓物理属性不过是存在作为他者主体的客体实现,不应以之限定能元及其集聚体的实现。存在之间相应实现,作为实现的存在为主体,没有什么比实现更具说服力的了。 并非所有能元组织都会实现感觉。我们的手,没有味觉、视觉,而有触觉、痛觉,因为它没有味觉、视觉组织,而有触觉等组织,由此可推,没有什么感觉组织的存在不可能实现相应感觉。感觉是进化而来,无助于存在优势则感觉组织不可能进化获得,感觉组织的存在符合柳下广义进化论逻辑。感觉是神经组织兴奋的主体实现,随着神经组织的进化,还将会有新的感觉实现。 大小、快慢、红绿、酸甜、冷热、美丑等不是存在本质固有属性,只是存在信息在具体感觉主体的相应实现,是具体主体感觉组织存在项给出的范畴和比值,因主体不同而不同。 意识的实现 存在的进化总是依赖既有实现,神经又成为进化的依赖路径。 只具有孤立的感觉和应激反应,生物是没有意识或认识的,即它不知道感觉的由来和前景,对环境没有任何认识,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当动物有不同感觉神经因同时兴奋实现连接,存在的演化又进入新阶段。 一个进化出多种感觉的动物进入某个环境,突遭某物伤害,因疼痛应激反应逃离。环境信息同时引发兴奋的不同种感觉神经建立连接实现认识,一旦它再次闯入此类环境,环境信息激发相应感觉神经兴奋,并连锁引起相连的痛感神经同时兴奋,实现了对这类环境相关事物的回忆而促使它逃开。这种动物减少了受害机会,同理,也会增加进食和交配机会,获得生存繁衍优势,存在量增并继续变异分化。不同种感觉神经同时兴奋的主体实现即意识(或现象、认识、概念),感觉神经的连接即记忆(或概念体)。 随着进化和成长,有的神经元生成很多凸起,不同种感觉神经元因同时兴奋而通过凸起建立连接,并由连接递次激活传递兴奋,间接连接的不同种感觉神经元因同时兴奋也会建立直接连接,因为有很多凸起,一个神经元可以与很多神经元交叉连接。意识是感觉神经兴奋的集合,意识之间或神经兴奋之间是严格的神经连接逻辑,一切意识或现象、认识、概念(包括分析、判断、推理)就在其中。 一张人脸在一个感觉主体的视神经兴奋集合为F,其中眼睛部分为集合E,显然,E为F的真子集,F与关于此人的其他感觉神经兴奋连接在一起形成关于此人的概念和记忆,神经兴奋集合记作M。如果此人眼睛特征明显,看到此人眼睛的感觉神经兴奋E便通过不同种感觉神经连接引起神经兴奋集合M,即意识到此人;如果此人眼睛特征不明显,E近于若干脸谱神经兴奋集合的交集,那么,E不可能引发这些脸谱神经兴奋的并集,因为同种感觉神经不能直接连接。否则,设若同种感觉神经可以直接连接,则一个头脑中所有感觉神经很快都会直接连接而失去逻辑陷入混沌。 实现是再实现的路径依赖。意识是感觉的集合,没有某种感觉就没有相应意识。感觉是意识主体的先天范畴,概念是意识主体的后天范畴,对存在的意识只能实现在这些范畴,范畴是意识或认识的门径和藩篱。一切概念、语言(包括物理语言)都可以还原为感觉,感觉是意识、认识、概念的门户和必由之路。 认为头脑中的意象就是客体为唯心,追求意象的来源和过程存在即唯物。主体的认识即主观,理想中的绝对符合存在的认识称为客观。没有脱离主体范畴的认识,只有主观,客观不存在。 感觉器官越发达多元,神经元及凸起越多,感觉才可能越敏锐、丰富,意识才可能越强烈、丰满。感觉神经兴奋到哪里,意识或认识才可能到哪里。感觉经历重复可强化意识和记忆,并建立更多直接快捷连接,感觉神经连接长期不兴奋可能弱化直至断开。感觉经历会建立感觉神经连接,有连接就有建立间接连接的机会,未建立连接的,不直接受激就没有与他者建立连接的可能。少年儿童时期多亲近自然,建立丰富的感觉神经连接很重要,这是为以后认识理解、交流学习、联想创造打基础。再者,情景中学习能够同时刺激更多种感觉神经兴奋并建立连接,更有助于理解和记忆。 进化赋予生物神经有所先天连接,生活经历使神经建立更多后天连接,主体间交流、学习和探究也可以唤起感觉神经同时兴奋并建立连接实现新的意识(或认识、概念)。语言通过声音听觉或字形视觉与概念体建立连接,语言在不同主体对应不同概念,主体以各自的先天连接和经验连接来理解。某种连接缺失则不可能有相应方面概念的顺畅交流,就需要相关概念的学习以建立相应感觉神经连接;如果某种感觉缺失,则相关概念的学习不可能进行,主体间相关意识的交流、理解完全失去基础。柳下称主体间因先天和经验的不同而无法交流、理解为“主体间鸿沟”。 这里给出了一个简单的柳下意识实现神经学模型,意识活动还需要物质和能量的供给和控制等辅助机制,注意为相应神经供给兴奋和连接所需的能量和物质,而抑制其他神经的兴奋和能量供给。注意也是感觉神经受激和兴奋递次引发兴奋的结果,意识归根结底是能元们的精致运行实现。所谓物理属性是存在于他者主体的客体实现,感觉和意识是存在的自身主体实现,没有能元实现则没有相应感觉意识实现,没有感觉意识实现也必定没有相应能元实现,主体感觉意识实现和相应能元实现是同一存在,是参与因果链的,是自然进化的结果。意志是主体与环境建立某种关系的意向,意志属于意识。神经与运动系统组织相连,神经兴奋“点火”相应运动组织,实现意志支配行为。 概念的析解整合 意识的产生是进化的又一大飞跃,实现了存在以其信息代表简化模拟变异和环境选择,大大提高了进化的效率并减小了成本。但这代表只是基于意识主体自身范畴的选择实现,而简化跟效率成正比跟准确度成反比,代表的掺杂或缺位都会改变结果,推演规则跟存在运行也会有差异。信息代表的推演失误带来的必是实践的失败。 作为实现的存在为主体,环境决定了当前主体。先入为主,当前认识主体感觉神经连接状况决定其认识实现基础,后来信息刺激感觉神经兴奋要在此基础与之建立逻辑对接,如果持续兴奋则可能建立更多直接和间接连接,概念认识实现相互比较解析或整合。相互连接的信息体最大约简度一方决定双方比较实现的直接解析度。 存在无固有界域,事物现象是存在信息在具体主体感觉实现节奏的比较分隔实现。如果脱离具体实现,脱离具体主体,无穷数量的能元宇宙则是一片混沌,原子、花朵、地球、星系都不会被分割为对象并形成概念。“存在者”不过还是存在于意识中,所以柳下抛弃“存在者”这一概念,代之以无固有界域的“存在”。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只有存在。 所谓事物及其时空状态、属性、价值,都是存在信息刺激感觉神经的主体实现,不是自身固有的,并且因认识主体而异。所谓某范围内的共识,是因为这些认识主体有交集。主体对客体的探究和利用就是依据客体在具体主体的相应实现。 一个概念体系有其概念和逻辑约定,尽管概念不会绝对符合相应实现确定的存在,但其演绎在该概念体系内可能一致成立,也可能遭遇共同的概念冲突和逻辑矛盾。存在相应实现甚至相反实现,即所谓矛盾的由来。 随着环境越来越多新的信息实现在认识主体,尤其是矛盾现象和概念的对撞,思想开放者相关感觉神经会高度兴奋,不同概念体建立直接连接,率先实现概念的进一步析解,概念自由度增加;而固执者会抑制相关感觉神经的兴奋,无法建立新的连接。相信到哪里,概念就固定到哪里,创见就终结到哪里;怀疑到哪里,概念才可能分解到哪里,新建构才可能到哪里。概念体在比较实现中越来越析解变小,直至相同不出现比较差异,这样,最小单位就现身了,整个概念体系实现简洁、明晰、统一和自由。而一个神经系统中概念相悖会造成主体在相关情景陷入迷惘,无所适从。对现象的探究是个概念准备层递推进过程。 另一方面,代表存在的概念体在神经系统中分解组合,高效推动存在的组织模式生成和选择,但所有创新(无论是生活用具还是社会规则)都要与环境对接,接受环境的实践选择,没有脱离环境的方法。创新就是变异,实践就是选择,创新史就是进化史,创新学就是进化论。 存在之间相应实现,相应实现确定;实现是再实现的路径依赖,存在在环境中组织、再组织、被组织或分解,存在的适应和优势是与环境对应的,存在量增总是指向环境中有利于实现的组织模式者;作为实现的存在为(广义)主体;存在之间一切实现(作用)效度都是(实现的)信息与具体主体相关项的比值,而公因内容无意义。这里是多元主体线性实现逻辑,柳下对主体的揭示和对量子论、相对论、进化论的彻底广义化为感觉和意识的理解和量化奠定了基础。 ——摘自柳下弈《实现哲学》修订版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请问大家都是哲学专业的学生吗?如果不是的大家是怎么入门哲... (行一品)
- 人类学民族志方法论著作集合 (EvansPritchard)
- 建立了一个精神分析与维特根斯坦的讨论群组 (oral)
- 《论颜色》 (青柠)
- 列出《哲学研究》原文和中文版本的同一段话不同的翻译 (摄O=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