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倾思维Ti
一桶冷水
1 在描述外倾型思维时,我已简略地提到了内倾型思维的特征,现在我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内倾型思维主要定向于主观因素。至少,这种主观因素由主观情感的趋向来表现,而判断是作为最后一着的决定性因素。 (一旦他持有了一种观点,就必定会追索出它的每一个结论,就像是被魔鬼驱使着一般,即使是正义早已不站在他这一边,即便是他面对的所有合理规则都已残缺不全。) 2 有时,它也多多少少是一种完整的意象,在某种程度上也作为一种标准。这种思维可能既包含具体因素又包含抽象因素,但是在决定性的时刻它总是定向于主观因素。 (纵使一个判断并不符合事实,但只要符合主观认识,依然会那么去认定。) 3 因此,它并不可能从具体的经验中重新返回到客观事物中去,而总是一头扎进主观内容之中乐而忘返。 (Ti会一直深挖下去乃至完全忘记现实。) 4 外界事实并不是这种思维的目的和根源,尽管内倾型总喜欢标榜自己是以此为目的和根源的。 (总是想得很理想化,而实际根本不是这样一回事。) 5 首先从主体开始,然后又返回到主体,尽管它可能在真实和实在的领域中进行最广阔的遨游。 (比如相对论,它确实是YY出来的。) 6 因此,在新的事实论证中,它的主要价值是间接的,因为它主要关心的不是对新的事实的感觉,而是新的观点。 (即是说如果对事实有帮助,但是并不是什么有趣的新观点,这会被Ti无视。) 7 它系统阐述某些问题并创造了理论,它展示了前景并获得了洞察力,但在事实面前它却显得畏手畏脚。作为阐释的例证它们具有自身的价值,但决不能再推衍下去。我们收集事实是为了当作某种理论的证据和例子,但决不是为了事实本身而收集。倘若后一种情况经常出现,那也只是对于外倾类型的恭维。因为这一种思维的论据并非是头等重要的,显然,主观意念的发展和表达才是绝对重要的东西,即原始的象征性意象多多少少是模糊地站在内心幻影的面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那就发一篇了 (wu)
- 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 第三章(1) (一桶冷水)
- 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 第二章(14) (一桶冷水)
- 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 第二章(13) (一桶冷水)
- 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 第二章(12) (一桶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