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期命题《少年》
梦野间(alan)
名都出妖女,京洛出少年。 “少年”这个词,似乎本就不是江南的特产,因为仰手接飞猱,举杯斗十千,是必定要有塞北的黄沙,凝重的狼烟作为背景,方显出少年本色的。所以,我可以说,女子是没有真正的少年的。因为这个词,多少已经在意思里包括了“男儿”的成分。女子有的,只是总角、豆蔻,再大一些及笄、待字,也就该嫁了。少年就这么悄悄的从女子身旁绕过。放佛它天生就具有的那股豪气,原本 就不该属于安静的女子。 记忆里,不晓世事的童年逝去之后,就不知道该怎么称呼自己的年龄了。古书记载:女子十三岁“及笄,可为人妇矣”,也就是北方常说的“丫头大了”,这个“大”,就年龄而论,正巧属于少年的阶段,可往往这个时候,这句话就像一只催促姑娘们走出少年的皮鞭,让女孩不得不老成,不得不担当起家里的许多许多。大凡北方人,或多或少总会有些重男轻女继承香烟的想法,思想的落后让本该是少年的女子,早早的成了少妇。而男子则恰恰相反,少年这个词给了他们六年到八年发展的空间,从十岁起,他们就可以风华正茂,就可以意气风发,到十八岁,仍然可以闲坐观罗敷,可以狭义好驰逐。“少年”这个词,早早的选择了自己的专属对象,而可怜的女子,却在被家人抛弃的同时,被少年抛弃。承载起家庭、生育的重担,扮演一个女人的角色。这就是北方女子的少年。 而南国五陵一地,更不是出少年女子的地方。莺飞蝶舞,烟柳画桥,生出水一般的女子,只待其长到稍有几分姿色,或秦淮卖艺,或选送宫中,以图门庭宦达。故而名都出妖女就有了依据,不是少年女子想要妖,是社会逼迫女子将少年付与了夜夜笙歌,付与了少爷老爷们的猜拳行令。如此的少年,似乎比北方的女子更加的可悲吧。 那么南国莫非就无少年?如若少年这个词单指是男子的话,南国固然是有的。但南国的男子绝少少年的豪气,狂气,和侠气,多的,却是脂粉熏染的柔媚与荒淫。于是我们看小说,喜欢令狐冲而不喜欢青城四秀,喜欢乔峰而不喜欢慕容复,喜欢北少林的刚劲而不喜欢咏春拳的骑羊马。少年,就该是阳刚苍劲的,没有成为男人,却已有了成为男人得雏形。而这一切,是非要北方驰骋的烈马,辛辣的白酒,寒光的刀剑来磨砺的。想来这也是为什么南国的人写不出少年的原因吧。 少年,你抛弃了女子,却也洒了一路张狂的阳刚和北风,都只见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却不知落花踏尽游玩处,笑人胡姬亦少年。只愿来生,投个男儿身。 -文/一枕清宵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少年交作业 (小又)
- 第四期命题《少年》 (梦野间)
- 新房客【流年0802#】 (梦野间)
- 小说【变态0801#】 (梦野间)
- 《变态》 (Mazig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