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最后阿格拉雅嫁给假伯爵,改信天主教,叛逆家庭,我很不理解陀为什么给她安排这样的结局,这样的结局有什么含义呢?或者说陀对阿格拉雅这个角色的定位到底是什么样的?
叛逆,个性强,英雄主义。起先把梅诗金比做唐吉可德,死心之后嫁给革命份子,也算满足一下她的英雄主义和冒险精神。后来还剪短头发倒向了女权主义。
我是觉得她会后知后觉,应该理解公爵的做法,要么就是她确实不及娜斯塔霞对公爵的理解和爱?
未必能理解,因为公爵是个几乎不大运用理性的人,有些场合就显得很没原则。阿格拉娅很理性,所以最后那场觉得难堪而无法理解,总的来说不是一类人就很难共情。
我觉得她是对公爵的反叛,她是故意的,她对公爵的爱害了她。相反她完全不理性。陀笔下就没有理性的人。她在公爵那里败下阵来,就反叛公爵了。
我感觉她这个人自尊心太强了,她不理解公爵为什么可以放下自尊,她跨越不过去。因为接受不了公爵的“背叛”,所以要走极端,选择公爵的反面(似乎可见爱与恨的对立统一。。) 但是我觉得时间久了,折腾够了她会后知后觉的吧
陀笔下的人都是任性的。
可是哪里反叛了?我觉得她还是没变,喜欢理想主义与众不同的人……然后为之不顾一切,不过这次运气差了
[内容不可见]
老陀的纪念or念念不忘? 这个背景倒是挺有帮助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比这更有道理的结局呢 她这样有浪漫主义情怀 如果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人 不是一个偏执 与众不同的傻瓜 她一定不会被那样吸引
对那个假伯爵并没有什么太多描述,不见得就是一个多不同的人,阿格拉雅是崇尚真善美的,我现在觉得她那是对父母的叛逆和怪罪
阿格拉雅是所罗门式的人物。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她缺一份自知,走上这样的道路也都是情理之中
我觉得你说的对
我感觉公爵爱的是她,对娜斯塔霞更多的是一种怜悯,然而阿格拉雅非要公爵一心用着她身上,非要将娜斯塔霞从公爵心上抹去,刨根究底到最后,反而伤了自己。嫁给假贵族不是因为他有多好,而是因为那个骗子一定表现得很需要她,正好弥补了公爵、加西亚对她的“不专情”“不需要”。其实这两个女人都很可怜,都是被侮辱被损害的人。
很懂人心啊,我也觉得公爵爱的是她,公爵喜欢和她在一起的感觉,娜斯塔霞太深刻了,她和公爵之间有很多理解和默契,心照不宣,只是这种感情里没有爱的喜悦,阿格拉雅不理解娜斯塔霞,也不理解公爵对娜的怜悯,更不理解娜的可怜,相比娜斯塔霞她还是狭隘幼稚了一些
你好聪明
嘻嘻嘻,多谢我妈咯,她昨天说阿格拉雅是所罗门式的人物,然后我才引申开的
唉。。毕竟是将军家二小姐,也没有生活经验
哈哈,有其母必有其女
对啊
公爵肯定是爱上三小姐了,但对娜娜则肯定是出于耶稣基督的本能,即要拯救娜娜;当两者只能选其一时,公爵也只能在其人性和神性之间做出抉择,无疑上帝派他来肯定是为了拯救、挽救悲观绝望的人,所以公爵在那场戏中只能选择娜娜;为此后文中,公爵反复说道,如果给他机会和三小姐解释,她一定能够理解他的所作所为的,可惜没有如果,公爵拯救行动失败,最终被抽走了神性,变成了白痴
这里面其实有很多复杂的情感,感觉是不能简单用神性和人性概括的,对娜的深沉的理解,同情和怜悯,以及娜本身的特点,她的直率真实毫不掩饰的个性,和纯洁的高度的自尊,以至于从不屑与解释,她是一片美丽的“破镜”,因为被夺去了本该属于自己的完美完整的幸福而发了疯,她内心有多大的矛盾和痛苦啊,爱情是一件平等的事,别的谁都配不上她,而她却觉得自己配不上公爵。其实是她拒绝了公爵。阿格拉雅一面完整的镜子,有幸拥有完美幸福的条件,可是毕竟缺乏对痛苦的认识,而不能对娜的痛苦感同身受,我觉得这里面还有完美主义和理想主义之间的区别,不懂痛苦和不完美的完美主义往往都参有理想主义的杂质。娜其实是祝福公爵和阿格拉雅的,阿格拉雅就像是本该完美的她,可是阿格拉雅并不理解娜。。那么娜就觉得她还不配拥有公爵。。娜就觉得自己的牺牲不值得,才会有最后那一段,悲剧也许就是这样的吧,该发生的和要发生的可能就因为一些小事而分道扬镳,就像公爵还是打破了那个花瓶。
你说得很对,就是阿格拉雅并不是缺乏对痛苦的理解,而是缺乏对另一类人的痛苦的理解,她的痛苦是理想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痛苦。之后又是娜写给她的信阻碍了阿格拉雅(将会)对她的经历的同情,娜写信的举动很有问题,这是一种疯狂的举动,它造成的是一种被侵略感,给阿格拉雅造成赠予的感受,就是说公爵本应属于她的,是她主动把他让给她的。而阿格拉雅对娜与公爵之前的传闻已经有所耳闻,自然不会高兴,感觉受到了冒犯和挑战。这样一来弄巧成拙,与娜的“祝福”的本意背道而驰。不过或许娜写信一是为了让自己死心,二是为了试探,潜意识里面也不见得就这么单纯。我是这么理解的。
我觉得你这样理解也很对啊,考虑到娜所处的极端的心理状态,你讲的更符合现实,可能我对娜“庇护”得有些过了,我心里一直觉得娜很不凡,对她的同情的成分比较多,尤其在最后三人对质的场景,不过小说对娜的描述也并不算丰满,也只是我个人的理解。
娜本来就不是要祝福的,这是两个女人之间的战争。人的心灵没有那么善良。娜对阿格拉雅,我觉得有羡慕嫉妒恨的嫌疑。
写信的时候并没出于发起战争的动机吧,更多的是基督教情结作祟,就像你打我左脸我给你右脸的那种情怀,等被人一巴掌真打了,才突然发现对方不是基督徒,不配打自己脸。她是抑制着嫉妒之情把阿格拉雅想象成梅诗金的翻版才写的信,用的是恭敬卑微的语句,想看看阿格拉雅到底是不是自己想象中的更完美的自己,到后来发现她跟梅诗金个性完全不同的时候才有看错了人,要把公爵抢回来的爆发。说到底,娜和公爵气质更像,但公爵和阿格拉雅在一起更快乐。
就象那个韩国电影,叫什么来着,《密阳》,那个女主准备去原谅杀人犯的,结果看到杀人犯过得很好,发狂了。
我觉得她潜意识里在试探自己的力量,到底能否去面对她的情敌。她以为自己的信仰非常纯正,她非常公正平和,以为自己有那样的力量,以为自己信仰纯正或者人格高尚,以为自己即使出淤泥而不染,结果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真正要祝福的人,不会试探,会去帮助,会欣喜,而她不是。她是向阿格拉雅宣布她的骄傲的。
我个人觉得是一种对以前恋情的反叛和怀念。梅诗金公爵是爱俄国的,爱东正教的,真诚的而她选择了一个仇恨俄国的,天主教的骗子。但是那个骗子迷住她的又是为祖国忧伤至碎的心,和那种流亡贵族的诗人气质,怎么说呢,我觉得他在阿格拉雅面前表现出来的气质是有些类似于公爵的……她跟公爵的分手不是因为感情自然结束,而是因为她觉得公爵背叛了她,抛弃了她,不爱她。感情并没有真的结束,又无法治愈,所以就找了一个山寨版。。。。。
嗯我也觉得是情敌之间的战争。娜斯塔霞说要让爱,但实际上她很想占有公爵。她说她自己让爱是为了自己,这样她的所有难题都能解决。什么难题呢?就是她永远在公爵和罗戈任之间纠结,永远不能放弃对公爵的希望,尽管不接受他的求婚。但她又很难控制的住对公爵那种疯狂的激情,同时她又认为自己反正不该与他在一起,这么纠结,痛苦,煎熬,身边又是罗戈任这样的人……她也真的跟疯了差不多了
娜斯塔霞爱公爵真的是那种把自己整个生命,整个灵魂都投入进去的爱。在她心里,公爵就是基督,就是神。这种激情细想起来是很可怕的。我甚至觉得她把公爵想象成基督,想象成爱所有人的人,也是一种自我安慰。公爵爱的是所有人,和她想象中同样爱所有人的阿格拉雅配,这才能安慰她。一方面这种狂欢化的崇高想象特别满足她的审美,甚至满足了她的情欲,一方面也只有这样的想象,才能说服她自己,不去占有梅诗金公爵,否则她会煎熬的想死。
还有就是娜斯塔霞对性的态度,我觉得是有问题的。毕竟她十五岁被托茨基引诱,现实不是父女h文,这个事件给娜斯塔霞伤害相当大,会导致她之后对性都是很恶心,很厌恶,很害怕的。她爱公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公爵那种纯洁天真,让她觉得她自己回到了对性欲没有认识的时代,她觉得很安全,很受保护。但当她自己进入爱情,将要产生这方面的需求的时候……她是有障碍的。她对公爵的热情,很难以性欲的形式表达,于是她转向一种宗教狂热。而对于罗戈任这个充满原始欲望的人,她既厌恶,又有共鸣。但她跟罗戈任之间的交流,也只有走向毁灭。
所有我很不喜欢看到有人吹娜斯塔霞“贞洁”,她是一个很热情的女人,并非喜欢禁欲。那种对性的恐惧回避实属心理阴影。当然她所处的社会更加重了她的恐惧和阴影。
公爵代表耶稣,那斯塔霞是类似于玛利亚的女人,基本上他们两个都是这世界不配有的人,阿格拉雅代表人可在世界里可以做到的最好的女子,她爱公爵只是爱公爵的某一部分,也就符合她自己身上的浪漫英雄主义的一部分,但是她的心有一部分是交给世俗了,所以她不能全然的理解公爵,也不能如公爵一样用全然的怜悯同情欣赏平等的眼光看那斯塔霞。她最后会有这样的结局正是表明她爱公爵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爱她自己
怎么感觉你想偏了,原著里陀应该没有对娜的这种人格特征有倾向性描述吧,另外,即使对爱的人有强烈的情欲,也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无伤“贞洁”,而且,娜的“洁”是存在的,她性格里的不屈和桀骜,还有她极强的自尊,都是“洁”的表现。
只是觉得一个小女孩十五岁的时候,被一个比她大三十的老头子诱奸,这怎么着都是终身心理阴影的级别。 其实我觉得娜斯塔霞还是很喜欢吸引男人的注意力和爱慕的,但是她又不给他们机会……就这么报复。她自己是性冷淡。但是即使性冷淡(因为阴影),那种心理能量还是存在的,所以她喜欢折磨人,喜欢自虐,然后把自己喜欢的人想象成基督把自己想象成有罪的人。 哈哈哈哈当然这种说法类似精神分析了,也就是供一笑而已。
然后她跟阿格拉雅最后见面的时候,阿格拉雅人身攻击她,她一开始装女神,一副不知道阿格拉雅找她干啥是阿格拉雅理亏的样子,其实她早知道,而且跟阿格拉雅嫉恨她一样同样嫉恨阿格拉雅(当然她写信的时候,可能确实没有明确意识到她对阿格拉雅的嫉妒)。 毕竟她对公爵的感情并非是我爱你所以样样为你好你高兴就行你幸福就行(尽管她表现出来的是这样),而是想把公爵作为她的私有物品占有的。尽管她一直抑制着这个倾向,然而……她就是这样的人啊。罗戈任不是说我现在有多爱她,她就有多爱另一个人么,哈哈
好吧,因为前几天遇到一个娜斯塔霞的粉,说娜斯塔霞全书最圣洁最高贵谁都对不起她让我很生气变成黑了。其实娜斯塔霞的确没有那么粗暴……她最后也的确是因为对阿格拉雅失望,还有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但是她的确也没有那么圣母……娜斯塔霞是个很复杂的人啦。
回到阿格拉雅,我最近又看了一下书……额怎么觉得她去国外的时候,是不是歇斯底里还没好啊……失恋导致发烧三天三夜外加歇斯底里神经质N个星期这种事情不常见,感觉也不是去国外旅游就能治好的……然后她还没完全恢复,脑子不怎么清醒的时候,遇上了那个波兰伯爵……汗,可以脑补阿佳妮演的那个阿黛尔雨果…… 话说阿佳妮究竟更加适合娜斯塔霞还是阿格拉雅……是个问题
你是站在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娜的心理行为诶,考虑到陀也算个心理学家了,你的理解也可能会接近他的原意。我觉得娜的心里一定是矛盾的,但更是极端的,痛苦的,我还是觉得她是有精神洁癖的,也许也有很多类似不幸经历的人,因为没有她天资的智慧和桀骜的性格而服从了现实,而她做不到,因此极端的痛苦,内心没有回复平静的可能,她给阿格拉雅写信可能出于一种内心愿景的投射,她希望看到完满,在自己身上实现不了了,但是希望看到公爵实现它,内心有能量释放不出来,就需要转移,这也是丝毫不用怀疑的爱。公爵幸福,自己也会宽慰。她也有深深的自卑,和她原先想象中的阿格拉雅相比,她清楚且在意自己的残缺,这有可能使她嫉妒不起来,还会放大阿格拉雅的完美。这样,在这些驱使下,她就要写信,造成了悲剧。只可惜人没有完美的人,何必苛责自己和他人,宽容自己,宽容他人,也许才是最好的疗愈方式吧。
不一定。只是弗洛伊德喜欢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做例子而已。 陀的本质还是艺术家。 都有可能,人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有自己意识到的动机和意识不到的动机。
赞同
公爵对娜斯塔霞的爱和对阿格拉雅的爱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公爵是衷心希望阿格拉雅幸福,但宁愿为娜斯塔霞付出生命。也许源于公爵对两位女性的各自希望,也是公爵自己的选择。就像公爵的爱的确宽容甚至仁慈,但本质上他依旧是理解罗果仁的。娜斯塔霞的美在于本能和自尊(如果可以这么说)碰撞的矛盾而引发出的那份尖锐艳丽的绝望生命力。阿格拉雅的美是那种对世界价值观和信仰等她所接触到的一切的叛逆的活力。同样天真也同样残忍的两位女性,同样是是深入骨髓的对爱的信仰,却是从2个角度入手的。
公爵说过,而且可能也是老陀的看法,她还是个孩子。包括她花样百出地折磨加尼亚,还有经常嘲笑公爵。 所以她会故意将自己置于不幸中,因为她还没尝过不幸的滋味,容易将不幸想象为浪漫的光荣的绚丽的,像故事书里一样。她对于善和恶都没有什么见解。我觉得她比起公爵更像堂吉诃德,但没有堂吉诃德的广博和同情心。
我也倾向她的原型是苏斯洛娃。苏斯洛娃折磨了老陀之后,又将罗赞诺夫折磨掉半口气,明明已经分居很多年,仍然吊着罗不肯离婚。
更适合娜斯塔霞 阿格拉娅不够神经质
四年了,,纯情阅读与生活变迁
看不下去了。上面的人能不能不要非此即彼。看名著还是把人看成扁平的角色而不是一个真正的人的话,还是去读快餐文学吧
白痴写得特别上头,情绪拉满,每个角色都拉到极限,最后的结局是,啪的一下,全崩掉。
我跟你理解的一样
娜斯塔霞更懂公爵,或者说把公爵吃的死死的。公爵从男女情感上,爱的是阿格拉娅。
在这里发现跟你一样特别的人,并与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