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求点评】《无题》
来自:日暮野里(……有时,生活让我无话可说)
许久没有写些字了,或是因为许久未得失眠。对于一些人失眠也许是一种令人厌恶的困扰,但对于我来说,她确是却是知己,带点颜色的那种,或许是红或许是蓝,管他呢。失眠贯穿我的大学生活,大概是专业的关系,我多半会选择在深夜思考,在寂静的夜里敲下一些感触或心得,我的绝大部分设计构思也是在室友的鼾声中酝酿而来的。毕业后我过着安逸的生活,也曾拿起纸笔回味当初的那些寂寥。我甚至开始怀念赵,怀念那里的点滴生活。矗立在喧闹的小巷中,看着身边平和安逸的人们,二手车市场划价的学生,双手滋腻的屠夫,竹筐中待宰的鸡鸭,俯身闻嗅大料的妇女,弥漫在大锅羊汤蒸汽里的招揽生意的小伙,平地铁锅中滋滋作响的煎血,叮当作响的铁匠铺,还有在树根下戳蚂蚁窝的孩童,标准件时期的古旧建筑,看似苍老但生机盎然的树木,高低错落的院落,青砖黑瓦间的蒿草,沁人心脾的乡土气,那是赵作为古城遗留下的正在被金钱文明腐蚀的文化,他们是与这个是时代不符的幸福,是我在海城曾经遗失的快乐。 如今安逸的我,空洞着乏味着,或许是失去了对梦的向往,过着所谓白领小资生活的我,渐渐的被平庸着,被粗俗着。这样的我需要失眠,需要她陪伴我思考,自省。需要她令我保持自我。如今的我,丢弃了粗散的篮球鞋,修剪了凌乱的头发,抹去了苍凉的歌声,泯去了忧郁的眼神,在我身上也许再也找不到那淡淡的烟草的香气,再也无法找回曾经癫狂颓废歇斯底里的我。或许这些文字是一篇祭文,为了悼念那个曾经激情洋溢着独特魅力的我。但我更希望,它是一篇祷告,是一篇招魂曲,能够找回那条被我遗弃在酆都城外的灵魂。 在赵的生活其实很简单,甚至称得上是粗暴。虽然有些浑浑噩噩,但却是我生命中最为酣畅的一段时光。 我这样描述过我的校园:一片贫瘠的土地上,稀稀落落的躺着几间松散的建筑,一圈如同老人斑驳牙齿的围墙将他们围起,里面的不想出来,外面的不想进去,但总有不易察觉的相互窥视。 在特定时期,这种描述是准确的。但并不真实,原因是我只笔拓了她的缺憾,并没有理智处理她的美丽以及那她生机勃勃的娟秀的灵魂。她宁静而感伤,略带喧嚣与忧郁。她仿佛为我设置了一处结界,使我能在嘈杂的校园生活中,独享属于我的那份寂静。也正是这一份特别的寂静,至我与喧嚣之外,能够栖栖品味着幽淡的生活。窗外杂乱而有序的自行车,冗长的校道,年幼却已经能够撑起一片樊荫的白杨,砖缝中顽强的蒿草,外表光洁内心污讷的果皮箱,睡在草地里慵懒哈欠的狗儿,躲在墙缝间清洁毛发的猫儿,和拥挤在阳光下匆忙生活的同学。在我眼中,他们的生活忙碌而又毫无意义,他们没有认清现实,没有认清应该如何享受她带来的这种缤纷生活。当他们走出校园或许会为自己太过匆匆的行程而懊悔,也可能会为自己不够坚强太过稚嫩而沮丧,她带给你的生活并不需要轰轰烈烈,正相反是令你享受那种带有赵的文化的小生活。(赵:邯郸市,赵国古都) ------------------------------------------------------------------------------------------------------------------- 文章来自:编辑-衫来 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