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心心理学问答第三组(卢、卢、陈)
来自:汝上君
问:我们为什么要虚伪的谦逊? 答:从社会心理学来说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1.这种自我贬低是一种很巧妙的自我服务,因为它可以想定心丸一样安抚心灵,我们在沮丧低落时可以因此得到别人的安慰。比如,你未能按时完成工作,你一句“我太笨了”,就可能会引发身边的朋友安慰说:“你已经做的很好了,别灰心沮丧,这次没完成工作只是因为有事情耽搁了之类的”。这样你就会减轻内心的自责与烦恼,内心会得到一种舒解与安慰。甚至像一句自嘲的话像我只比七个小矮人高一点啊,也会引发别人的安慰如“别看低自己,长得比你的矮的大有人在啊,浓缩就是精华等等”。2.为了在竞争中提高自己的自尊。所以我们选择贬低自己,夸奖别人。如在比赛前称赞对方选手的参赛者,他们是真的欣赏对方选手吗?其实不然,他们只是想通过这种谦虚来给自己找一个台阶下,如果自己的队伍获胜,那么值得褒奖,又会赢得不让别人觉得傲慢。输了的话,只会让人觉得是对方的防守或者实力真的很强。17世纪哲学家培根曾说过:“谦逊,只是一种出风头的诡计”。且古尔德等人曾做过这方面的研究发现:在一场具有实验性的辩论赛中,某大学的学生们会在公开场合下赞扬对方的参赛选手,但是在私下,却会贬低对手。这说明,在参赛中对自己实力的适当贬低这种方式可以减轻自己的压力,也就是说通过谦逊可以使得参赛选手有一个合理的理由安慰自己来面对比赛中的失败,以此来提高自己的自尊。3.虚伪的谦逊也表现为人们对自己成就的自传式的解释,也就是人们在对自己成功时的归因时,会因为外在的看法而进行的一种谦虚式的自我展现。这种展现也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表浅的感谢”,表现为在谈及自己的成功时,为了表现自己的谦虚,会对别人进行表面化的感谢,但在内心,认为成功是靠自己努力获得的。鲍迈斯特等人经过实验研究证明了这一点,他们要求学生写一篇题为“一次重要的成功经历”的文章,一部分学生被要求署名并且要上台当众宣读,另一部分学生则匿名写作,结果发现署名并演讲的人会常常提及那些帮助了他们的人或者提及他们所得到的情感支持,而匿名的人则是着重于描述自己是怎样通过努力获得了成功。第二种是被埃克斯林和洛贝尔称为“获胜后的危险”,是指我们觉得自己的成功可能会引发周遭的嫉妒,所以会对自己的努力轻描淡写并着重向他人表示感谢的一种现象。所以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会在颁奖典礼上看到获奖者在获奖后有一长串的感谢词。(12370228 卢曾珍)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23级心本二班张琪若作业帖 (ZZZ-QIRUO)
- 23心本一班张万平作业贴 (粽子)
- 23心本二班陈爱凤作业贴 (豆友0VuuJupGtg)
- 23心本2班蔺娟的作业帖 (eux的不分彼此)
- 23级心本一班蹇小云作业贴 (豆友BssPgqnF7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