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源于6岁以前
不用挪的树
我想起曾经流行的一段笑话。 “你有病吗?” “你有药吗” “你要多少?” “你有多少?” 我想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一种药可以治疗抑郁症,是彻底根治的那种,它一定可以卖出天价,并且供不应求。但世界上并没有这种药。科学研究也表明,抑郁症根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只能缓和或者一定时期和程度上让它不再复发。但是这潜伏就好像海底的冰山,不定哪天就露出一角。 所以抑郁症被视为心灵上的癌症。不幸的是,我和它已相伴多年。真正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大概是初中时期。一直坚持把书读完,这全靠曾经某位至亲给我培养的毅力。 也许我前面的句子犯了一个科学上的错误。因为研究表明,抑郁症的根源在于6岁以前的幼儿时期,那个大脑神经网络高速形成和发展的时期,这懵懂时期,自身还不具备对于周遭环境和外界信息的筛选和分辨能力,由于所接受到的关爱显著缺乏,即被“灌”入的原始“爱”能量出现了显著不足。这就会使某些人大脑神经网络结构上出现了病理改变。在这样的病理结构下,心理机能也出现了问题。 就这像一些疾病的基因被隐藏,一直没有爆发。抑郁症的这种引子也许也会一直潜伏,直到出现诱因,通常是一些重创,但也有可能是一些在旁人看来微不足道的事情。这时就开始或轻度或重度、或较短或漫长的痛苦旅程了。 在我很多年前因为自己的情绪状态翻阅各种相关书籍,而了解到上述知识后,我便不再赞成说一个人“得了”抑郁症,大部分人也许都藏有这种引子,只不过有些人一生潜伏,有些人被激发出来。并且,有科学家研究出,抑郁症和基因相关。有些人天生就携带了“抑郁基因”。 因此我常开导自己,有些是与生俱来的,不要强求让它消失,平和地接受它,学会与它和平相处。这些年中,我一直在总结和摸索对抗抑郁的方法,虽然至今未能攻克它,但我想有一些还是有一定用处的。 我因为机缘巧合接触了几个“病友”,我发现他们内心同样是善良而温和的,同时还很有智慧,可惜一些才能深深地被抑郁症以及并发的焦虑、强迫、社交障碍等限制。悲哀和惋惜的同时,促使我想建立这样一个圈子,将广大的善良温和的抑郁症患者通过线上方式聚集一起,大家可以互相聆听彼此的经历和经验,互有裨益。 当今社会,对于这个群体的关注相对是很少的,我希望有这样的一个城堡,里面每个人可以卸下现实中疲惫不堪的龟壳,在不危害他人的前提下,舒缓地释放自己。 因为是同类,所以更加懂得。真心希望每个人都可以自助助人,学会以另一种思维看待问题。我看过一本书,叫做神奇的结构,里面就提到过,很多人面对相同的处境心理状况和应变方式却完全不一样,由于他们对于这个世界模型构建的丰富程度不同 现实中,我比较不爱接触生人,出于不习惯把任何事情定义得绝对化,所以我喜欢用比较这个词。但我内心同样憧憬有一些灵魂可以深层次产生共鸣的人可以交流。我看东西的兴趣较为庞杂,虽然我是个无趣的人。所以我希望可以碰到很多有趣的人。我相信你们中相当一部分是极具创造力和思考力的。比如我曾经一个有抑郁症倾向的有些自闭的朋友,他就像一部百科全书,一本活的字典。 如果你有抑郁、焦虑、强迫等心理疾病或者倾向,同时你具备一定道德水准、文化素养,较为温和没有攻击倾向,乐于并且善于思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不反人类,欢迎加入此群。群号: 94201002 温馨提示:在这里,你不仅可以聊自身,也可以聊宇宙,聊哲学,聊音乐、聊建筑……或者聊你家的花花草草…… 特此申明:本人不是心理咨询师,也不是精神科医师,此群仅供大家交流与分享,病情严重者还是去相关医院或者专业机构寻求帮助为宜。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一想到要整理电脑就无比兴奋 (深度五月病)
- 想知道朝阳区有没有好一点的强迫症心理咨询机构?求推荐。 (silent0127)
- 内向自卑敏感,你可能是社恐!QQ群130067981 免费社恐公开课... (筱喵狸嗷喵)
- 内向自卑敏感,你可能是社恐!QQ群130067981 免费社恐公开课... (筱喵狸嗷喵)
- 内向自卑敏感,你可能是社恐!QQ群130067981 免费社恐公开课... (筱喵狸嗷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