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名字的碎碎念
来自:♪.二分.尘土(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徐璐最新写的文字 在网上没找到 打了两三个小时才写完 手都发酸了 自己有一张张一百块给我数这么久久好了 还是比较愿意数钱数到手发酸 睡觉睡到自然醒 现在敬请关注下面的文字 关于名字的碎碎念 徐璐 A 我十八岁生日当天,与好友琴同逛商场,见门口有一电脑科学测算名字处,便上前去一人评了一次。结果出来,琴的名字被测为98分,我 的被评为60分。分值不仅是打给你名字的还是打给你命运的。 收费的是一个身材矮小的四十岁的阿姨。见状她立即变成一个十四岁的小女孩,快乐的喊到:“哇,最高分和最低分同时出现了!” 琴彼时正走背运,经历爬树掉下来摔得休克、三天内丢两块手表、吃饭喝错酒精等等衰事。这就是顶级好命的人?莫非还有更衰的事等着 我?想着,我的心里一阵发凉。 我又问收费的阿姨:“你的名字多少分。”阿姨答:“七十五。”——苍天哪,将来我连在商场门口站着拣个科学算命的摊儿的命都没有 !心凉透了! 计算机出来一张纸,用文白夹杂、诗文结合的方式具体讲解名字,以及改名、人生建议。说我的名起得遮天蔽日,难近福泽。建议我改名 为“清芳”、“国琼”、“耀采”、“水莲”诸如此类。琴看了爆笑,说让我从中挑一个立即改户口去。我诚恳地说:“如此吉利的美名,还 是留给别人吧。”倒是有一条人生建议说得在理;勿临渴而掘井,宜未雨而绸缪。我确实是一个因自作孽而经常挨饿、淋雨的人。直至今日, 吃了很多教训,还是没能完全改好。我想,这科学算命未必有多科学,却的确包含了一些简单而实用的生活哲学。自那以后,对于自己的名字 ,我心里还是有些怨念的。尤其是倒霉的时候,我会直线地认定:都是这60分名字的错! B 虽幸运地被唤作“三顺”,可是“璐”也确实不是什么脱俗的字眼。全中国成千上万的璐先生璐女生们,大约都和我的心态差不多:以“ 璐”做名,差强人意。据说爹娘当时翻破《新华字典》才找到这么一个可心的字:璐,美玉。可儿时我一直想不通,美玉有啥好的说出去一点 都不神气。 读中学时,看到写得流光溢彩的《离骚》里,屈原喜好以“披明月兮佩宝璐”亮相,我始信“璐”当真是一个美丽的字。但读大学时,《 说文解字》课上,我突然发现,在老祖宗那里,“璐”义是玉,而非美玉。“琳”等字才是美玉。宿舍里刚巧有个“琳姑娘”,看到许慎的释 义她登时得意非凡,老拿名字说事,说她比我美。更巧的是,宿舍里还有个“莹姑娘”,“莹”字在《说文解字》里被解释为“石之次玉者也 ”。而莹在《新华字典》里也是被解释为美玉,这下居然降为石头了。莹姑娘比我更郁闷。 其实,琳姑娘在高中时改过名字,原来用的是“莉”字(女作家池莉对自己的姓氏感恩戴德,说完全是挽救了她的整个名字。)故此,我 和莹姑娘时常联手回击琳姑娘:莫忘了你的草根底! 当时,莹姑娘有个男朋友,其名从木。我说:“《红楼梦》里林妹妹和宝哥哥是‘木石前盟’,你们也是一木一石,天作之合呀。”莹姑 娘说:“可《红楼梦》里宝玉最后没有和黛玉在一起啊!”后来我也有了个男朋友,单名一个“磊”字,在《说文解字》里的意思为“石”。 我说:“不好,我们只怕是要‘玉石俱焚’ 。你还是把名字改为‘鑫’,那咱们就成了‘金玉良缘’啦!——结果,“木石”和“玉石”都散 了。不知是否因为我们的名字没叫好。 C 小时候,我羡慕过的名字,多半是好听好看却并无深意的。比如,一个小学女同学是雪停了的时候出生的便叫做“雪婷”,六年里我对她 的名字一直觊觎不已,觉得女孩子就该拥有这么一个美好动听的名字。我还莫名羡慕那些复姓的人。一旦姓了欧阳、上官、慕容、令狐、漆雕 之类,名字一般都差不到哪儿去,总会带上一些古典神韵。 读到初中时,我的一位很特别的、很聪明的语文老师名曰“泆朗”。泆和朗皆为文言虚词,这也是她不满意父母的起名,成年后自己改的 。老师的新名字又个性又帅气,叫起来也琅琅上口,且绝无重名。我又对这个名字羡慕了许久,恨不能自己也改个“之乎”、“者也”之类的 名字效仿之。这时候,我心目中的好名字,首先条件就是独一无二,避免俗字。另外,无论男女,我都更欣赏起得有气魄、有个性的名字,“ 雪婷”之流再无法博得我的青睐。 大多数同学与我情况差不多,都被娟、菲、丽、婷、强、伟、杰、超这些俗字圈定了终身。而我的另外一些同学,父母为他们起名字时非 常用心,选了一些生僻字以避免重名,譬如有个男同学的名字里有个“瞾”字。这个男生为自己独特的名字骄傲了十多年后突然遇见了高考, 报名时竟然找不到自己名字对应的代码,费了好一番周折才得以填好表格参加了考试。可见,名字要起得出类拔萃而又不要太另类,否则会带 来许多麻烦。 新东方的老罗曾取笑过刘欢给女儿起名刘一丝。老罗说:“刘欢的解释是‘一丝不挂’其实是个佛教用语,就给孩子将来招到多少嘲笑、 活得多痛苦么?”我猜,刘一丝小朋友肯定受过名字的苦头。前些日子在报纸上看到一个家长执意给孩子起名“赵C”,派出所不肯登记,由此 引发争议。我绝对尊重个性和自由的人。但是,我真的认为,“赵C”如果真的叫了“赵C”,这孩子在成长路上肯定会遇到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不过,有一些名字真的不怪父母。比如,有一个男生姓安名乐,有一女生名娇爽,童年时代他们平静度过,但随着“安乐”和“娇爽”牌卫 生巾的上市…… D 上大学以后,我发现最好的名字都集中在那些了不起的学者作家身上了。远的不说,就随便数数现当代的:梁漱溟,辜鸿铭,钱钟书,朱 光潜,林语堂,梁实秋,丰子恺,朱自清,郭沫若,林徽因,苏雪林,冰心,徐志摩,沈从文,俞平伯,周作人,张恨水,冯友兰,宗白华, 季羡林,李泽厚,裘锡圭,伍蠡甫,乐黛云,车槿山,易中天,阎崇年,梁羽生,温瑞安,严歌苓……占尽形象韵致意蕴的美妙深沉,养目养 耳养心。光看看他们的名字就觉得享受,若一一念出声来,犹如朗诵好诗一般满口生香,回味悠长。读研究生时同宿舍还有一位“璐璐”姑娘 ,我俩不禁感慨:难怪我们不能成名成家当上博导,光这小家子气的名字就拿不出手! 不少作家们喜欢用笔名。巴金,老舍和茅盾,较之他们的原名李尧棠、舒庆春和沈德鸿,可谓各有千秋,笔名和原名相映生辉。而原名万 家宝的曹禺,自然是笔名棋高一着。贾平凹原名贾平娃,一字之差,却点石成金。苏童原名童宗贵,他说改用笔名后连投稿都变得顺利了。署 名对作家的重要性可见一斑。香港作家李碧华的资料上写着原名“李白”。我一直不确定这是调侃还是事实。若是真的,这组笔名和原名倒是 耐人寻味。若是杜撰,倒也不负李碧华的鬼才之称。张爱玲在《必也正名乎》里开篇即写道“我自己有一个恶俗不堪的名字”。爱、玲是女用 名里常见的字眼,张又是三大姓之一,此名确实流俗了。不过,写出了那么多活色生香的作品,张、爱、玲三个汉字身后各自引领着数以万计 的好词好句好篇章,华丽地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后,再请出“张爱玲”三个字,早已风华绝代,观者必须恭敬地景仰之了。同理,无论是周树人 还是鲁迅,我都无法客观分辨其高下。在我眼里,这一组原名和笔名,举世无双,亘古深邃,犹如北斗和南斗。 除开文人,能够名垂青史和遗臭万年的的军政要人多半也拥有别具一格的名字。大人物总有叫出去响当当的好名字相匹配。孙中山,毛泽 东,周恩来,刘少奇——掷地有声,撼人心魄。宋氏三姐妹的名字都叫得雍容华贵: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顺理成章最后都嫁了名人。其 实不少汉奸卖国贼大暴君,名字也起得有模有样。记得中学背近代中国史的时候,我就惊叹那些大军阀们的名字一个个怎么都叫得那么好。说 到底,好名字并不保证好名声,浪花淘尽英雄,历史还是论迹部论名的。 之前觉得很多明星的名字叫得好,后来才知道多半也是改过来的。刘德华原名刘福荣,梅艳芳原名何加男,成龙原名陈港生,杨钰莹原名 杨岗丽……原来,未成大明星以前靓男靓女们也是顶着不那么靓声靓影的名字招摇过世的。我等名字平平的观众,多少可以平衡了点吧?作为 完美化身的明星。像们,为了从头美到脚、从小美到老,不知受了多少罪,他们若没个美名似乎说不过去。再说,改名毕竟比整容减肥容易得 多。要在娱乐圈走红,缺不得运气,所以大小明星们都很容易迷信,希望好艺名能带来鸿运。唱《大中国》的高枫原名曾焰赤,在歌厅走穴唱 歌时自己改了个艺名“夏风”。签约公司有了经纪人以后,被责令改名 。“夏风”谐音“下风”,老是处于下风还怎么走红?改为高枫后,果 然走到了高处。不过,明星是否光芒四射名声大震,名字真的是其次的。证据即是王菲改艺名为王靖雯复又改回原名照样大红大紫,以及中央 电视台主持人王小丫的大受欢迎。 E 我又几次机会翻身。 一是起英文名时。 凡俗的中文名受之父母,那这次就自己做主,起个如意的英文名吧。 可老外们千秋万代就用那么些个固定的名字:麦克、麦瑞、汤姆、朱莉、杰克、汉娜等等。重名的一大堆,基本没有脱俗的机会。别看乌 克兰球星舍甫琴科,等于在中国叫王刚,俗不可耐且到处是同名者。舍瓦说不定也琢磨过改名这一事呢。那些外国明星名流的名字,多半也是 亏得翻译成中文,才俗不起来的,足见汉字的博大精深。不过,日文名直接过渡到中文名,却有不少反例。比如第一次看到我深爱的动画片《 铁臂阿童木》的原创漫画家叫做“手冢治虫”我感觉很崩溃。最后,我只好挑了一个简单的eva作英文名,主要是怕选了字母多的、复杂的名字 ,回头记不住写错了丢人。申请邮箱的时候,xulu打出去,肯定显示用户名已注册;添上eva,还是被注册了;只得再加点符号数字,才可以申 请成功。真是绝望啊。 二是起笔名时。 我用过非真名发表文章,也无数次想用非真名发表。但结果大多数时候我还是使用了本名。原因很简单:我根本想不出来什么好笔名。 我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字是一篇游记,署的是一个我现在都不好意思亮出来的笔名。这时候,我也与我的父母和解了。因为,我发现起一 个不落俗套的好名字真的好难。我也常常觉得对不起我的笔下人物,因为我给他们安置的名字通常都不怎么样。 后来,想到自己写的东西主要是校园文学,又不是什么色情文学、黑幕文学之类,非得搞个笔名混淆视听——在此插个题外话:我觉得“ 兰陵笑笑生”这个名字藏着说不出的沧桑落魄。《金瓶梅》,的确是一部衰书。 最有冲动起笔名的时候,是重读自己旧文的时候。回顾时,常发现过去下笔实在粗糙、幼稚,悔恨没有署个笔名,好让自己可以抵赖—— 罢了,下回争取写好一点吧,自己署上本名时也能坦荡些。 三是起网名时。 网名可以随便搞怪夸张,这次想追求一个独一无二,应该没问题吧?可后来我发现中国的网民人数实在太多,我的想象力又实在有限,一 不留神就和别人的网名起重了。 我最初的网名是叫Killer Angles,取自一本并不流行的写南北战争的英文小说书名。谁知用了一些时日偶然一查,发现同网名者甚众。 几度换名后,最终我定网名为“乒乒乓乓”。照样是很多重名。但是因为我实在喜欢这音调和字形上两两相同两两相似的四个字,便坚持 沿用了许久。是的,如果你是真的喜欢,你就不会惧怕重复和落俗。你喜欢的东西就是你眼里的唯一和最好。 考研的时候,我改名为“乒乓不败”;去年去北京复试的时候,我改名为“乒乓进京”;考上以后,我改名“乒乓中举”。皆是紧张应试 之余的玩笑尔尔。此时,倒真没有见着相同的网名。也正因于此,我时常被人喊做“乒乓”,还被误认为擅长打乒乓球。实际上。我这辈子握 乒乓球拍的时间全部加起来还不超过两个小时,真是徒有虚名啊。 现在,我的网民是一个“.”——最简单的一个符号。师兄一看便问:怎么只剩下一点了?呵呵,是啊,标新立异遗世独立的追求只剩下一 点了。从心底里,我已经无所谓英文名、笔名、网名如何了。名字到底只是符号,是形式,是文字游戏。与其绞尽脑汁给自己整个伟大响亮的 名字,不如实实在在从小处入手逐渐强大自身。名不副实最可笑了。 至此,我觉得我在精神上翻身了。 F 爱默生——又一个由中文化腐朽为神奇的英文名——说过:我窗前的玫瑰从不和从前的玫瑰或更好的玫瑰攀比,他们为自己而活,它们今 天与上帝同在。 不要和别人比较名字,也不要和同名者比较人生。要像玫瑰,只为自己、只为此刻绽放。要相信上帝一直记得并欣赏着你的名字,期待这 个名字闪闪发光。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春天快乐 (Magggie范厨师)
- 我建议做一个读者群 (棉麻)
- 求徐璐萌芽短篇作品分享 (小答夕)
- 徐璐新作<我想你是海>全文 (Camille)
- 好奇陆希现在的幸福 (晴天爱吃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