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写陕北民歌文一篇~
来自:尖叫的狐狸(憧憬未来~)
现在人们提起陕北民歌总会说到一个歌手——阿宝,最近听陕北民歌挺多的,那我就来说说陕北民歌以及这个阿宝。其实阿宝是山西人跟陕北扯不上太多关系,但是陕北的方言和山西有点相近所以有很多人误以为阿宝就是陕北的。关中话总是被代表成陕西的方言,而陕北方言和关中方言简直差太多了,陕北方言和山西方言到有些相似。陕北属于陕西的一部分,但陕北文化却自成一系属于黄土文化,但陕西总以关中文化为代表所以他们也就更关注秦腔而不是陕北民歌,所以就出了阿宝这一号不是陕北人却代表陕北文化的人。 阿宝从星光大道出来也算是民歌界的红人了,但我不喜欢阿宝的声音,大多数陕北人都不太喜欢,因为他毕竟是山西人语言只是接近陕北,但不是正宗的陕北方言,所以他唱出来的歌作为一个陕北人听上去多少有些别扭,阿宝的高音听上去很是难受,虽然他可以飚的很高,但真正的陕北民歌的高音中还有一些粗狂在里面,阿宝的高音有些太做作,而且有时还用上一些技巧,有些华而不实。因为陕北民歌是淳朴的,太多技巧性的东西让人觉得那就不是陕北民歌了。这一点可能源于阿宝没有放过羊,很多陕北民歌都是源于放羊的在山上无聊时吼上一嗓子,这些人面对的是漫天的黄土和一群羊,而阿宝毕竟是在舞台上表演面对的是一些嘻嘻哈哈的观众,处境都不一样,唱出来的自然不是一个味了。但我很喜欢阿宝的一些歌曲中编曲,民歌编的很现代,尤其是他的《想亲亲想在心眼眼上》这首,简直太民谣了让人都忘了这是首陕北民歌了,改天自己也扒下来弹的唱唱。而《兰花花》的编曲编的很流行有一种朗朗上口的感觉,可以算是与时俱进了吧。不过我实在是受不了《五哥放羊》中阿宝花哨嗓音,鸡皮疙瘩能落一地,如果他想卖弄他的技巧也不用这样吧太哗众取宠了。而《想着个人睡不香》《想亲亲》《天上不会掉馍馍》这几首编曲的方式大概都差不多也都还行,很中肯的说阿宝的人以及歌都还行,都属于中上等,不过阿宝要是陕北人我肯定更顶他。 所谓一个土壤孕育一种文化,陕北民歌只有在陕北只有在黄土高原上才有意义。在城市中面对高楼林立,即使身处郊区,那怕周围没有一个人,你也吼不出来,不知道为什么站在平地上唱陕北民歌就是没感觉。真正的站在陕北的山头放开声来吼一嗓子那才叫爽,陕北千沟万壑,可以说随便就能爬上一座山,一般站在山顶上四下无人总会吼几声,此时胸中甚是爽快,但要唱一首陕北民歌的话那就更为痛快了。大多陕北人都很腼腆实在,你要是当面让他唱陕北民歌他多半唱不出来,即使唱了肯定也没有放开,但当一个人的时候站在山头那一嗓子才是真正的发自内心吼出来的,粗壮有力,在风中伴着黄土飞向另一个山头。很多陕北民歌中都有这么一句词:拉不上话话招一招手。去过陕北的都知道那里千沟万壑,沟多山多,站在一个山头能看到对面山头的人,看着很近但是想要走过去,那翻山越沟的可就不一定多常时间能到了。 最为广传的陕北民歌可能就是《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了又名又叫《信天游》,说实在的我也很喜欢吼这首歌,但这首歌实在是一首很凄凉的歌,见不到爱人,也没有朋友,只有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原,所有的感情都归结在最后一句:我泪格蛋蛋抛在山豪豪里。有一首陕北民歌《大红果子剥皮皮》很有意思,其中的一段rap更是好玩,从叙事比喻到抒情一气呵成,又顺畅又好听。很多人都熟悉《东方红》与《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但这两首歌太多的政治意义我就不多提了。原本很多陕北民歌都是跟爱情有关的,三哥哥二妹妹一个想一个,一个念一个的。后来有很多歌都给改编了,都是抗日呀迎接红军啊,可见陕北民歌还是很能迎合世代的,不过现在的民歌似乎跟不上,陕北民歌本是用来抒发心中之情,但那种有些原始的方式已经跟不上世代的步伐了,没有谁会说是我见不上爱人然后站到山上吼一曲,只要一个电话马上就ok了,即使站在山上用手机两个人边招收边拉话都行,而且现在都不让放羊了都改圈养了,那放羊的人自然也就没了。所以陕北民歌中也不会有表达对现代生活的感触了。这属于社会因素,现在不断的有保护陕北民歌的一些行为,但我总觉得很多都是形在而神不在了,任何事物都是在发展的。有发展必然有消亡的。草草的写了这些,我爷爷是研究陕北民歌的,但我却没能有更多的了解,等把我爷爷的著作研究研究后在写些关于陕北民歌的东西吧,以上这些就全当消遣了。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亲嘴嘴亲得踏倒半罐罐豆 (gonpo)
- 新人一枚 (行走在路上的耗)
- 大家来聊聊是怎么喜欢上信天游的 (查無此人)
- 满天的花满天的云 (羊汤糯米)
- 嘟噜着嘴嘴更让哥哥亲 (gon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