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文玩】唐卡 一笔一划皆是信仰,画一幅唐卡,修一颗佛心
来自:拉萨格桑梅朵

绘制一幅唐卡,好比雕刻一件精美细腻的作品,费心血、耗时光。泽批手中的画笔,自拿起来,就没停过,至今好几十年。也许他的笔,并非只是单纯在画唐卡,而是描绘心中的一份念想,甚至是整个藏族的一个共同信仰。 “唐卡”系藏语,意为用彩缎织物装裱成的卷轴画。它是藏传佛教的重要表现形式,有其独特的民族特点,浓厚的宗教色彩和另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唐卡的题材包罗万象,最常见的是宗教画。唐卡的质地也是多样化,多数是在布面和纸面上绘制,也有刺绣、织锦、缂丝和贴花等织物。 斗转星移,世间变幻万迁,唐卡传承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据传,第一幅唐卡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在一次神示后,用自己的鼻血绘制了白拉姆画像,并且由文成公主亲手装帧而成。传说的真假已无从考证,但唐卡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盛衰、融合与继承,形成了四大主流画派:勉唐画派、噶玛噶孜画派、热贡画派、青直画派。

画一幅唐卡需要投入巨大的心力,一来画艺流程复杂,需要经过研制画料、绷展画布、打磨布面、起草构图、造像度量、染色勾线与唐卡开眼等多道工序。二来时间漫长,短则半年,长则需要十余年。按照传统说法,“一幅唐卡,要布谷鸟叫三次才能完成。”在今天这个快速消费的时代,有多少人能够坚持数年如一日,沉静、专注地只做一件事?


试想,一代代的唐卡画师向活佛问仆,选择良辰吉日,沐浴净身,焚香祷告,一边诵经,一边备料,不问岁月,不谈悲喜,将所有的心气力,将自己对于佛祖的信仰,倾注到那一支画笔中,那一抹色彩里。那不仅仅是画,而是一个人在修心的过程。也许,修为的三重境界是“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他们在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时光里,倾心只为一幅未尽的画,净化繁杂的世界与声音。仿佛天地之间,只有自己与画,坦荡荡,如赤子。想起如此的画面,灵魂常有被触动之感。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金刚菩提如何挑选?如何盘玩? (万能的孚格)
- 玩家自建微信文玩交流群,人数过500 (万能的孚格)
- 美串一串就够了 (六垅阁)
- 一把曾经朝鬼子头上砍去的大铡刀…… 锈迹斑斑的铡刀上,读... (一石一木一人)
- 有喜欢DIY首饰的小伙伴吗?加我一起聊聊吧。 (请叫我女王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