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吸尘器
来自:胖小(走南闯北)
在多伦多的街头,经常能够见到架着一条粗黑管子的微型机动车,个头相当于国内的摩的,专门吸拾路边的块状垃圾。遇到路边的垃圾,司机便拽着管子吸取干净。其功能相当于国内城市清洁工携带的簸箕和苕把,但效率成倍提高,操作员也相对舒适和安全。 环卫人员的工作环境反映出其社会地位,也体现出对市政清洁的重视程度。多伦多的人工费较高,据说每小时最低工资为12加元(相当于国内25元人民币),环卫工人的待遇也不会低于这个标准。 为了节省劳动费用,用人单位必须会提高工作效率。如今正是修路的季节,随处的修路点聚集着各种施工车辆,甚至车比人多。环卫清洁可能也是这个道理,尽量提高机械的效率,减少人工的数量,客观上也就改善了劳动者的工作条件。开车清洁肯定比手工清扫的劳动强度低,当然多伦多市面这种清洁车还比较简陋,连车棚都没有,驾驶员任凭风吹日晒。 所见到的最高档的是新西兰的清洁车。在基督城,马路上行驶的私家车基本上是二手车,但各类清洁车却是最新,档次也最高,自动装卸功能强。环卫工人的制服也最正规而且最干净,据说他们的收入也高。收入决定着地位,大家也乐于从事这个职业。不少华人就是搞清洁,只要能够承包一家写字楼的清洁,收入胜过每天打工族。 清洁工的地位也决定着城市的清洁程度,工作最终是由人来操作和完成的。基督城是著名的花园城市,也是最整洁的城市,极少见到纸屑和飘落的塑料袋。到了多伦多就逊色多了,偏僻的角落里堆满了垃圾。见过最脏的城市是开罗,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垃圾堆放场,把河的有些支流几乎堆积“合拢”了。 多伦多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城市,也溶合了其他民族的偏见,操作马路吸尘器的也多为低素质人员,也就不能对市容的清洁抱过高的期望。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投稿)一个养狗人的心里话 (郑天良)
- 尊敬的各位编辑 (严涛)
- 尊敬的蓝色 (宝宝宝)
- 穿外套的电梯 (胖小)
- (投稿)美国也有活雷锋 (郑天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