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儿童表现有哪些?弱智儿童常见的六大表现
kalejin
智能障碍是指智力明显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智力水平,也就是我们常说智力商数为70分以下的人,同时伴有适应能力缺陷。智障儿童的表现有哪些? 儿童智障为整个家庭的快乐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这是一种先天性的精神疾病,目前还没有人知道它形成的原因。智障在在儿童中的发病率为万分之五,而且男孩四倍于女孩。 阅读原文更多内容:http://www.luoyangzaojiao.com/?id=526 弱智儿童就是在智力发展上显著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水平或在智力发展上有严重障碍的儿童。那么智障儿童的表现有哪些呢? (一)认知: 对外界事物的认知、思考模式是影响行为发生的因素。 1、缺乏统整能力 没法把一件事完全统整,因此,了解事情都是一部份、一部份,且每个部份皆独立。 2、短期记忆拙劣 短期记忆是认识事物之后立即记住的能力,短期记忆加强后会转变为长期记忆。短期记忆差的原因是脑部信息处理的速度太慢。 3、后设认知与抽象思维障碍: 后设认知就是做完一件事情后,事后自己回忆、监督、检讨、改进。智能障碍的孩子缺乏这方面的能力,缺乏的原因正是孩子短期记忆的拙劣,刚做过的事马上就忘掉了,因此,没有办法把自己刚完成的行为进行事后检讨、改进。 智慧障碍的孩子抽象思维能力差,事实上,中重度的孩子连抽象思维都没有,因为抽象思维需要脑神经发展至相当高的程度。 4、序列处理优于平行处理: 序列处理是按部就班,依时间序列一步一步的处理事物,平行处理是一段时间内同时处理好多事情。我们教导孩子时,应尽可能的用序列性的交代,让孩子一步一步的完成事情。 5、缺乏辨认的能力: 孩子分辨同一事件在不同环境及情景下区别的能力不足。也就是孩子常分不清楚什么时候可以做这件事,什么时候不可以做这件事。 6、注意力的缺陷: 我们常认为智能障碍者的注意力过度分散,其实这是以我们师长、家长的立场来看,就孩子本身而言,他是注意力非常集中,集中在他有兴趣的地方。 (二)人格 1、自我中心倾向: 自我中心就是认为别人所想的,跟我一样。我认为怎么样,你一定也认为怎么样,以自我中心在思考,智慧障碍的孩子因发展的限制,所以一直处在自我中心期里。 2、依赖倾向: 智能障碍者常有依赖的倾向,家长、师长应避免孩子过分的依赖。 (三)行为模式 1、直接行为: 例如:我要直走,前有障碍物,一般人会绕道,智慧障碍的孩子会把障碍物推开,是人就把人推开,是东西就把东西推开。这种直接的行为常会被家人、老师解释为攻击、破坏行为,其实孩子被误解了,他只是想达到他的目的地,而不巧的通往目的地的路上有障碍物,仅此而已。 2、非统整的行为 智慧障碍的孩子像路边草一样窜来窜去,他没有一个主题,找不到中心,他只注意事物的某个部份。例如:走在路上看到那边吸引他的地方、东西,他走过来,所以在街上常会迷失、走错地方。 (四)环境因素 1、学生自身的限制 2、教养态度的错误 在孩子的发展阶段中,大人常因不了解而使用错误的教养方法,因而导致孩子问题行为的发生,甚至导致孩子发展的停滞现象。孩子的能力、智力是可以提升的,问题是从小有没有使用正确的方式来教育他。 智障有什么治疗的方法吗? 如果是先天性的弱智.更多的是采取治疗和康复训练相结合的方法.治疗采用药物与针灸治疗较多,而康复训练就要有一支专业的康复治疗中心。 智障儿童康复训练何时开始最好? 智力障碍儿童的落后主要体现在功能上,虽然是医学研究的范畴,但至今医学上没有办法把他治好。智障儿童的康复教育需要运用社会学的、心理学的、教育学的、医学的方法,多种方法综合起来,帮助他们,支持他们,他们的功能就会不断改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也就随之提高,学习的能力也会越来越高,逐渐缩小与普通孩子在发展方面的差距。 康复教育智障儿童的关键是时间要尽可能早一些,方法要尽可能专业一些,教育要尽可能准确一些。只要做到这“三个尽可能”,孩子一般会得到一个好的发展,预后一般比较好。 “早一些”就是要抓住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在大脑还没有发育成熟时,科学系统的教育训练和适当的刺激会促进孩子大脑的发育,并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像泥娃娃,在没有干的时候,我们可以随意改变它的形状,如果干了,你再想改变它的形状,可能就会断掉。 “专业一些”就是指开展智障儿童康复教育是要有专业基础的,不是任何一个医生或者一个教师就可以康复他、教育他。 “准确一些”这一点对专业人员要求也比较高。只要你判断清楚了孩子的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针对他的实际发展情况及发展潜能,如要教育他学习一个知识点,你只要稍微帮助或教育一下孩子,他很快就学会了,学习的兴趣会大大提高,学习的进展也会快很多。孩子进步快了,老师和父母的信心也会增加,教育起来动力也会大一些。这会形成良性循环和互动。 弱智儿童常见的六大表现 1.多动、注意力缺陷 弱智儿童大脑发育迟滞,自控能力差,大部分都表现有注意力缺陷,也有部分伴有多动,男孩多见。主要表现为不能长时间地将注意力指向某一事物,特别是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容易分心,注意力容易受外界的干扰,做事不能坚持始终,有的弱智儿童甚至连3、5分钟的不开小差也难以做到。伴有多动行为者,则上课时在椅子上扭来扭去,手脚不停,不能静坐,喜欢多嘴,常常还会影响其他学生的课堂学习。 2.冲动、攻击、自伤行为 弱智儿童冲动、攻击行为男孩较女孩多见,重度以上学生较轻、中度学生多见,表现为易激惹、冲动、破坏物品、踢打袭击他人或者辱骂别人;幼小者则表现咬人、咬物、好打人,以发泄自己的情绪。他们的攻击行为往往找不出明显原因,行为发生突然,常带有破坏性。有些弱智儿童则内向攻击,表现为自伤,如达不到要求或者愿望受到约束时出现捶胸、打头、咬自己的身体、撞墙等伤害自己的行为,以发泄自己的不满。 3.退缩行为 退缩行为在学龄前期正常儿童中也较为常见,但随年龄的增长而好转。而较大年龄弱智儿童特别是程度较重学生也常表现有退缩行为,如胆小、害羞、低头、说话声音小、不敢与人交往、害怕见陌生人、害怕去生疏的地方、过分依恋亲人等,有的则采取面墙独处、躲避等方式。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智障儿童表现有哪些?弱智儿童常见的六大表现 (kalejin)
- 微信群 (困困妈)
- 海淘宝宝常见3款美国米粉对比,纠结的妈妈来看看~~ (疯狂的石头)
- 妈妈:我的人生不想虚度 (kalejin)
- 不是什么赞美的话都可以对孩子说 (kalej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