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嘉宁:在翡翠岛过冬
木鸡腿
July 21, 2015, iWeekly http://page.iweek.ly/vxjs15.html 夏天的时候谈起冬天未免不合时宜,但哪怕是现在,爱尔兰的气温也不会超过20度,四季如冬的岛屿国家大概会让人的情绪也变得缓慢和某种程度的压抑。包慧怡为它创造了一个词语叫“冬境”(她解释说“爱尔兰”的拉丁文旧称是“海波尼亚”,翻译过来就是“冬境”的意思)。今年四月份因为要为自己的长篇小说想题目而看起了诗歌,手头翻开的第一本诗集是包慧怡翻译的伊丽莎白•毕肖普的诗集《唯有孤独恒如新》。 包慧怡说她做翻译是为了抵抗抑郁和维持日常的秩序(这一点实在是太赞同),在翻译这本诗集的时候她或许已经不再住在黑岩镇了,我对她的生活不太了解,但是因为偶尔会有些交谈,知道她后来搬去了都柏林市中心的地下室居住,这期间,应该还翻译了其他的诗歌和小说。但是最主要的事情是,完成了她的中古英语博士学位。或许我应该再去看看包慧怡翻译的普拉斯的《爱丽尔》。我过去从未完整地读完过一本诗集,但是在伊丽莎白•毕肖普之后,我学会了诗歌的阅读,在之后的几个月,诗集成为我读得最多的纸本。 黑岩镇可能也不叫黑岩镇,这是包慧怡自己翻译出来的名字。我们一起去过黑岩镇的海边,在那儿消磨了一整个下午。逛过二手集市,在那儿唯一还不错的餐厅里吃了羊杂碎(一小锅炖得很好吃,但其实忘记确切的名字了),看到了彩虹,海边的火车站,还有海面上扑朔迷离的光。这些都能够在她今年出版的《翡翠岛编年》里看到。当时包慧怡和四个商科生住在一起,每天往返学校需要步行两个半小时,现实中很少与人交谈。用她自己在序言里面的说法,“我有一个略显奇怪的专业,在冬境的第一年,除了写课程论文和收集文献,多数独处的工作时段里我都举着一面大镜,费劲地辨识着残篇摹真上M和N勾结在一处的小腿,有三种形状的S(矛形、肾脏形和钻石形),有十多种可能拼法的省略号,据此判断着手稿的年份和产地,原始牛皮纸的质量(可以根据影拓在摹真本上的毛孔来判断),它是出自僧侣还是俗众之手,是修院还是贵族私藏的珍本还是民间流传的小册子。那个曾在大学时代一周醉四天,除了恋爱和写诗之外对一切都不屑一顾的躁狂的我,在这蚂蚁运粮般贴近大地的劳作中找到了可贵的安心。”——这些大致可以知道包慧怡在爱尔兰做什么,同时也能知道为什么要阅读她书写的爱尔兰。 包慧怡待在爱尔兰的时间很长,嗯,她现在虽然做完了博士论文,但还是没有回来。除了都柏林之外,她还去了一些地方,山,洞穴,大海,教堂,小镇。但是《翡翠岛编年》又不仅仅是一本游记(却又确实可以从中间得到一些咨询),看看里面的标题便知道了——《寻找冰川湖》,《泥沼人》,《群青的狂欢》。她的爱尔兰更具有复杂性,是一种纵向的探索,在向外的同时,也向着内心。 第四辑“通灵人之梦”是不可或缺的。和前面所有的文章不同,这部分是包慧怡的呓语(这个词语也不太对,但是它确实是介乎诗歌与其他文体之间的一种东西,或许不该命名,命名是愚蠢的)。她是位诗人,她的感知是复杂的也是粘稠的,其实和爱尔兰的气氛有相矛盾的地方,但是从中获得的矛盾和妥协又显得难能可贵,最后竟让人觉得她不应该待在除此之外的地方,不那么孤独的地方,待在冬境之外都是不对的。 想保护她,以及翡翠岛。当然。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天空晴朗晴朗》后记《等待台风过境》 (我自己的陌生人)
- 《天空晴朗晴朗》中《情书》 (我自己的陌生人)
- 《往南方岁月去》后记 (我自己的陌生人)
- 《杜撰记》后记:杜撰最美好的时光 (我自己的陌生人)
- 请问依然爱着嘉宁的大家是什么年龄段呢?从事什么工作呢?(... (瑜儿与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