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古玩行的创新
你
创新在各行业里,都是必要而提倡的。360行,几乎都在研究如何创新。而古玩行,是传统的一个行当,似乎自古以来有着自己的行业规律,离创新很远,抱着家世留下来的宝贝,等人上门询问即可。可谓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然后,机会是属于有所准备的人,一些古玩商拒绝墨守成规,打破了旧有的观念,与当前的市场热点和技术结合,应该说是“独辟蹊径”成就了另一番“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境。 认识一位入行不深的女古玩商,她抛弃了老的经营理念,在古珠经营这个领域里玩出了自己的特色。她不是卖古珠,而是卖自己的创意。她让这些古老的珠宝在自己的设计之下焕发出现代的光彩。她利用珠宝自身的特点重新搭配,或者通过自己的设计让古老的珠宝焕然一新,彰显出“时间见证者”的个性。“珠子和其他的收藏品不同,它们可以被重新组合、搭配,有着无限的可能性。”她通过自己创造性的劳动,让这种无限的可能性发挥到极致。要知道,任何劳动都是有价值的。只要付出了,就会有回报。当然,回报率的多寡是根据市场的认可度决定的。 我还认识一位古玩商王先生,他的长项是瓷器。为了深入学习瓷器知识,他还收集了大量的瓷片。瓷片除了用做标本外,应该说欣赏价值是比较低的。如何提高瓷片的欣赏价值呢?王先生经过仔细观察,发现很多年轻白领都爱标新立异,穿着打扮十分倾心与众不同。他将那些瓷片渣渣打磨成心状、桃状和各种几何形状的挂坠,再配上金银项链,试销后,果然受到欢迎。汝瓷的雅净,钧瓷的热烈,哥瓷的幽深,官瓷的富贵,定瓷的沉稳,无不彰显了佩戴者的个性。即使是元明清各种青花瓷小瓷片,也无不体现了古人的朴拙与情趣。瓷片饰物的选择、搭配与打磨成型,也处处体现了制作者的心境与追求。高雅的、脱俗的、质朴的饰物永远是消费者的追求。 在我的朋友圈中,有一位是收藏市场的管理者,他发明了一种新的经营模式,即成立各种各样的古玩会所。以玩会友,以学会友,买卖之间不是那种简单的你卖我买的方式,而是引入了一种新的休闲方式,新的文化消费方式,它是轻松的朋友间的交流与学习。或许共同的爱好使你们成了莫逆之交,或者成了生意场上的伙伴。转让、交换代替了赤裸裸的钱物交易。这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老古玩行经营的传统。喝茶、聊天、交朋友,买卖双方互相学习。收取费用、赚取利润是市场经济的铁律,谁也没有工夫陪着您白玩。但是,我们的钱要赚在明处,要让消费者舒舒服服地自愿把钱拿出来,的确是需要多动些脑筋的。当然,古玩会所也有些“抱团取暖”之意。在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各种市场均进入萧条,收藏品市场同样不能幸免,会所交易也许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创新永远没有尽头,不管在传统产业还是新型产业,只要您肯动脑,办法总比困难多。 更多内容详见:国家文化艺术品网 http://www.cnartn.org/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奶奶去世后柜子里找到的,请各位大神看看是什么 (远叶)
- 奶奶去世后柜子里找到的,请各位大神看看是什么 (远叶)
- 玉壶 (吴近博)
- 和田玉 (吴近博)
- 和田玉笔架 (吴近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