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大同讲座7】西安精神分析培训讲座视频及文本(7)
清清风(斜风细雨不须归)
视频地址: v.qq.com/page/b/3/8/b015850h838.html 以上为讲座视频,以下为讲座文本。 霍大同:1987年—1992年在法国精神分析家吉布尔(M.GUIBAL)处接受分析。1995年开始作为精神分析家工作。1996年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博士。现任成都精神分析中心主任。同时任四川大学精神分析学教授。文本整理:孟翔鹭(成都精神分析中心专业会员,四川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巴黎七大精神分析与心理病理学Master 2 Recherche,巴黎七大精神分析学院博士候选人。) 第六节 对梦的探讨与见解(续) (接前)对这个梦的第二个理解:盒子代表女人。表达了自己对工作中一位女孩子另外一种关系。想抓住那个女孩子,但一旦抓住了就麻烦了,所以“抓住”就从梦中觉醒。(王、黄同韵,声母相近。上海江浙等地,王黄不分。) 对这个梦的理论分析:梦的内容就是显梦,而梦背后的成就欲望、性欲望是隐义。梦中无法直接表达,梦的检查机制不允许梦直接表达赤裸裸的愿望,只能通过这种改变来实现——王:黄。通过黄来表达王姓的女孩子。 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一个当士兵的不能直接说,我想当元帅。如果这样说了,会被排斥,被人嘲笑、打击、或者被精神病。只能在梦里说,或者口误说,或者间接表达说,我非常喜欢拿破仑、我最爱读的书是《拿破仑传记》,只能这样来表达。如果完全不能表达,就可能会有症状,会生病。如果看不的任何升职的希望,就有可能是逢年过节只能喝酒喝的醉,或者身体生病等来表现。 而且,后面的愿望可能比前面更深,更难启齿。想当元帅的士兵,也会想找漂亮的女生做小三、小四。找小三、四这个欲望就更加不能说。社会还允许说不想当兵士的不是好士兵。但不允许说,我当了元帅就想妻妾成群。(古人表达的直接:书中自有颜如玉) 有欲望需要压制、转换、不能直接表达,就通过梦来表达。只有被那些压抑的、自身不太明朗的情况下,欲望才通过梦来达成。 梦的工作机制:凝缩——隐喻,移置——换喻。从梦者的意识进入无意识,也就是通过换喻到达隐喻的过程。精神分析是非常严密和有逻辑的。 分析者也是主体,分析者不是单纯被分析的客体。主体间的产物。主体间性,两个主体间发生的事情。精神分析家同样也是主体与客体。所以,任何分析都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 言说与倾听。梦是梦者讲的,分析家听到的。之所以一个讲一个能听到,是因为移情的关系。所以,言说与倾听是一张纸的两面。第一,言说就表达的一种信任的关系。第二,如果没有非常信任我,当谈到了隐喻,梦者就会拒绝。这也是一个野蛮分析。因为这时,如果对方没有准备好去讲下面的欲望时,对方就会拒绝。丢了面子后,需要时间才能承认,这样就耽误了分析的时间。 当症状成为来访者的快乐的体验时,改变就会遇到阻抗,来访者就会死死抱住这个症状,恰恰以为在症状中找到了自己的享乐。通过症状来回避所有的问题,所以,有些患者不愿意出院。这些症状避免了自己生活的麻烦。所以,为什么分析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解决问题。 症状:遇到了问题,没有办法解决,内心与现实相互妥协的产物。内心欲望通过症状间接的达成,象征性的达成。要重新对欲望做一个选择。欲望就是选择。欲望的达成在于重新选择。为什么很多人很成功、家庭也很好,但就是不快乐——成功是症状的表达。 再举一个例子:成都交通电台《心晴驿站》栏目,其中有一个关于梦的节目请我去。分析家解梦不像周公解梦,分析家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你不说,我不懂。“赤子”状态——孩子出生时是红色的——呼吸未开时是紫色,呼吸畅通后是红色,之后变为白色黄色黑色的。为什么有些记得梦多,而有些人记得少?记忆是有选择性的。同一个人,记梦的内容也是有选择性,自由联想也是有选择性的。 电台的好处,只有声音,看不到人,这是一种遮蔽,有一种保护。但还是和临床中的释梦不一样的。一个小伙子的梦,这个小伙子学了一些拉康的东西。最近二三年一直重复做的梦:梦见自己的父亲很老,70多岁,自己一个人到处流浪、漂泊。 对这个梦的分析:首先,分析家问——你如何解释?梦者自己开始用拉康的理论来说了一些内容。 后来,梦者说老父亲,是自己的化身。自己和父亲相互支持、相互依存。现在父亲已经去世了。自己的飘泊——在寻找什么的职业或工作适合自己,做生意还是做学问,最后选择了做学问。那么这就有了一个矛盾,目标既已选定,就应该不再漂泊了。 然后,分析家引导继续往下谈——与母亲的关系——梦中没有母亲,自由联想中也没有母亲。梦者对母亲的有恐惧——一般对女生都会有恐惧。所以,内容引导到与女性的关系问题上。 节目休息时,梦者说——这种引导是一种咄咄逼人。这个梦就是一个凝缩:与父亲的关系、母亲的关系、现实的困境。有一个分析者说,这个分析可真好啊,霍老师你怎么没有也这样“逼”我——这也是一个分析的请求。(本集视频结束,下集再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