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迷惘的人。评《放学后》
mmd(no zuo no die)
看到最后谜底揭晓的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惠美没有错。杀人是为了让自己活的更坚强。被人看到了自己最难堪的一面,从此无法正视别人的目光,永远活在屈辱的心情中,假如是抱着这样的心境去生活,生与死又有何区别? 每个人都是利己的动物,也许我们做不出这样极端的事情,但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虽然也许这种利益在别人看来是极端微不足道的,我们也是有可能做出很无良的诋毁,诽谤,或者谎话连篇来维持自己的尊严。人在某种羞耻感的驱使下是会做出自我保护的行为的。 也许我们不能接受,但是我们要理解。我们既然不是神经大条的人,在生活中就必然会获得羞耻,或者施加羞耻,虽然这样的做法都是无意识的,但是很可能就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怎样调节自己,怎样避免不伤害别人,这应该是作者心里在思考的问题吧。 可是当我在想,到底“两位老师遇到这样的情况之后该怎样做?”这样的问题时,却感觉想不出答案。遇见如此恐怕也不是故意而为,但是日后如何面对的确对于学生对于老师都是两难。学生感觉受到了老师目光的侮辱,这恐怕或多或少也是心理压力在作怪;老师没能及时沟通,恐怕也是心有顾忌。 总而言之,这样的动机放在推理小说中自然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当生活中的我们真正遇到这样的问题,恐怕也会非常伤脑筋吧。恐怕在和人相处的过程中,人们都是喜欢像“机器”一般的这样的前岛这样的人吧。 可是讽刺的是,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却突然笔锋一转。就连前岛这样的人,也是获得不了幸福的,甚至在终于以为获得了真相之后还要受到老婆和情人的狙杀,这样的结局未免让人唏嘘。却也让人陷入更深的沉思。 “在这样的社会里,我们到底应该以怎样的方式活着?”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原创】脑洞短篇小说集《夜宵、宿醉与白日梦》 (隐士)
- 能推荐几本吗੭ ᐕ)੭*⁾⁾ (Bonbons)
- 把“成员”换了,起个响亮点的名字吧! (mmd)
- 给我一个犯罪的条件。① (mmd)
- 当社会派推理与本格推理碰撞会有怎样的火花? (芸芸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