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三体》的正确方式
来自:可乐汽水糖(勿忘初心)
对科幻迷来说,世界科幻大会中最令人期待的,无疑是雨果奖各类奖项揭晓的那一刻。北京时间23日13点,第73届雨果奖在华盛顿正式揭晓,最佳长篇故事奖花落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这也是亚洲人首次获得雨果奖。 《三体》获奖的消息令人振奋,也把《三体》这本中国近年来硬科幻小说的扛鼎之作从科幻迷推到了大众的身边。 厚厚的《三体》三部曲,一时半会也看不完,但若能在短时间内了解三体的内容与其中所涉及的学科知识,足以让你成为朋友圈里的“科幻大拿”,谈资、逼格UPUPUP。 1、雨果奖是什么? 雨果奖创始于1953年(只在1954年中断过一次),是由世界科幻协会颁发,与美国科幻及奇幻作家协会(Science Fiction & Fantasy Writers of America Inc., 简称SFWA)颁发的星云奖同为全球两个最重要的科幻作品大奖。雨果奖名字来源于著名科幻杂志《惊奇故事》的创办人雨果·根斯巴克,当年他正好担任当年世界科幻大会的特邀嘉宾。雨果奖的获奖作品均由年会的参加者投票和评选上一年的科幻或奇幻作品和作者。 随着时间的变化,雨果奖的奖项也从最开始的长中短篇小说,扩展到漫画、戏剧等方面。我们熟知的《冰与火之歌》的作者乔治·R·R·马丁老爷子,曾六次获得雨果奖,最近一次就是2013年凭借《权利的游戏》的电视剧获得最佳戏剧表现短剧奖;而2001年的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则颁给了J·K·罗琳的《哈利波特与火焰杯》。 2、物理学: 1)经典力学: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或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它们的运动保持不变,包括加速度始终等于零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牛顿第三定律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 万有引力定律 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大小与物体(质点)的质量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不说别的,《三体》这本书的名字本身就来自于经典力学中无解的“三体问题”。三体问题是指三个质量、初始位置和初始速度都是任意的可视为质点的天体,在相互之间万有引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问题。三体问题不能精确求解,只有几种特殊情况已研究。 最简单的一个三体问题的例子就是太阳系中太阳、地球和月球的运动。在浩瀚的宇宙中,星球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记,所以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质点。如果不计太阳系其他星球的影响,那么它们的运动就只是在引力的作用下产生的,把它们的运动看成一个三体问题也就可以成立。 在三体人居住的恒星系,有三颗恒星,其运动轨道无法预测。三体世界本来拥有十二颗行星,但在漫长的时间里有十一颗被恒星吞噬,三体人居住的第十二颗行星也随时可能被恒星吞噬。正因为此,三体人才考虑开始寻找外星扩张,书中的故事也才顺理成章。 2)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 光速不变,最高的速度为光速,真空中光速的速度不可超越。 物体的速度越接近光速(越快),物体的质量越大,时间流逝就越快。 物体的速度约接近于光速(越快),物体的长度就收缩得越厉害。 广义相对论: 引力透镜:当背景光源发出的光在引力场(比如星系、星系团及黑洞)附近经过时,光线会像通过透镜一样发生弯曲。类推下来,在大质量的物体旁边,时空也会发生扭曲。 空间的曲率问题:空间不是平坦的。 相对论的内涵绝不止上面所罗列的,此处只是把《三体》中出现的相关内容写了一下。《三体III》可谓相对论的重要阵地,多出情节都涉及到相关内容,诸如罗辑诅咒星系的毁灭、三体星系的毁灭,这些都用到了狭义相对论的光粒质量放大效应;而最后程心坐光速飞船,飞往相距太阳系286光年的恒星,则涉及到时间的延长效应。 此外,像从四维空间、基本粒子问题、大爆炸理论、核聚变技术、天体物理在书中都有涉及。 3)想要系统了解三体的物理学知识,李淼《<三体>中的物理学》或许值得一看 李淼,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院长,在哲学、文学等方面也涉猎甚广,本身就是活跃度极高的科学博主,在微博上也常年勤耕不辍,文风亲切通俗。 这本书从《三体》切入,生动展现了宇宙的生死、世界的实在性和不确定性,乃至人的自由意志;同时系统分析了智子、水滴、二向箔、思想钢印等《三体》中诸多超级神器在未来出现的可能性。 虽然是本为原著挑刺的书,好在作者逻辑清晰,文风质朴,虽然站在严肃科学的角度,却不高冷晦涩。比较钦佩的是,在物理学之外,本书更有一些关于宗教、哲学的引证和阐述,不禁让人感慨,“物理的尽头是数学,数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正如封面中那些简洁优美的物理公式和李淼老师恶搞的封面,本书在想象力和合理性两端之间,找到了恰当的平衡支点。 3、化学 1)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广义上是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或者由该尺度范围的物质为基本结构单元所构成的材料的总称。由于纳米尺寸的物质具有与宏观物质所迥异的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和量子限域效应,因而纳米材料具有异于普通材料的光、电、磁、热、力学、机械等性能。 《三体II》和《三体III》中制作酷炫太空电梯的材料就是纳米材料。 4、历史学 1)文革 全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简称文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于1966年的一场政治运动,由以时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与中央文化革命小组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统治阶级,自上而下动员成千上万红卫兵在中国大陆进行全方位的阶级斗争。在此期间普及的批斗、抄家、告密等文化,使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与人伦道德遭受严重冲击,亦有数不清文物惨遭蹂躏。 无需多言,《三体》中最开始的剧情就开始于文革时期,理解这段时间,就能理解叶文洁在书中之后的一切表现。 2)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这是奥斯曼帝国于苏丹穆罕默德二世领导之下对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所作的一次征服,发生于1453年5月29日星期二。这不但标志着东罗马帝国最后的毁灭及其后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之死,亦代表奥斯曼对地中海东部及巴尔干半岛的统治在战略上决定性的一次成功。君士坦丁堡之名之后仍一直使用。1930年,土耳其共和国官方将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三体III》最开始花了好些笔墨来写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并不是随性而为。不仅是为关一帆等人发现、探索四维空间做了铺垫,也预示着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现在人们知道,没有不散的宴席,一切都有个尽头”,这也是宇宙终结,死神永生的最初预告。 5、《三体》基础知识 想要把自己包装成《三体》小达人,剧情梗概、主要人物、时间线、专业用语都必须了然于胸。 1)时间线图

(图源详见右下角logo) 感谢图片作者,把复杂的三体世界用一根线就串了起来。 2)网易云课堂《轻松读书:三体》——60分钟读完三体三部曲 分享这个视频前,首先得声明,一小时时间不足以讲完整本书的内容,这只是在速读时代下产生的衍生品,虽然不够深刻,且做管窥全豹之用。 课程比较清楚地解释了书中一些重要的概念,像“面壁计划”“黑暗森林” 或许可以作为看书之前的预告片。 而在课程中提出的问题,例如“这个宇宙的价值观是怎么样的,是否和人类相同?”“当人类世界不再孤单,究竟是福是祸?”,都值得我们在看书以后再来仔细回答。 3)维基百科:“三体用语列表” 这个词条也可常伴身边,必要的时候查查这些专有名词,以免画虎不成反类犬,装逼不成被雷劈。 6、最后但是最重要的一点!

当然,如果你只想专注于《三体》的故事情节,那么以上这些知识知不知道都没什么卵用。书中每用到一个概念,大刘都会在书里作简要的解释,很多初高中生看着《三体》也不觉晦涩难懂。 如果没看懂解释,跳过这些概念也依然能看下去,因为《三体》的情节简直精彩。 太纠结于理论概念,一流科幻就只能沦为三流科普。 更何况,《三体III:死神永生》还是2013年第9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获奖小说呢。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最新讨论 ( 更多 )
- 三体交流群 (HZ)
- 《宇宙里,失恋吃什么》 (孙晔)
- 推荐一本小说吧,《磁极子:打开维度之门》 (天上的星星)
- 科幻创意赋能,你需要吗? (墨渊)
- 求北京科幻迷友 (奥特曼曼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