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是人不是神------剧评:<闯关东(中篇)>
心中的湖
剧名:《闯关东(中篇)》 2009年8月17日-----9月13日北京卫视播出 编剧:高满堂、孙建业 导演:候咏 主演:苗圃、王茜华、濮存昕、于洋、张桐等 读家:心中的湖 推荐指数:★★★★★☆ 一句话点评:哪部电视剧,都有一波三折的故事。但高下的分水岭在于把人演得象人,能引起人的共鸣,甚至能看到亲人的影子,听到亲人在说话,那就足够了。《闯关东(中篇)》基本上达到了这个效果。 正在热播的《闯关东(中篇)》是一部跨越18年,纵横全东北,长达55集的大戏。这部戏的气魄在于将纷繁复杂的人物放置在历史的大背景之下,每一个人物的命运都和历史的变革紧密相连。宋氏家族的几个子女闯过了伪满洲国的丧国之辱,闯过了深山老林的危机四伏,闯过了茫茫草原的生死劫难,闯过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血雨腥风,实际上也是在分分和和的选择之中,走着不同的路,为各自的阵营“闯关东”。但是,亲情是永恒的。从这个题目上拓展,这部戏的视角不但独特,而且不拔高、不造做,用平常心非常真实、准确地刻画了人,刻划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纠葛。 大姐宋天好是剧中的核心人物,她面对日本鬼子的严刑拷打,可以脸不变色心不跳,救抗联参谋魏德民,可以在鬼子的眼皮底下机灵地蒙混过关。但是,当地下党派她到当警察局副局长的妹夫周和光家刺探情报的时候,她却表现出初出茅庐的胆怯和犹疑,有点不象宋天好。其实,这正是人物的点睛之笔。宋天好是一个非常善良、非常注重亲情的人,他救魏德民是因为抗联和她有着共同的愿望,为此,她可以将生死置之度外;面对日本鬼子的威胁利诱,她不丢气节,是因为她不能认贼作父,不能丢中国人的脸;这正是中华民族的魂。而到周和光家卧底,是往自己亲妹妹的心头上插刀,况且,周和光是他家的恩人,在宋家最艰难的时刻,是周和光的屡屡相助,才使他家走出了困境。如今去给恩人的眼里揉沙子、下绊,对于一个十分注重亲情的人来说,肯定会所顾及。如果天好毫不迟疑地答应下来,并在接头、刺探情报过程中表现出侠女的老练和心安理得,那就不是大姐了。演员王茜华紧紧把握住人物的脉络,用眼神和形体动作,把天好内心的煎熬、胆怯和负罪感塑造得既有层次,又丰富感人。 天星和虎子、魏德民和周和光既是剧中国共两党的“代表人物”,又有着亲上加亲的复杂关系,但他们之间的争斗却不尽相同。天星和虎子是亲密无间的姐弟,这种乒乒乓乓地争斗是直截了当地打与骂,出发点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所以,他们的对垒带有亲情最直接的表现形式----爱之深,痛之切。而魏德民和周和光虽然有着过命之交,也有着连襟的情分,但他们一开始就不是一个阵营的人,联手抗战让他们走在一起,同生共死。但随着国共关系的破裂,他们中间这道心理屏障也逐渐变成了一堵墙,可情分又随时萦绕着各自的心,濮存昕和于洋,正是在这种步步为营,又互相克制的较量中,把情感与原则展示得既有力度,又有分寸,可谓于无声处听惊雷。 这部戏的大气、浑厚还在于写历史实事求是,写人物心平气和,没有刻意拔高,也不肆意贬低。对国共合作、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等敏感问题,都用极其丰富的笔触予以了真实的评价。对共产党为什么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越来越强大,国民党为什么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反而失去了民心,也没有刻意进行口号式的渲染,而是通过细节,轻轻拨动了弦外之音。 过年了,共产党的部队开到了天星家的附近,几里之遥,天星就能见到日思夜想的姐姐,但是,作为副营长的她没有提出回家探亲,部队首长问她时,她斩钉截铁地说:“过年了,战士们都想家,我不能带头要求回家。”几句话,就把革命部队严明的组织纪律、官兵一致的优良作风展示得淋漓尽致。周和光因为抗日有功,提升为沈阳市警察局副局长,他的上司以抄逆产为名,把和日本人做过生意的外国商人赶出了洋楼,让这位新局长住进去,当周和光有点犹疑时,上司说:“我们这些年出生入死还不就为这些?咱们让谁走谁就得走。”一言以蔽之,国共之间的差距不言自明。两段戏,看似蜻蜓点水,实则含而不露,意代言宣,寥寥数笔,就把两党前途的大事撩拨得一清二楚。 哪部电视剧,都有一波三折的故事,都想用离奇的情节拽住观众的眼球,但是高下的分水岭就是把人演得象人,能引起人的共鸣,观众在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能和自己的经历对上号,甚至能看到亲人的影子,听到亲人在说话,那就足够了。《闯关东(中篇)》基本上达到了这个效果。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胡文阁“倒好事件”有感 (绝缘鼠)
- 这个群 (清凉)
- 召集组员!一起助力开启小组中秋家宴! (小组活动官)
- 一场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书评《寂寞圣哲》 (音乐水果Joyce)
- 【影评】致:永远年轻的疯子——《杀死汝爱》 (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