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的爱情》 by野夫(同名电影即将上映)
llluohuaaai
趁着9月11号同名电影就要上映,我很快地翻看完了这个中篇小说。 篇幅其实很短,但是为了出版硬生生排版成一本书,售价还超过了30,不值。 看个电子版就好了。(但书装帧还是不错的) 一直比较喜欢野夫的文字,他衅世入狱,经历过极大的创伤与磨难,所以他文字中的“悲伤”质地坚实,没有无病呻吟的矫作之感。同时,他对故乡极尽衷情,一草一木都笔力苍劲,像是要在回忆里将这些都重新拽出来,却并非为了重来。 湖北恩施,恐怕也是因为野夫才被许多人知晓,那些大山、高坡,陡峭的盘山公路,大江,大河,漂过的尸首与河灯。他创造出了丰富的,令人感伤的,狭隘的“恩施”山河意象。 读书不多,但对故乡怀揣着这般巨大的、苍凉的,不可遏制的深情的,我看到的除了鲁迅,也就是他了。我痴迷于这种和故土血脉相连的深情。 《1980年代的爱情》据说是半自传的故事,多多少少能看见野夫自己的身影。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无非是男女主角彼此倾慕,在时代政治风暴的裹挟下身份相差悬殊,女主希望男主出人头地,因此拒绝在一起。多年后男主角锒铛入狱,前途尽失,在绝望至极的时刻又被女主的一夜柔情拯救。(此处数页少儿不宜,但是写得真好,不黄不暴唯美至极)但他们并没有在一起。再次相逢的时候,已是女主的葬礼。 故事不复杂也无新意,但有很多特别的地方。 首先是特殊的时代背景——一个政治吞噬着人与人性的年代,大多数人都身不由己。野夫一再强调“1980”这样一个意象,“纯洁、简单,令人向往”,而这种纯洁简单正是因为大时代的肮脏复杂。谈自由是一种奢望,“自由恋爱”更枷锁重重。但是禁忌之恋的美好,会让无数人前仆后继,粉身碎骨。只要想想早恋的那种甜蜜就好了(我不禁甜蜜地笑了……)。然而,从这里我却看到了野夫与众不同的“理想主义”,他没有让男女主角排除万难走到一起,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把他们拉开,且拉得冷静、克制,不拖泥带水。(在“死都要在一起” “我要我们在一起”的主流爱情宣言里,“不在一起”才是一种理想主义吧) 尽管每次分离,都有眼泪和万般不舍。但是我却会很笃定地知道,这事儿已经定了。 喂,这么清醒的人,真的是在写爱情故事吗? 慢慢读下去,其实可以感受到野夫的用心良苦(对内,不是对外)。 这个世界上没说出来的话,实在比说出来的多得多。 不愿抱着遗憾就老去的人,其实最后都抱着另一个人老去了。 你并没有什么办法。你毕竟要好好活下去。 说到底,野夫怀念的似乎是那个狂乱的时代中爱情的微茫与不可得,或得之维艰。因这份艰难里饱含了太多隐忍、退让与善良。“我希望你飞得更远,过得更好,所以我不和你在一起。” 说起来有点鸡汤,不禁唏嘘,但或许属于他的“1980年代”的的确确是这样的。 我对这样的爱情有什么感想? 看过这个故事,我只想说“我要我们在一起” “死都要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