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的竹院茶室
来自:恨甜(川长马疾 燕轻风蓝)

自古以来,虚心有节、生性挺直的翠竹总与清香适意的茶有交集,成为文人墨客身边不可缺少之物。为了给现代人的生活提供一个放松品茶的好地方,HWCD Associates 在着手这家茶室的设计时,就充分考虑了竹与茶在文化上的某种交相辉映:“茶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需要置于一个相对安静舒适的环境中,在品茗中才更容易获得整体的身心愉悦与放松,体味到茶文化的那种静心养神的气脉。” 竹院茶屋位于扬州郊外的施桥园内,建于水上,茶室在格局上从扬州传统的庭园获得灵感,扬州庭园习惯由朝内的凉亭来营造一个内部观景空间,茶室的方形平面布局也是通过房间与中央平台的组合来构成,将一个个小空间分隔开来,营造出每一间茶室向内适宜静坐观赏的庭院风光、向外可纵览湖面全景的惬意区域。环绕庭院水池一周的步行道,是内部观景的主要部分,设计师将露天茶室与亲水平台散落地安置于这片区域,客人可以一边领略清韵野竹与茶香茶韵的相得益彰,一边在曲折蜿蜒的步行道上漫步赏景。 这其中最核心有机的连接,便是竹子。竹子完成了建筑的整体形态,同时又分隔出内部的空间,撑起整个茶室的筋骨与血肉。纵横交错的数千竹子在整个竹院中营造出纵向和横向上的视觉效果,在作为房屋外壁的同时,也似篱笆一般,将院内的风景转换于方寸之间,疏离了外面的喧嚣。 建筑所使用的竹材全部是扬州本地种植的毛竹,经过防腐防蛀、高温杀菌和涂层处理,即使是经日晒风吹雨打也可以保持竹的本色,坚实耐用。谈及竹的特点,设计师说竹子本身在景观营造方面是很理想的材料:“中国传统园林讲究移步换景、虚实结合,外部造型规整封闭,内部空间开放是很重要的特点。而现代建筑要求更多的外向型景观视野,与传统的内向型哲学有冲突,所以我们使用竹子,利用竹子的缝隙将内外空间和视觉有机贯通。”整个茶园既是景观本身,同时也充分考虑了实际的功能性,以一种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姿态,成为施桥园内的一处新风景。 与竹的自然肌理相一致的是,连接各茶室的地板用了处理过的原木材质。另外的材料则是作为传统园林建材的砖,通过留有大量缝隙的竹帘结构与外墙开口的设计,夏天竹院里自然通风良好,不需空调也能感受到微风习习的舒爽;而厚实的砖墙设计则在冬天非常有用,有效地抵御冷空气侵袭。 当夜晚灯火亮起,光线斑驳间,建筑本体的简洁线条更加明显,与自然紧密贴合。古人茶会,多于白天,很少秉烛夜游,门灯与地灯的配置一应俱全,让竹院茶室的夜间景色也别具一格。其中茶室门的设计最为特别,在金属门框之外的一圈竹篾边框,制造出了灯光反射的效果,通过这种当地农村常用的手工艺品材料,夜晚的茶室也显得别有韵味。





文字转自《外滩画报》 图片转自人人小站。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龙应台:在紫藤庐和星巴克之间 (恨甜)
- 全国春茶生产稳定发展 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大关 来源:农业... (恨甜)
- 30秒带你飞。teaBOT,商用泡茶(柜员机)机器人。 (恨甜)
- 如果你去缅甸,一定要上茶馆瞧瞧 (恨甜)
- Teforia 家用泡茶机器人 (恨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