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K4(0921)《专注力》:“第二自我”策略作业

风之弈语

来自:风之弈语(听多数意见 少数商量 自己决定) 组长
2015-09-18 22:28:11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风之弈语

    风之弈语 (听多数意见 少数商量 自己决定) 组长 楼主 2015-09-18 22:32:37

    I:单一、简易的运转在现在的社会中已经没有可能,无论是任何人都至少会有三种以上的身份,比如在单位中、在家庭中、在社会中以及在虚拟网络中等等情况下,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只使唯一一个身份,这就是第二自我的出现原因。

    一、为什么会有“第二自我”? 1、社会发展中太多的多任务并列运行 社会发展的复杂性或者说生命存在的复杂性,使我们没有什么机会可以一直从事一种单细胞似的工作,也许天生惰性会让我们趋向选择最简单的存在。但是,那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总是一种外来的力量,让我们发现现在的工作必须多轨道思考。 举个例吧,马云也许只想安静的做好网购,但微信却迫使他开发了“来往”;百度也许只想安静的做好搜索,但360却迫使他开发了杀毒;即使是腾讯,也许原来只想安静的做好QQ,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却迫使他自己开发微信去替代QQ。 如果我们自己没有多任务运行的能力,那么自然法则就会选择一个可以跨界运转的对手来替代我们,因此,我们除了适应别无选择。

    2、生活中存在太多“不得不”去做的事情 我记有一篇命题的作文,原文是这样的“你可以任意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但是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不是完全自由的。”道理浅显易懂,其含意就是引导人们去思考“自由”与“不自由”之间的辩证关系。 因此,无论是任何人,无论是任何事,生活中都有着“不得不做”的一面,为了今后那么今天就“不得不”……为了未来那么现在就“不得不”……为了亲人那么自己就“不得不”……总之,正因为有太多对于主角色来说是“不得不”去做的事情,所以,我们就不得不学会在主角色之外,再增加一个辅助的“第二角色”。

    二、怎么有效运用“第二自我” 1、承认多角色是一种客观的存在 即使我们以前没有意识到有多角色的问题,也必须正视一个真理,即“只有用正确的方法,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有没有一种高效、成型的方法是可以应对所有问题,而且是永久有效的?显然,答案是没有。因为工作与生活、个人与群体、内部与外部,总是有着不同的问题向我们涌来,我们本身就一直在不停的变幻角色。或者我们没有意识到,但实际上,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当我们面对上级时的行为处事,和面对下级时的行为处事就肯定有着很多的不同。我们也同样不可能象对孩子一样去和父母说话。 所以多角色的存在,并不是以我们意志所转移的,它是一种解决不同问题的针对性力量,人人都曾经在不同阶段中,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使用过它。而现在,我们只不过是更深刻的发现和运用它。

    2、利用想象的力量 要发挥“第二角色”的力量,必须借助和诉诸想象的力量,感性的说服自己。我们以前的说服对象多数是别人,而这一次需要说服的是自己。显然,我们不能象说服别人那样喋喋不休或试图使用各种技巧,因为那显然是无用的。几乎在所有的自我提升和自我改变的实用型文章中,都提到了同一个方法,那就是诉诸想象和感觉!让自己想象一个具体的情境并进行角色扮演,从而通过美好的体验将意愿迅速指向行动。 一是分析。我们必须客观的判断出完成事务所需的品质和态度,并一一列出。 二是引导。想象或回忆出以前成功的画象,塑造出一个可以圆满完成任务的、优秀的自我。 三是塑造。通过感受,让自己与想象中的理想状态合二为一,从而化身为可以正确处理问题的“第二自我”之中。 四是执行。“第二自我”没有主角色那么稳定,会时常分神或游离,这个时候需要的是主角色超然的存在,不断的纠偏矫正,保持“第二自我”的正常运转。

    A1:近来因为看三体,突然喜欢上了科幻小说,于是淘来了一本“偶人”的科幻小说,小说中人类为了能有更高的工作效率,在人类本体的基础上发明了复制的科学技术,以本体为基础创造出了多个“分身”,分身们各有所长,有的可以照顾生活,有的可以主动工作,有的可以协助学习,他们都是本身某一特长的突出展示。 虽然,他们的生命不能够象本体一样长期存在,但是他们可以帮助主人分身有术,及时的解决生活或工作中多任务运转的问题,而且可以随时将分身的记忆和成就转化到本体身上,在很多时候,主人甚至都无法分清哪些是本体的记忆,哪些是分身的记忆,也正因为这种无分彼此的感觉,才让小说有了更多的想象和发挥空间。 我想,作者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创造性思维,大概也是因为作者在日常的生活中早就学会了“第二自我”的工作方法吧

    A2:今天的片段让我不得不想起了“个人定制化商业模式”,因为已经完成了 9大基本模块的两种以上的描述。我想我可以把这两次的作业结合起来,试试多角色同时运转的效果。

  • 风之弈语

    风之弈语 (听多数意见 少数商量 自己决定) 组长 楼主 2015-09-18 22:36:32

    风的色彩——作业 I 看到这个片段,第一反应想到的是小说《24个比利》。虽然这是一个比较极端的案例,就是这个人真的有那么多人格,且是同时存在,每个人格都认为自己的独立的一个人。 现实中的我们,会有很多面,统一在一个人下面。片段告诉我们,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当下要完成的目标选择最适合当下完成目标的那一面出现,且把他赋予自己当下他就是这个人格。 方法就是: 1、梳理,了解现在是什么时刻,需要自己变成什么样的人。 2、唤醒,通过回忆自己曾经具有这些时刻的感觉,来将自己在这方面很强大的感觉唤醒。 3、催眠,此刻自己就是那个这方面特别强大的自己,然后以最擅长的模式进入要完成的工作,直到完成,即使过程会有另外一面的自己出现,但也要及时告诉自己,现在我是目前需要模式下的自己,不要让另外的“自己”,来干扰自己完成目标。 4、切换,进入另一个模式。 而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保持了自己的丰富性,且在任何的时候都全情投入,表现出这方面最优秀的自己。 在唤醒的时候,其实通过自己的过去,来表扬自己。

    A1 【背景】 我此刻在动车上补作业,其实,我经过了非常大的思想斗争。笑笑坐在我旁边,按照我最主要的那个自己,我是会选择和她聊天,以让气氛不尴尬。 但没有写作的压力,却一直压在我心头。我虽然在聊天,但是我还是惦记着我没有写作业这件事。 而要感谢笑笑的是,她说你是不是要mad补作业了,然后自己拿起了电子书。此刻就打消了我会觉得尴尬的顾虑,也让我必须突破自己更喜欢聊天的舒适区。 【唤醒】 而当我开始做作业后,我想到的是自己那些有计划和用心写作业的那些时刻。我是一个靠谱,文思泉涌,一步一步完成自己目标的人。 于是,我开始写作业。 【催眠】 而周围人的聊天,还是会吸引我,于是,我打开了网易云音乐,听《未生》中的插曲,韩语我听不懂,所以就很好的做了BGM。 现在是一个特别好的状态,一直打了这么多字,随着打的越多,我甚至想就这样一直打字到北京,而这种欲望甚至胜过了聊天。

    A2 【切换】 写完作业后,我打算把运营数据表做了。 这需要的品质的是一步一步完成,心细,靠谱,追求高品质的人。 我之前做过这个运营数据表。

  • 西江月

    西江月 2015-09-19 09:23:16

    R——阅读原文片段 I——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片段 一个人可以有多重的性格和个性,如果我们有意识地控制自己,可以在某些情景下选择合适的个性来完成相应的任务。这就是“第二自我”。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最好是一个事例/一个故事/一个情境描述。 在交际的场合,尤其是人多的时候,以前经常很腼腆内向。

    A2——以后我怎么应用。最好是一个在短时间内有一定预期效果、有具体场景和步骤的行动计划。 比如,下次参加一个沙龙聚会,可以把自己想像成一个比较外向的自信的人。去之前,先想像一个开朗自信的人在沙龙上会如何做,比如主动和人打招呼,主动发言,敢于说出自己的不成熟的见解,如果大家不同意,也不觉得会不好意思,等等等等,到了沙龙,让自己启动开朗的“第二人格”,尽量按照想像中的形象去做。

  • 路娜

    路娜 2015-09-20 13:08:14

    《请给我结果》

    R 任务是一个执行假象,因为我们绝大多数的人在实际工作中,当你以为你是在执行的时候,其实是在完成任务,因为你没有结果!

    我们要懂得一个基本道理:对结果负责,是对我们工作的价值负责;而对任务负责,是对工作的程序负责,完成任务不等于结果! I 我们要完成任务,多半得到是借口。我们要结果,得到的多半是方法,所有的公司都是靠结果生存下来的 客户不会因为苦劳就付钱给你 A1 以前说话比较啰嗦 没有重点 总是说到最后连自己都忘了初衷 A2 现在说话办事尽量会想到结果 分清主次 在努力成为一个做结果的人 如果没有办到 是因为没有执着的去办

  • 开启新的纪年

    开启新的纪年 (保持一颗率真的心,我就是我。) 管理员 2015-09-20 16:31:00

    r------- i---这次之所以选择规定作业,而没有去完成自选作业的原因是这周根本没有时间来完成读书这项任务。这周抽了一点时间看了一些关于健身和如何防止受伤类的书籍(前一周因为运动过度导致膝关节产生炎症),主要的还是用来背四级单词and做题,而且作业也很多!另外还有上级派给的任务,各种忙忙忙~~~ a1-----我觉得每个人都有“第二自我”,或者“第三、第四自我”吧,因为你做一件事,完成一项任务考虑的不会很单一(自己做爽就OK,你还得考虑别人的感受,种种……),例如我背四级,其实不背也可以,都可以毕业,我可以把时间用来玩,读书;也可以不去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可是有的时候并不是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正如作者所说,其实每个人都有,只是今天被提出来! a2----关于这个,以后自己还是多多注意,多克制自己(因为贪玩儿),发掘正能量,多总结,多思考,多一些正确的性格,在有限的时间内(还有两年)提高自己,少干些无关痛痒之事,为以后任职打好基础!

  • 独演巴特

    独演巴特 2015-09-20 20:42:00

    规定作业这个主题不太适合我,而且我这周看的是小说~看的很有感觉所以准备分享下

    自选作业 《无限恐怖》+脑中之桶 看完小说,又无意看到这个实验,我就又开脑洞了/(ㄒoㄒ)/~~

    会不会有些东西,就存在我们的概念里,不需要去证明,比如十以内的加减法. 而我们在此基础上开展各项研究,从而推动科技发展。

    若这个基础是错误的呢?假设1+1不等于2....

    对此我们没有办法正常去判断,我们拥有情感的现实条件让我们不可能中立.而电脑也是2进制的一种产物,设定好的程序,已经将其作为准则.那么如果这一切都错的呢? 再大一点,会不会是我们把我们自己锁定在一个墙中,以微妙的方式拘在范围之内.

    当我们对待超出自己常识的理论,我们会笑一笑当一个异闻小说或者笑话去听,听完我们会夸赞,亲,你想象力真丰富.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比方有一个人说,“亲,你知道么这个世界上有外星人唉~。”可能你不太信,但你会去和他讨论,因为你觉得虽然很小,还是有这个可能。如果他说,”亲,你知道么我们不是人是电脑具象化的产物。“他一定是疯了。

    可是真的没有这个可能么?就像一些沙盘游戏那样.假设我们存在一个模拟环境中,伴随着人类历史进程,存在着n个由电脑模拟创造的历史.虚拟的人和人类都认为自己是生物有机体,拥有创造出的情感,导致无法判断......或者说实在是表象.

    我在网上查了些相关资料:看到了个关于体验机的实验,我喜欢他的结论,当我们判断自己合乎需要的利益有哪些时,我们在意的绝不止有快乐.

    我们通常会往背离常规的想法去思考我们自己,仅仅是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看法而已,想得头疼,我最近果然太闲了,看到的人,o( ̄ヘ ̄o#)你们也头疼下~

  • 自由小脚

    自由小脚 管理员 2015-09-20 21:51:47

    R——阅读原文片段 I 1 “第二自我”的存在,就是帮助人们在自己应该做一件事但是自己不是特别有热情的时候,在现有自己本身资源的基础上,得出应该怎么做最有效并尽量像机器人一样高效执行。在整个思考、判断还有执行过程中,全程理性。 2 做事最高效的莫过于向机器人一样执行,不掺杂感性,但是人不太可能,那如何帮助人类去克服感性或者外界因素的影响,那就是就是“第二自我”这个名词出现的主要原因。将理念独立出来,当做一个脱离自身的事物,脱离自身后,人更理智,就像很多事,如果自己做是一个标准,让自己掏钱雇佣别人是另一个标准一样,当人脱离了自我,更容易理性和有执行力。所以当开始学习应用“第二自我”的时候,思考初期就是以你希望有什么品质的人去做这件事,而不是你希望你具备什么品质去做这件事。 3 当确定此件事的人需要什么品质,自己会有怀疑自己是否具备这种品质,这个时候需要通过自己的感性去确认,我确实有这样的品质,起码曾经出现过或者我相信自己已经具备,给足自己信心,不断重复思考,开始为让“第二自我”进行接手做准备状态。 4 在执行过程中,人特别容易分神、受外界影响或者特别容易跳脱“第二自我”,这个时候,需要让“第二自我”非常形象,越形象生动越不容易脱离。那最重要的辅助帮助就是赋予它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一个脱离本体的自我暗示,不是你在做这件事,而是这个活生生的人物在做,你只是监督修正,这样的情景,比自己以自己是主体做要舒服很多。 5 我越写越觉得,是应该利用心理学找到的方法突破口,让人自己把不是自己舒适区的事情自我修正成是自己的舒适区。也就是人做一件事怎么能做好,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最起码是不抗拒的事情,但是面对不喜欢又必须做的时候,不是强求,而是转了弯,利用“第二自我”,将其变成自己不抗拒什么喜欢的事情,这样带来的效果肯定要远远大于抗拒的去做。 6 如果坚持下去,好的结果形成良性循环,不断积累会形成很多自己最需要的优秀品质。

    A1 比如现在,刚从散场的小黄人电影出来,本打算和老公再消遣下,但是觉得还是要写作业,其实也是很抗拒,极限挑战,老公盛情邀请,不断的电视声,周末的晚上,但是理智占了点上风,我坐了下来,并且写了不少。理智的我告诉我说,自己想要的改变和执行力就是坐下来,去完成这个作业,哪怕只有一次。其中间,老公倒茶,翻东西,墩地、偌大的电视声和敞开的书房门,让我真是有点分神,好在理智的我控制住,播放音乐,关注门,不跟老公说话,写到现在,其实整个过程中,理智的我就是不成形的“第二自我”。

    A2 执行力差,坚持力更差的我,在跌跌撞撞中,还是顿悟需要有监督,坚持一次是一次,列表打对勾应该是可以辅助。 我应该找出的第二自我 希望锻炼身体减肥的第二自我:郑多燕大妈 每天希望学习点英语的第二自我:考拉小巫 每天收拾整理的第二自我:英国管家 每天自我修炼:奥黛丽赫本 夫妻关系的修炼: 自我修养肯定的修炼:金星 思考口才方向的修炼:奇葩说的3主持 工作方面的修炼:匈奴王(待定) 等等等等

    最重要的应该是实践下,开启个模式来试试。

    看电影胡乱想有点多,觉得极端的说法就是跟人格分裂一样,想想要锻炼身体的时候,自己就是郑多燕大妈,如果不锻炼就会跟郑多燕大妈一样,被老公嫌弃被家人遗弃,这样想不对,应该是具备这个品质的人物,像郑多燕大妈多苦多累都坚持锻炼并坚持,是个典型代表,像这个品质靠拢,让自己拥有这个品质或者将自己的品质更坚定的坚持并发扬下去。 所以在“第二自我”的执行上,应该注意,所有的都是“自我”,这个很重要,不然多害怕,今天你是郑多燕,明天你就是金星,后天奥黛丽赫本上身,大后天就变考拉小巫,整个一个人格分裂症。应该是今天是如郑多燕坚持锻炼品质的自我,明天是如金星有自我坚持方向品质的自我,后天是有如奥黛丽赫本对自我美貌重视的自我,大后天是对有如考拉小巫对坚持奋斗品质的自我。 重要的强调说三遍!所有的都是自我!自我!自我!

  • 我的读书小窝

    我的读书小窝 (纯纯的读书,简单的世界) 2015-09-21 11:03:16

    I “第二自我”策略—选择合适的性格来主管某件事情 (1)“第二自我”策略是关于决定你的众多性格中哪一条对给定情景中最有效,以及让这一条性格进行主导。(what) (2)需要对某一情形进行反应时或者计划做某一任务时对“第二自我”进行选择。(范围) (3)应用“第二自我”的方法:(how)

    1. 分析任务,确定处理这项任务需要的特质。
    2. 用记忆力和想象力创造或再造一个拥有那些品质的人,然后进入这种理想状态。给”第二自我“取名。
    3. 让”第二自我“主宰你直到任务完成。
    4. 完成任务后,从这种“第二自我”中退出,进入到更典型的自我或进入另一种“第二自我”。 (4)“第二自我”策略的本质就是让正确的性格做主。前提是你要了解多面的自己,正确应用“第二性格”,可以让办事效率变高,承受的压力变小,甚至会觉得做这样的事情很有乐趣。(效果)

    A1 今天的拆解片段,我的理解是需要了解到多面的自己,对自己有个全面的认识,特别是有点。说实在的,我对自己的性格的了解,不是特别多,缺点和优点,都了解一点点,无论是缺点还是优点,都是经历着相似的经历,所以认识深刻点,但是却没有过多的关注这些,所以面临事情时,很容易逃避,还不够成熟。优点嘛,也没太过多的将其发展,所以,总是别人一再提到,才慢慢地认为自己是有这样的有点,也难怪我的爱的语言是“肯定的语言”。遇事不总结,我最大的缺点,需要改正了。 A2

    1. 根据提到的选择合适的性格来主管某件事情的四步骤,去发现自己的更多面
    2. 对现在的优缺点进行分类,用事件去梳理,同样是应用提到的四步骤法
  • 乘衣归

    乘衣归 2015-09-21 12:12:22

    《我的不完美》节选短篇:我的复健之路 短篇主要讲述了刘若英的腿伤。作为艺人,她强忍着严重的膝盖伤,在舞台上唱、跳,在拍片现场跑、摔倒,甚至在半米深的积雪里拍戏,只是还原作品人物真实的生活场景。现实生活中娱乐的人们刘若英腿伤的各种猜疑,医生家人对她身体的担忧,直到有一天,医生对她说:“如果有天你想怀孕,你一定要先把腿治好,否则,肚子大起来,你的腿无法承重,只能坐轮椅直到生产结束。”很难想象的画面,她决定手术。 复健之路是漫长而痛苦的,需要不断与自己做斗争,也需要不断安慰鼓励自己,就像是一次重生。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三分热度是我最大的硬伤,在目标面前,总是不能坚持下来,多少次后悔,又有多少重蹈覆辙,有句话说“上天不是不给你,只是你要的不够强烈”,鸡汤喝多了,也会起免疫,自己那颗浮躁的心就如此不安定。喜欢刘若英,喜欢喜欢的人身上的故事,这种故事给我力量,让我学着坚定,学着勇敢。

  • 风之弈语

    风之弈语 (听多数意见 少数商量 自己决定) 组长 楼主 2015-09-22 10:57:25

    蒋lucky (バター) 2015-09-21 22:41:55

    R:《拆掉思维里的墙》第七章片段 活在让别人为你设计的生活中也一样:这种生活什么都好,也许就只有一个缺点,那不是你真正热爱的生活。你可能会享受几天,然后忍受几个月或者几年,然后在最后选择放弃自己或者放弃别人。这里没有好结局。因为一旦当你决定进入这个我不爽-你们爽的双输模式,下面的循环就开始了。你的生命就像你的家,因为你的不坚持,却让别人进来布置。但你不要忘记了,在里面住一辈子的还是你啊。 对于那些打着爱的旗号,试图设计你的生命的人来说,不管他们的武器是循循善诱、哭天喊地这样的情感攻势,还是外面的世界很无奈,你年纪太小不懂事之类的恐吓,你都要坚持如下的心智模式:我爽-你们不爽。因为只有坚持做你喜欢的事情,你才会真正幸福起来。

    I:父母一方面觉得儿女占用了所有的资源,所以应该承担起他们所有的希望,我现在这么累都是为你;另一方面全天下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过得幸福,他们只是想看到你选择的那条路的希望,坚持自己的想法是一件需要勇气也绝对值得的事情,前面是被迫的生活,后面是我选择的生活,如果两者冲突,要选择做自己。

    A1:我高中面临人生第一个重要选择,是本地读书,还是去外地读高中。我爸妈当时建议我本地读书,离家近虽然他们工作很忙,没时间做饭给我吃也没多少时间陪我沟通,但是留在身边不论住校或是回家他们都很放心;我的理由是高中阶段是各种观念形成的阶段,我们未来的生活习惯、交朋友、价值观、思想开阔还是局限都受这个阶段影响,我当时坚持了我爽-你们不爽最后双赢让他们同意我外地读书,现在想来本地读书也差不多哪里,外地读书却对我帮助更大,学习独立、自律、理财、还有遇到任何事都哈哈的性格,很感谢当初的选择。

    A2:最近又面临大龄女青年被父母逼婚,我其实蛮动摇的,我学着书中的方法把选择两种心智模式的优缺点列了出来,不动摇了。我还是不将就,可以和家里介绍那些男孩处处看,不再抵触,无论日后作何选择,都不埋怨父母、埋怨自己,不牺牲自己,也认真考虑他们的建议,我为自己的选择、为自己幸福负责,在此基础上还要读书、运动提升自己,做更好的我。

  • 石头剪刀布

    石头剪刀布 2015-09-22 20:19:39

    第一遍阅读这个片段的时候,感觉作者是不是有性格分裂症啊,给自己找了这个多“第二自我”。(千万别打我,哈哈)然后我就闭上眼睛,回想自己生活中,是否也出现过类似的情景,确实啊,我自己在生活中也是分别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啊,工作中的我认真仔细负责;生活中的我慵懒自在,有点小脾气;在朋友面前自信开朗;私底下又有点小文艺;悲伤时,我让另一个我出来安慰我、开导我;开心时,我让另一个我出来一起HAPPY;在不同的人面前出现不同的面孔,但都是最真实的我,应该说是最想让大家接受的我。

    面对纷杂的社会,我们需要多面去对待。但是永远不要停留在只是想象自己成为哪个人,或者让什么主宰自己,我觉得最珍贵的还是永远清楚自己所做事情的目的,多面只是更好的能去处理事情。

  • 开启新的纪年

    开启新的纪年 (保持一颗率真的心,我就是我。) 管理员 2015-09-23 20:56:14

    R——阅读原文片段 I 1 “第二自我”的存在,就是帮助人们在自己应该做一件事但是自己不是特 R——阅读原文片段 I 1 “第二自我”的存在,就是帮助人们在自己应该做一件事但是自己不是特别有热情的时候,在现有自己本身资源的基础上,得出应该怎么做最有效并尽量像机器人一样高效执行。在整个思考、判断还有执行过程中,全程理性。 2 做事最高效的莫过于向机器人一样执行,不掺杂感性,但是人不太可能,那如何帮助人类去克服感性或者外界因素的影响,那就是就是“第二自我”这个名词出现的主要原因。将理念独立出来,当做一个脱离自身的事物,脱离自身后,人更理智,就像很多事,如果自己做是一个标准,让自己掏钱雇佣别人是另一个标准一样,当人脱离了自我,更容易理性和有执行力。所以当开始学习应用“第二自我”的时候,思考初期就是以你希望有什么品质的人去做这件事,而不是你希望你具备什么品质去做这件事。 3 当确定此件事的人需要什么品质,自己会有怀疑自己是否具备这种品质,这个时候需要通过自己的感性去确认,我确实有这样的品质,起码曾经出现过或者我相信自己已经具备,给足自己信心,不断重复思考,开始为让“第二自我”进行接手做准备状态。 4 在执行过程中,人特别容易分神、受外界影响或者特别容易跳脱“第二自我”,这个时候,需要让“第二自我”非常形象,越形象生动越不容易脱离。那最重要的辅助帮助就是赋予它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一个脱离本体的自我暗示,不是你在做这件事,而是这个活生生的人物在做,你只是监督修正,这样的情景,比自己以自己是主体做要舒服很多。 5 我越写越觉得,是应该利用心理学找到的方法突破口,让人自己把不是自己舒适区的事情自我修正成是自己的舒适区。也就是人做一件事怎么能做好,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最起码是不抗拒的事情,但是面对不喜欢又必须做的时候,不是强求,而是转了弯,利用“第二自我”,将其变成自己不抗拒什么喜欢的事情,这样带来的效果肯定要远远大于抗拒的去做。 6 如果坚持下去,好的结果形成良性循环,不断积累会形成很多自己最需要的优秀品质。 A1 比如现在,刚从散场的小黄人电影出来,本打算和老公再消遣下,但是觉得还是要写作业,其实也是很抗拒,极限挑战,老公盛情邀请,不断的电视声,周末的晚上,但是理智占了点上风,我坐了下来,并且写了不少。理智的我告诉我说,自己想要的改变和执行力就是坐下来,去完成这个作业,哪怕只有一次。其中间,老公倒茶,翻东西,墩地、偌大的电视声和敞开的书房门,让我真是有点分神,好在理智的我控制住,播放音乐,关注门,不跟老公说话,写到现在,其实整个过程中,理智的我就是不成形的“第二自我”。 A2 执行力差,坚持力更差的我,在跌跌撞撞中,还是顿悟需要有监督,坚持一次是一次,列表打对勾应该是可以辅助。 我应该找出的第二自我 希望锻炼身体减肥的第二自我:郑多燕大妈 每天希望学习点英语的第二自我:考拉小巫 每天收拾整理的第二自我:英国管家 每天自我修炼:奥黛丽赫本 夫妻关系的修炼: 自我修养肯定的修炼:金星 思考口才方向的修炼:奇葩说的3主持 工作方面的修炼:匈奴王(待定) 等等等等 最重要的应该是实践下,开启个模式来试试。 看电影胡乱想有点多,觉得极端的说法就是跟人格分裂一样,想想要锻炼身体的时候,自己就是郑多燕大妈,如果不锻炼就会跟郑多燕大妈一样,被老公嫌弃被家人遗弃,这样想不对,应该是具备这个品质的人物,像郑多燕大妈多苦多累都坚持锻炼并坚持,是个典型代表,像这个品质靠拢,让自己拥有这个品质或者将自己的品质更坚定的坚持并发扬下去。 所以在“第二自我”的执行上,应该注意,所有的都是“自我”,这个很重要,不然多害怕,今天你是郑多燕,明天你就是金星,后天奥黛丽赫本上身,大后天就变考拉小巫,整个一个人格分裂症。应该是今天是如郑多燕坚持锻炼品质的自我,明天是如金星有自我坚持方向品质的自我,后天是有如奥黛丽赫本对自我美貌重视的自我,大后天是对有如考拉小巫对坚持奋斗品质的自我。 重要的强调说三遍!所有的都是自我!自我!自我! ... 自由小脚

    总结的很好!

  • 随风奔跑

    随风奔跑 2015-09-23 23:10:44

    I:(看第一遍怎么感受到了《致命ID》多重人格的气息(⊙o⊙)…,好在不用互相残杀,可以多人格共存,而且需要完成什么任务时带上这角色面具就好了...) 切入正题:本片段作者提出了一个能够增加办事效率提升专注力的有效并有趣的方法,称之为“第二自我”,具体步骤如下: 1、锁定自己行动目标,停止一切有碍目标实现的行为; 2、一旦确定目标后,远离自身舒适区,专注坚持; 3、建立有趣的“第二自我”——实现目标所需品质的生动形象,监督自己实现目标。 4、完成目标后像流水作业一样设立新的“第二自我”去完成新的目标,如此良性循环下去。

    A1:今晚目标是搞定拆书作业,刚才接到电话,想到需要设计一下中秋节给几个重要客户的礼物,打断了完成作业的连贯性,好在第二自我“认真学生”立马归位,没耽误太多时间,抓紧写完。写完希望第二自我“设计师”灵光闪耀,继续执行下个目标。

    A2:列下到1个月内我要完成的目标及我所设立对应的“第二自我”吧 把接下来这笔业务放款搞定——银行家 音乐节上玩把跳水——摇滚者 从庄里骑行北京——破风者 英语口语要该捡捡了,明年想着出趟国——想到个英语老师,信心(名字真叫这个) 最近的业务办完了重拾健身——想了半天,宁泽涛吧 O(∩_∩)O哈哈~

    保持自我本真,完成目标时换个面具,会很有型的...

  • 拾棘

    拾棘 2015-09-24 00:33:48

    R——阅读原文片段 I “第二自我”策略是关于决定你的众多性恪中哪一条对给定情景最有效,以及让这一性格进行主导。我把这些性恪称作你的“第二自我”。让正确的性恪做主,你会发现自己的办事效优选法变得更高,并且,所需承受的压力也会更少,甚至你会觉得做这些事很有趣。 A1:今天是进群的第一天,这是我意义上的第一份作业,当进群看到群主在统计作业上交情况时,我感觉到了满满的集体感,我当下私信群主晚上就要交作业,要跟大家步伐一致,加班到九点半回到家,瞬间饥饿疲惫侵袭我,不想再完成,拖着身子玩两把游戏,聊聊天。最后墨迹到这个时间才开电脑写作业(满是罪恶),但最终我战胜了另一个我,就这样。 A2:接下来的目标: 练习一口流利的脱口秀——汪涵 做一桌满汉全席——小当家 练出健硕的身材——彭于晏 写出感动却不煽情的故事——大冰 ………… 其实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第二自我”,在公交车看到漂亮女孩子想搭讪、吃饭听到隔壁桌子大声吹牛皮到不能忍、在一个酒席场合同桌的同事朋友破口大骂招人恶……我们最终选择隐忍或者在心里厌恶,其实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同造就了每个人的立体面,生活本俩就不是单一面,所以拥有第二自我第三自我都很对,这不算善变,但终要学会控制。

  • 自由小脚

    自由小脚 管理员 2015-09-24 09:13:43

    总结的很好! 总结的很好! 开启新的纪年

    O(∩_∩)O谢谢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112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