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强风吹起时,垃圾飞得最高。——《二手时间》P230
身穿紧身衣也可以活着,但是你必须收紧自己、压迫自己,并且要习惯禁锢。
我们所有的痛苦就在于,我们既是凶手,又是受害人——我们是同一种人。——《二手时间》P311
一辈子都把舌头夹上了。
我们人类,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无法替代的生命,都是一个不可以通过容貌、能力、地位来排序的、独一无二的宝贵存在。或许我们可以将其称为“人类观”,一种发自内心的尊崇个性、尊敬并爱护人类的价值观。——《饱食穷民》p224
被无数的枷锁五花大绑起来,这才是“地狱”。——《饱食穷民》P257
★《饱食穷民》——斋藤茂男(完)
不需要呼吁人们去忏悔,不要主观臆想什么“我们的人民是善良的人民”,其实没有人愿意忏悔,这是一项很艰难的事情。我自己就经常去教堂,但是要忏悔的时候,我就犹豫了,对我来说就很艰难。真相是,人类仅仅会可怜自己,但不会可怜别人。——《二手时间》P328
苦难,就像芭蕾舞者一样,有手势,有哭泣,也有谦卑。但是有一个秘密,一个简单的秘密——不快乐就是不幸福,就是伤害自尊心的……——《二手时间》P408
今天是他们,明天就是我们。如果所有人都沉默不语,就是所有人都默许。——《二手时间》P434
也许他们本身并是不坏人,但他们干着刽子手的工作。这些看上去正常的家伙,只是系统里的一颗螺丝钉。打还是不打,不由他们决定,但是他们既然是打手,就先出手打人,然后才用脑子想,也许根本不用去想。——《二手时间》P553
★《二手时间》——S.A. 阿列克谢耶维奇(完) 危机情况下,人可能不再是人。所有善良、正义都化为乌有,只剩下利益和凶性。
最近负面情绪太多了😔
通常,别人跟我们是几乎不相干的,所以一旦我们赋予他们中的一个人某种特殊意义,让他或她对我们的痛苦与欢乐有一种近于生杀予夺的影响力,那么我们就会觉得此人俨然属于另一个世界,周身裹着一道诗意的光圈,我们的生活则从此变成一种令人心神激荡的生活,在这种生活中我们才多少和对方接近一些。——《追寻逝去的时光 ·去斯万家那边》P242
书房里有一只带抽屉的衣柜,他尽量不去看它,进出房间总要绕个弯子避开它,因为其中一个抽屉里藏着他第一次送她回家时她送他的那朵菊花,还有她的几封信,信上写道:
“您怎么不把您的心也忘在这儿呢,那样的话我可不会让您取回去了” 和 “无论白天黑夜,只要您需要我,告诉我一声,我的整个人就听候您安排”;
在他心间同样一个地方,他从不让神思擅自接近它,为了避免从它面前经过,宁可让思路绕老大一个圈子:那儿珍藏着幸福时光的回忆。 ——《去斯万家那边》P329 出现了好几次的句子,第一遍出现时没觉得哪里好。融在这一情境里,倒是咂么出了些许滋味,好一句美丽动人的情话。
枕头旁边就是🐱胖胖的大屁股╯^╰
有很多好书
★《追寻逝去的时光——去斯万家那边》——马塞尔·普鲁斯特(完) 以爱之名,为那人亲手披上纯白面纱。深藏在白纱后,美丽的脸庞和纯洁的灵魂,于朦胧中幻化成心中最美的爱情。爱上一个人,爱上爱情。 普鲁斯特,心思细腻,无与伦比。
一次公开枪决就可能引发国际丑闻:倒不如享受成千上万起失踪案的无罪推定。就像在危地马拉,亲人朋友踏上危险而无用的云游之旅,从一个监狱到另一个监狱,从一间牢房到另一间牢房,与此同时,尸体在野山或垃圾堆里腐烂。被失踪的技巧:没有抗议的犯人也没有守夜的殉道者。土地带走人民,政府洗洗手,表示与此无关:没有罪行可以告发,也没有必要给出任何解释:每个死人都死很多次,最后只有你的灵魂留下一团惊恐而不确定的迷雾。——《爱与战争的日日夜夜》P10
★《无泪而泣——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的“特别工作队”》——吉迪恩·格雷夫(完) 即便世界上所有的树木都化成笔,所有的海水都变成墨水,也写不尽大屠杀里发生的一切。
在给居麻缝皮裤时,他坐在旁边默默看着,突然对我说:以前的人总是用落叶松树皮熏烤皮质衣物,使之呈均匀的棕红色,显得美观一些。 以前的荒野生活当然更艰辛、更闭塞了。但哪怕是这样的生活,仍有美化的必要。人们在停止劳碌、闲下来的时光里,剥下潮湿的树皮,精心地烘烤简陋粗糙的皮衣皮裤。当一个穿着红色皮衣的骑马人从森林缓缓走出——他的红色,不是他衣物的红色,而是他内心的红色……他的红色依附着这世上最最微小的爱美之心。我远隔着时间坐在遥远的地窝子里,也能感觉到那人的满足与宁静。 ——《冬牧场》P215
★《冬牧场》——李娟(完) 一幅幅清晰的画卷
当我们恋爱时,爱情会变得非常庞大,以致无法全部包容在我们自身之内;它会发散开去,射向我们所爱的人,遇到对方的阻挡后,反射弹回起点,感情的这种反射,却被我们误认为对方的感情,而且反射往往比发射更令人着迷,因为我们看不出它来自我们本身。——《追寻逝去的时光·在少女花影下》P172
我在信里有意不写那些我觉得最能说动她的话,我只是在为自己的泪水寻找一个温柔的河床。因为,感伤和欲望一样,是无须分析,只求一逞的;当你进入爱河时,你不会花时间去研究什么是爱情,你关心的是第二天能不能见到心爱的人。当你走出爱河时,你也不会去细究你的忧伤是怎么回事,你想着的是怎么用最温情脉脉的方式把这忧伤告诉她。你说的是你感到非说不可,而对方并不会理解的话,你是在为你自己说这些话。——《追寻逝去的时光·在少女花影下》P177
我们为了某个人构建自己的生活模式,当最后终于可以接待她的时候,她却不来了,接着她就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只剩我们自己,被囚于这种为她而设的生活之中。——《在少女花影下》P196
这时,豪华的餐厅灯火通明,辉映在黑黝黝的海面上。整个餐厅变成一个硕大无朋的玻璃鱼缸,巴尔贝克的工人、渔民以及小布尔乔亚,挤在玻璃长窗跟前,餐厅里的人看不见溶入夜色中的他们。他们隔着玻璃窗张望金碧辉煌的餐厅,这种奢华的生活是这些穷人平时难得一见的。他们就像在看珍奇的鱼儿或软体动物(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是,玻璃长窗能不能永远庇护这些色泽光鲜的鱼儿,夜色中瞪眼张望的这群衣着寒酸的人,有一天会不会把这些鱼儿从大鱼缸里捞出来吃了)。——《在少女花影下》P243
我自己的生活,也被一个新装置完全遮蔽了起来,它就像舞台上换景时临时在台前加置的一片布景,几个演员趁换景的工夫在这片布景前演些小节目。我这时演的角色有一种东方色彩,我对自己的过去,对自己是个什么人,全都一无所知,原因就在于这插入的布景离我太近;我在剧中成了一个遭鞭笞、经受各种不同刑罚的人物,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犯了什么过错,但想必就是喝了太多的波尔多酒吧。突然间,我醒过来了,这一觉可睡得真长,那场交响音乐会我都没听见。我想支起身来,可起先怎么也抬不起来,几次头刚仰起来,就又落在了枕头上,醉酒或病后虚弱的人,在醒来时都会出现这种为时很短的极度困乏的状况,我终于抬眼看了看表,已经是下午了;其实,在支身看时间之前,我心里就知道该是过了中午了。昨晚,我就不过是个掏空了的、没有重量的东西,而且(正如先得躺下才能坐起,先得睡着才能闭嘴)没法儿有一刻不动弹,没法儿有一刻不说话。我既没有稳定性,也没有了重心,整个人被抛了起来,只觉得这沉闷的行程要永远持续下去,一直跑到月亮上去。然而,虽然躺在床上眼睛看不到钟表,我的身体却能计算时间,按照的不是钟面的刻盘,而是体力逐渐恢复的程度,它就像一架走时有力的大钟,靠齿轮的啮合把恢复的体力从大脑传递到躯体的每个部分,现在已经把充沛而饱满的精力积聚到了膝盖以上。如果真像传说中说的那样,大海曾经是维系我们生命的所在,我们必须将自己的血投回大海,才能重新获得力量,那么现在的大海就是遗忘,就是精神上的虚无;在这种时候,你会觉得时间仿佛消失了;然而在这段时间里积聚起来、没有花费掉的精力,却在依据自身的累积量,有如挂钟的摆锤或沙漏的沙堆那般精确地度量着这段时间。何况,要从深沉的睡眠中醒来,并不比熬夜过后要入睡来得容易,所有的事物都有维持原状的惰性。如果说,有的麻醉药能催人入睡,那么长时间睡眠就是一种药效特强的麻醉药,在这样的睡眠过后,醒来是很困难的。这就好比一个水手,他要让自己的小船去泊靠的海岸明明就在眼前,可是小船在海浪中兀自颠个不停。我明明是要看看时间,想支起身来,可是身体始终被睡意在往下拽;靠岸非常困难,我又倒在枕头上两三次以后,才终于站起身来,把积聚在我那软绵绵的双腿中的体力所测得的时间,跟表盘的时针核对了一下。——《在少女花影下》P380~382 今天午觉睡太晚太久后遗症也是差不多的感受……
“一个人再谨慎,”他对我说,“年轻时也难免会说过一些话,甚至做过一些事,后来想起来觉得心里不是滋味,恨不得当初没说那些话,没做那些事。但他完全没有必要去后悔,因为他必须经过人生的各个阶段,在达到最终阶段之前历经种种可笑甚至可憎的阶段,才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个智者。我认识一些年轻人,他们的先人都曾显赫一时,他们从中学开始,接受的教育就是做人要精神崇高、道德高尚。他们的一生中也许并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地方,他们说过的每句话,都可以写下来,署上名字公之于众,可是他们只是些才智平庸、满脑子教条的没用的人,智慧的种子在他们身上没结出果实。智慧不能靠传授,每个人都得自己去发现它,这段发现的行程是没人能代劳、没人能帮你去走的,说到底,智慧就是看待事物的一种观点。你所羡慕的生活,在你眼里觉得高贵的举止,都不是家长或家庭教师安排或教会的,它们是以很不相同的另一种生活作为开端,是在周围粗俗平庸的举止的影响下脱胎而来的。它们意味着斗争和胜利。我知道,我们在早期某个阶段的形象,尽管已经不那么清晰可辨,但说到底总归是不讨人喜欢的。但是我们不应该否认这个形象,因为它见证了我们曾经真正地生活过,曾经按照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法则,从生活中具有共性的内容,如果是画家,就还从画室生活和艺术家小圈子中,提炼出了超越于它们之上的某些东西。”——《在少女花影下》P422~423
睡不着💤小猫咪也不来陪窝😔
★《追寻逝去的时光·在少女花影下》——马塞尔·普鲁斯特(完) 粉色蝴蝶扑闪着翅膀颤巍巍落在少年的心上,个中滋味只有少年一个人能懂。
梦见高考,还有十分钟开考,却没有笔。最近心情不好,心态不好,烦躁焦虑。😔😞😖
无数人在洞的底部、在爱与负担的夹缝中苦苦挣扎。可这个社会却根本没打算去填上那个洞,而是挥舞着欠缺换位思考的良知,把那些人逼得更紧。‘死亡护理’正是拯救那些人的手段。我在做的,是我曾经渴求别人来为我做的事。——《死亡护理师》P271
羁绊,是诅咒。
★《死亡护理师》——叶真中显(完) 又想起了《信》,矛盾又残酷。到底是人的错还是这个世界的错呢?
今年好穷啊,一分钱都没存下来。近两个月也需要花不少,补充猫粮猫砂,一个朋友婚礼和一个朋友小宝宝。挣钱不易存钱太难😔
★《众病之王:癌症传》——悉达多·穆克吉(完) 对包括病人、家属、医生、生物化学科研人员在内的所有人,这都是一场没有硝烟永无止境的战争。或许癌症不能被打败,但那些经过漫长艰苦斗争得来的时间,哪怕仅仅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也是万分珍贵的。
又想起以前的同事,过完年收假回来没多久,我们还三个人一起逛街买衣服。她买了一件黄色毛呢大衣,因为天气转热就没穿,准备冬天再穿。结果没过多久她因为反复发烧去医院检查,这一去就开始住院,检查出来是淋巴癌,到五一时就走了。她的生命停留在了二十五岁那一年。二十五岁,本应是工作恋爱结婚,享受生活中最美好年华的时候。一切都静止了。那件穿着新黄色呢大衣的身影再也无法见到了。停在了那一年的回忆里,永远也无法忘记。
我只记我生活中满意开心的事情是没用的——(不管怎么说,开心的事总太少!)就让我记下今天所有让人恶心的浪费吧,这样,我就决不会放自己一马,也决不会与我的一个个明天妥协。——苏珊·桑塔格
我认为潜伏在人性中的兽性如果可以用威胁来压制的话——不管用什么威胁,用监牢也罢,用死后的报应也罢——那么,人性的最高标志,就是马戏团里挥鞭子的驯兽师,而不是那个以自己做牺牲的先知了,道理就在这儿,你明白吗?——多少世纪以来,使人类凌驾于禽兽之上的,并不是鞭子,而是一种内在的音乐:一种没有武装的真理的不可抗拒的力量,和人们对那些坚持真理的榜样强而有力的向往。——《日瓦戈医生》P36
她把一切做得多好啊!她读书,并不以为这是最高级的人类活动,却反而当它是最简单的事,一种甚至连动物也能做的事。好像她从井里取水,或削马铃薯皮。——《日瓦戈医生》P250
芒果酸奶口味可爱多也很好吃哎,以前一直都没尝试过。多尝试才能发现新大陆😄
风 我已死去,而你尚活着。 风,如泣如诉, 摇撼着乡屋和林中岩石, 不只摇撼一株松树, 而是所有的树 和无涯际的一切; 如同所有下了锚的帆船, 在港湾里摆荡。 它不是逞一时之气, 也不是无端发怒, 它是在悲伤中 为你寻找催眠曲的字句。
相逢 当大雪埋没街道, 重重地压着屋顶, 我到外面去舒舒腿, 便见你站在门前。 独自一个人,穿着秋天的外衣, 没有帽子和雪靴, 你竭力显得若无其事, 轻轻咬着沾了雪花的嘴唇。 远树和围墙 在黑暗中隐没。 你站在一角 独自冒着风雪。 头巾淌着露水, 滴进你的衣领和袖口, 融了的雪花,像露珠似的 在你头发上闪耀。 一绺发光的秀发 照亮着你的脸,你的头巾, 你傲然直立的躯体 和你残旧的外衣。 你睫毛上的雪花融湿了, 你眼中蕴蓄着悲苦。 你的全身仿佛 用一整块材料所雕塑。 仿佛经过凿子和酸液 把你的颜容 永恒地镂进了 我的心中。 你神情中的温存 将永不磨灭, 今后纵使世界变硬了心肠, 也非我所顾惜。 因此在黑暗和风雪之中, 这一夜的意义有双重, 而我也不能画出一条界限 分别开我和你。 况且经过相当时日, 到我们也不再活着, 只有闲谈中的语句留存, 那时我们又是谁?我们来自何方?
黎明 你本是我命运中的一切。 但战祸来临,把一切破坏。 此后悠长的岁月中, 没有半点你的讯息。 事隔多年, 而你的声音仍然干扰着我, 整夜里我重读你的遗书—— 逐渐觉得自己的知觉恢复。 我要到众人当中 融入人群,跟随大家日出而作。 我已准备把一切击到粉碎, 使它们像悔过的小学生似的下跪。 于是我冲下楼梯, 仿佛这是我第一次外出, 我走进雪中的街道, 踏上那沉寂已久的鹅卵石。 处处见到灯光,家的温暖,人在在床, 匆忙地喝茶,赶着搭电车。 在短短的几分钟内, 整个城市变了样。 风雪在前面的闸门 织成一道雪花的厚网, 为了赶着按时上班 大家忙得吃不完早餐。 我体会到所有这些人的感觉, 如同钻进了他们身体里一般。 我像那些雪花一样地融化。 我和这早晨一同发狠。 那些无名的人们是我的部分, 儿童们,留在家里的人,还有树木。 他们一同把我征服。 而这也就是我的胜利。
★《日瓦戈医生》——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完) 历史长河总是九弯十八拐,注定不会笔直前进。人的命运也是如此,少不了的悲欢离合。今天五四 青年节,近期各种事件,看起来世界并没有比一百年前 糟糕却也没有更好。都说有了前人的经验,后世可以避免走很多弯路。如今看来这个说法并不成立。
想搞政治的人,不能有太多教养,得有点儿杀人犯的素质,随时准备并且乐意看到人们被牺牲掉、被屠杀掉,仅仅为了一个或善良或邪恶的念头。我的意思是,他们都是些很夸张的人。《巴黎评论1——亨利·米勒篇》P53
《巴黎评论》:哪种意义上的净化? 米勒:一旦禁忌被打破,就会有好东西出来,更有生命力的东西。 《巴黎评论》:所有的禁忌都是不好的吗? 米勒:对原始人来说不是这样。原始社会的禁忌是有道理的,但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文明社会里,禁忌是没有道理的。禁忌,在这里,是危险而病态的。你看,现代人的生活并不遵循道德准则或任何原则。我们谈论它们,就是嘴皮子动动,但是没人真的相信这些。没人真的实践这些规则,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找不到的。禁忌,说到底只是历史的残留物,是一些脑袋破掉的人想出来的东西。你或许可以说,是一些可怕的人想出来的东西,这些人缺乏生活的勇气却道貌岸然地活着,还想把这些东西强加于我们。我眼中的世界,这个文明世界,是一个很大程度上没有信仰的世界。对现代人有影响的信仰,都是不真实和伪善的,都是和这些信仰的创始人的本意背道而驰的。 《巴黎评论》:不过,你自己却是很有信仰的人。 米勒:是的,但不信奉任何宗教。那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对生活存有敬畏,信仰生,而不是死。此外,“文明”这个词语,在我脑子里总是和死亡联系在一起。每次我用到它的时候,就会想起一个胖到不能再胖、连动作也变得笨拙的人。对我来说从来就是如此。我不相信什么黄金年代,你知道吧。我的意思是,对少数人来说,确实存在所谓的黄金年代、少数精英分子的黄金年代;而对大多数人来说,生活总是不幸的,人们迷信而愚昧,被践踏,被教堂和政府压制。我现在依然是斯宾格勒的忠实信徒,再没有比他说得更透彻的了。他把文化和文明对立起来。文明,就是得了动脉硬化症的文化。 《巴黎评论》:大约十年前,德雷尔给《地平线》杂志写过一篇关于你的文章,其中谈到淫秽是一种技巧。你把淫秽当做一种技巧吗? 米勒:我想我明白他的意思。我想他是指它触碰到读者的神经了。嗯,或许我潜意识里是想要这样,但我从来不是故意去那样使用它。我运用淫秽就像我用其他方式说话一样自然。它就像呼吸,是我整个节奏的一部分。有些时候你是淫秽的,也有其他一些不淫秽的时候。不管怎么说,我并不认为淫秽是最重要的元素。但是,它是很重要的元素,而且你决不能抗拒它、忽视它,或者压制它。 《巴黎评论》:它也有可能被滥用…… 米勒:有可能,不过这又有什么坏处呢?我们到底有什么可焦虑,有什么需要害怕的呢?文字,不过是文字,里面有什么东西会吓到我们?是思想吗?就算它们很让人厌恶,我们难道是一群胆小鬼吗?还有什么东西我们没有面对过?我们难道没有过濒临毁灭的时刻并一再经历战争、疾病、瘟疫和饥荒?被滥用的淫秽,怎么就威胁到我们了呢?危险在哪儿?
《巴黎评论》:在某种意义上,这是和你在纽约的生活的一种决裂吗? 米勒:不是,我不这么想。不过事情是这样的——在美国生活过之后,你在法国会清楚地意识到,性无处不在。它就在那儿,在你周围涌动,像液体。我现在可以肯定,美国人对性关系的体验,和其他任何人类一样,也有强度、深度和多样性,但是,不晓得怎么回事,它不会像空气那样包围你。然后还有一点,在法国,女人在男人的生活中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女人在那儿更有地位,女人是被重视的,女人是被当做人来交谈的,而不仅仅是一个妻子或者情人或者什么玩意儿。除此之外,法国男人还特别喜欢跟女人待在一起。在英格兰和美利坚,男人好像只有在一群男人当中才比较自在。《巴黎评论1——亨利·米勒篇》P54~57
胖胖陪睡,亲了naokuo,摸了jiojio。💤💤💤💤💤💤💤
被锁了,差点以为要没了👿
★《奥古斯都》——约翰·威廉斯(完)对尤利娅、屋大维娅、李维娅这几个女性角色印象比较深刻。兜兜转转到头来不过一场空。
他心想:“我需要的就是一名客户。”“求你了,上帝。”他心想,“假如真的有神,随便什么神,请赐我一名客户吧。最普通的那种客户,越普通越好。轻信,有钱。就像昨天那个家伙。”他用手指敲打桌面。 但问题在于,客户越是轻信,德克到最后就越是容易和他自己的美好天性起冲突,那东西总会在最不合适的时刻跳出来为难他。德克经常威胁要把他的美好天性摔在地上,用膝盖顶碎它的气管,然而它每次都会打扮成负罪感和自我厌恶,想方设法击败他。换上那些伪装,它三下五除二就能把他踢到场外。——《灵魂漫长而黑暗的茶点时间》
《巴黎评论》:你深感亨伯特·亨伯特与洛丽塔的关系是不道德的。然而在好莱坞和纽约,四十岁男人同比洛丽塔大不了多少的女孩发生关系屡见不鲜,即使结婚也不会引起什么公愤,顶多是公开的嘘声罢了。 纳博科夫:错,不是我深感亨伯特·亨伯特与洛丽塔的关系不道德;是亨伯特自己。他在乎,我不在乎。我压根不管什么社会道德观,美国也好,其他任何地方也罢。话说回来了,四十多岁的男人跟十几岁或者二十出头的女孩结婚跟《洛丽塔》扯不上任何关系。亨伯特喜欢“小女孩”,不光是“年轻女孩”。小仙女指的是还是孩子的女孩,不是少女明星,也不是性感小妮子。亨伯特遇到洛丽塔的时候,她是十二岁,不是十八岁。你也许记得洛丽塔满十四岁时,亨伯特口中的她已是他那“老去的情妇”。 《巴黎评论》:他确实存在[说出评论家的名字]。还有一位评论家说你“贬低”你自己笔下的人物,“将他们变成一部宇宙闹剧中的无足轻重的小人物”。我不同意;亨伯特尽管可笑,还是有着一种经久的感人特质:一个被宠坏的艺术家的特质。 纳博科夫:我宁愿这样说:亨伯特·亨伯特是一个虚荣、残忍的坏蛋,却让自己看上去很“感人”。“感人”这一述语在其真实的、泪如彩铱的意义上来说,只适用于我笔下那个可怜的小女孩。再说了,我怎么可能将我自己创作的人物“贬低”成无足轻重的小人物云云呢?你可以“贬低”一个传记人物,但不可能贬低一个幻想出来的人物。 ——《巴黎评论——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篇》P66~67 之前读《洛丽塔》时有种强烈的不适感。读完纳博科夫的解读,印象倒是有所改观。 ps.纳博科夫真有一张毒辣的嘴,口吐芬芳能力极强😂
★《灵魂漫长而黑暗的茶点时间》——道格拉斯·亚当斯(完) 名字有趣,被吸引了。文字有趣,脑洞很大,读完不知道讲了啥系列😂
同桌早上给了一个小芒果。一个熟透的小芒果,散发着浓郁的香气,摸过之后手都是香的。作为一个平常不太爱吃芒果星人,第一次觉得这香气太过美妙了!舍不得吃,呜呜,喜欢这个香气😍
★《第三帝国的到来》——理查德·J·埃文斯(完)都说以史为镜,似乎没什么用,罪恶总是一次次在众人的沉默中发生
最伟大的建筑物大半是社会的产物而不是个人的产物。与其说它们是天才的创作,不如说它们是劳苦大众的艺术结晶。它们是民族的宝藏,世纪的积累,是人类社会才华不断升华所留下的残渣。总之,它们是一种岩层。每个时代的浪潮都给它们增添冲积土,每一代人都在这座纪念性建筑上铺上他们自己的一层土,每个人都在它上面放上自己的一块石。——《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雨果(完) 爱恨痴真一瞬间 仿如昙花现 红尘里翻转呀 转不出你容颜 深情无情都是你 从此后诀别 已无言(突然觉得这几句歌词很应景) 剧中有强烈情感的四个人,最后结局都非常惨烈。倒是从头到尾没走心的诗人和队长还好好的活着。
生活,总是有那么多烦恼。有很多岔路,又仿佛都是死路。能选择的路看似千千万,最终却也只能走所有人最常走的那条路。只是个最普通不过的人,不应该有不切实际的想法。不对,其实也没什么特别想法。不过是一点都不想要思考,不想要费劲讨好,只想过着也许更应该被称之为混过每一天而已。对于生活,自己的参与度太低,仿佛是个旁观者。
韩红《心语》http://music.163.com/song/31460002/
最近几天总做些奇奇怪怪的梦
很棒
😊
一旦交流变得太有效率,不再需要翘首引颈、两两相望,某些情意也将因而迅速贬值而不被察觉。我喜欢因不能立即传达而必须沉静耐心,句句寻思、字字落笔的过程;亦珍惜读着对方的前一封信、想着几日后对方读信时的景状和情绪。
★《查令十字街84号》——海莲.汉芙(完)
一个人真正的性格和潜在的行为可以取决于这个人向外的投射——生理的和情绪的。——《美丽的标价·模特行业的规则》P154
享受工作的能力,是身体和情感的需求,也是一个人应该花时间去发展和通过增加经验掌握的技能。——《美丽的标价·模特行业的规则》P163 最近情绪不太好,工作中频繁地抱怨。不太妙的情绪困境,来自个人&家人的压力,短时期难以排解。
%《美丽的标价—模特行业的规则》—阿什利·米尔斯(完)
最近工作繁忙杂乱,因人员工作转变,仍在艰难适应,情绪波动明显,需要好好调节控制。唯一的好消息是今年的涨薪终于确定下来了,虽然涨幅依旧小得可怜,但还是挺开心的。今天去吃了鱼火锅🍲,味道还行,吃得很撑。逛了逛商场,没有想买的东西。胖鸟五连败了,希望明天能赢下来🥺
我们这些俗物,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在早餐和晚餐之间总要咽下不少失望的苦水,但我们还是忍住眼泪,带着有些发白的嘴唇,对别人的问询回答道:“哦,没什么!”骄傲帮助了我们,但在骄傲只是使我们隐藏自己的创伤,而不是去伤害别人的时候,这种骄傲还是不坏的。—《米德尔马契》P61
欢乐和甜瓜都有自己的季节。
有什么道理,恐怕无非是他一向不求甚解,对一切都不想下苦工、花力气罢了。—《米德尔马契》P80 有被内涵到🤣
她本人参加工作也不是很久,但渐渐懂得这样一条令人不愉快的原则:谁要是不干活,你拿他也毫无办法;谁要是肯干,那就得一个顶俩。——《癌症楼》索尔仁尼琴P28
您怎能知道,卓英卡,在地球的哪一个点上您会是幸福的,在哪一个点上您会是不幸的?这谁能说自己心中有数?——《癌症楼》P38
当我们觉得一团看不见的、但是浓密而沉重的迷雾进入胸膛,把那里的一切都紧紧地裹起来,向中间挤压的时候,该把这种感觉称作什么呢?懊丧?压抑?在这种时刻,我们只感觉到这团迷雾的收索、凝聚,一时间甚至闹不清楚,究竟是什么压得我们透不过气来。——《癌症楼》P53
书虽然是普通的黑字印在普通的白纸上,但要读懂它,光靠认得字还不行。——《癌症楼》P109
(^^)《恶棍列传》——博尔赫斯(完)
@《李银河说爱情》—李银河(完)
[内容不可见]
在这里发现跟你一样特别的人,并与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