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高三号线,这里就是世界的出口
番茄果汁(I NEED A PLAN)
高二的时候,从朋友那里得到了一本《1Q84》的Book3,在没有Book1和2的铺垫下,单独看完了Book3,再至今年,村上春树的1Q84这是第三遍读了。还记得第一次读Book3时的心情,觉得这本书的叙事特点很独特,青豆、天吾、牛河,以三个不同的视角全方位地叙述着在一个天空中悬着两个月亮的陌生年代里发生的事。第二遍的时候,买齐了Book1和2,把三本书连在一起通读了一遍,终于全面理解了3里的所说的“空气蛹”“小小人”为何物。但这么看来,其实单独从Book3开始,也是能够看得懂这个故事的。 觉得这本书对我而言有种不可抗拒的力量,读过之后还想读,读过之后还想读。第一次看到书名,便也猜到了村上是为了致敬奥威尔的《1984》。把9换成了Q,封面上那个大写的Q,似乎是对那个年代的大大的疑问与困惑。有看过相关情节分析,但也有人说,这本书究竟想表达什么,或许连村上自己也说不明白。 这本书吸引我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故事的三个叙述视角,也就是两个主人公加一个配角牛河(我个人很喜欢牛河这个角色,对于他仓促的死感到很是惋惜)。 首先是青豆。 “总的说来,日本文学有不正经对待甚至轻视女性的倾向,不少作品难以让女性心平气和地阅读接受。但村上的作品不是这样。既没有对女性有意无意的歧视,也不对女性抱有一厢情愿的幻想。女性在作品中是一个个独立体,而不是将她们作为把玩欣赏的清供,不是味素的附庸。男女之间无不保持适当的距离,没有日本文学中常见的那种黏黏糊糊拉拉扯扯啰啰嗦嗦的关系,即使性方面女性也是自主的、冷静的,不为男性所左右。” (林少华 村上春树的小说世界与艺术魅力) 青豆正是这样一位女性。自主的、冷静的,不为男性所左右的,有着极强的自控力和学习能力的女性。从小脱离了宗教家庭,独自生活,但是她也是有信仰的,在1Q84的年代里,这个信仰是让她坚持度过每一天的动力。“孤独一人也没关系,只要能发自内心地爱着一个人,人生就会有救。哪怕不能和他生活在一起。” 青豆式的极简生活: 及肩的头发修剪得漂亮有型。完全没有佩戴饰品。有下了决心的坚强眼神。 几乎看不到丝毫赘肉,所有肌肉都用心锻炼过。没法用手指抓出多余的肉。 对每天的饮食都很用心。青菜料理是日常饮食的中心。肉的话,只偶尔吃鸡肉。食材只选新鲜的。 便秘是青豆在这个世界上最厌恶的事情之一。 家具只有最低限度的。拥有的东西也很少。每次在什么店里买什么东西时都有罪恶感。 这种极简式的生活,和当下流行的断舍离几乎是如出一辙。舍弃不必要的东西,只选取最为需要的必需品,控制饮食和欲望。生活得简单健康而精致。 我总是念念不忘青豆在高圆寺的公寓套间里生活的场景:吃着精简的食物,认真地锻炼身体的每一块肌肉,让它们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依旧保持着健康的活力,读书,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端着热可可盖着毛毯坐在阳台上观察亮着水银灯的儿童公园以及滑梯上空悬着的两个月亮。偶尔自己碰上了独居的时候,总是把自己幻想成青豆,住在高圆寺的公寓里,甚至会到阳台上看月亮,虽然知道不可能出现什么特殊的景象。 Lunatic,可能我就变成了英国传说中被月光诱惑精神失常的人。幻想终究是幻想,青豆是一个榜样,不知道未来的某天里,能否活成她的模样。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理性,意志和情欲举行会议 (北)
- 《1Q84》一些想法 (糖葫芦花)
- 阅读1q84时,最想听的音乐 (姚挽轻)
- 读书笔记之男女关系 (林泽里)
- 做出了我脑子里的《空气蛹》 (起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