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成就大家 ——观《大家-韩德培》有感
来自:Karen Hwang
在国际私法的第一节课上,我们有幸看到了我们高校国际私法教材的主编——韩德培先生的纪录片。其实就平时来说,当我们拿到一本教材时,并不会去过多地关注这本教材的主编,而是关心教材的本身。可是今天看完纪录片后我才发现,当你想要读懂一本教材,还是要去了解一下主编的生平。因为毕竟人的思想是主观的,当一个人主编一本书或是著有一本教材时多多少少会融入自己一直以来养成的思维方式、自己的见闻见解以及对其他著作的一种理解,所以想要读懂一本教材还是十分有必要去了解一下主编的生平,了解一下他究竟度过了什么样的人生以至于他会有此种观点。我想,看懂一本书必先知其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在这个记录片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韩德培先生所经历过的苦难。也许在人的各种感情中,伤痛是最令人最刻骨铭心的,这也是我对韩德培先生所经历的苦难最为印象深刻的原因。韩德培先生在1942年以特别研究生的身份去到了美国的哈佛大学研究国际法并且在回国后担任了武汉大学的法律系主任,不断致力于想要在当时内战不断、官僚腐败、民不聊生的中国建立民主政治上的法治。可是好景不长,在文革期间,韩德培被扣上了右翼的帽子并且遭受到了两次的流放,而且还经历过整整一周的批斗,后来被迫无奈只能改行当了外文系的教授。然而如此多的苦难并没有打垮韩德培先生,而是使他愈挫愈勇,我想在许多名人的传记中,苦难似乎就是“标配”,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克服自己人生中的这些阻力,反而把它变成动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与追求。这也是为什么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为大家,而大家又是极少数人的原因。我无法想象那个时代困苦潦倒的状况,因为我并没有亲身经历过。可是我却明白,在如今如此安逸的状态下想要成就大学问是多么困难的事情,更不用说那个时候了。韩德培先生的成就就是靠着他多么大的执着才完成的,我想任何人都无法想象。 当今后我阅读《国际私法》这本教材时,当然也不只这一本教材,我不再会用走马观花的心态去读那些注释、引用等似乎不太重要的部分,而是会自己努力地认真琢磨,因为那是融入了大家们多年来的研究以及在书海中的拼搏、在海外眼界扩大的结果,这都包含了他们多年的心血,是他们心头上的智慧结晶。当然,国际法的范围也就更为宽广了,更需要我们耐心地不断研究,并从中得出自己的收获。 在苦难中成就大家,也并非是一种规律,却是一种令人敬佩的偶然。我想,我们学习的不光光只是知识,还有大家们那种执着的精神。 2013级法学1班 黄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