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被标题党坑进来的,如果想学习八卦基础及梅花易数,或者想听一些你所不知道的易学故事,可以往下看。
如果找神的可以离开,前面右转往第七人民医院非正常人研究中心。找抽的找骂的得看我有没有空……空了又抽不过骂不过的,直接黑名单侍候。。。。
本贴会算命,但不承诺每一个问题都会回答,更不敢说每一个都对,只当游戏……没错,就是玩玩的,观易玩占嘛。特别是已婚人士的婚姻不看,看对了点什么或是看错了点什么,你叫我怎么说好?不是都说宁拆十座庙,不毁一庄亲嘛,嘿嘿……
至于为什么要靠标题来忽悠人点进来,嘿嘿,关键原因在哥我不靠才华吃饭,靠的是颜值,是颜值,是颜值值值!!!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所以写不好别怪我,肯定会有认识哥的人鄙视我说即木有才华,提颜值更是开玩笑,不信,你看那头像……我早准备好了,我还可以说,我最终靠的,还是气质。以后慢慢发些好玩的有气质的照片。认识了之后你会发现我才华颜值气质神马也没有。说句实话,我吃饭靠嘴,喝西北风靠鼻子,从冬至前到现在这段时间更是滴水不占的全辟中……
说了一堆废话,接下来讲讲本贴要讲的哪些内容(以后想到的或是有人提议的再加):
1、八卦基础肯定是要讲的,八卦毕竟是一切易学的基础。讲八卦的已经很多了,如果和人家一样的,我不讲……要讲的就是不一样的。
2、梅花易数的各种版本,其前世今生当然也要提到。而且会是重点。包括周时的简易测法,汉时的梅花易象谱,唐时的神马李淳风扇子占故事,至于梅花易数一书中的成象规律、体用之诀,外应用法等等当然会具体提出来讲。看情况再决定说不说比“卦用八除爻用六除”更简单更合理的只用“三爻卦”的起卦方式……这个要讲也会放很后面,可能不讲。
3、邵子邵康节的寻师访道的一生。他发出“昔人尚友于古,而吾独未及四方。”之后去了哪些地方?遇到了哪些人?学了哪些东西?他都感叹“道在是矣”后才碰到李之才,他的梅花易数真是和李之才学的吗?李之才为什么会去找他?静等一一揭秘。
4、贴中可以算卦。要求就是想问事情的人,把要问的事情想详细了,然后提出来具体问题就可以了。其他八字之类的别发,用不着。也不用报数。如果只简单提问的,基本不答。算错了欢迎大家大赏鼓励,算对了就算了。
5、欢迎各路易学人马户外驴友山中隐士来学术讨论,但是我本是好茶好酒之人,一天一小醉,三天一大醉,要不醉也可能在喝茶吹牛到半夜,而且,一年有很多时间,我要么在各洞天福地的山中行走,要么在去洞天福地的路上……所以没及时回答的别急,咱慢慢来,慢慢扒。踢擂台砸场子的兄弟们请脚下留情,我又矮又瘦还经常不吃不喝,经不起踢和砸的。
另外,有些知识,有些故事,别问我来源,我没有证据的,建议有兴趣的人可以静下心来,把那些邵子走过的地方走一走,自己慢慢考证。
写在贴前的就这些了。最终解释权归本懒人所有,哈哈……
既然扒梅花易数,那就从梅花易数的名字扒起吧。
一、为什么叫梅花易数?一代大儒,实为道门修丹人
对于为什么叫梅花易数这个问题,一直是很有争议的。目前说的最多的,是有两种:
一是说缘于观梅占,一占成名,一个无意中的例子而定下一门数术的名字。然后就有人会问,邵子一生各种精微占例,为什么非要取观梅占?而且,在观梅占之前,就有《三色梅花谱》存在,怎么解释?
所以,我们基本可以排除《梅花易数》缘于观梅占的解释,但邵子晚年留给弟子的《观梅数诀》名字是缘于观梅占。
第二种,也很有市场,说梅花五瓣,代表五行。据说很多传说中有传承的人也认可这种理由的。而且创出了先天五行这一名字。
对于这种说法,其实也不正确的。首先,梅花易数属于先天易学。在一定程度上,梅花易数更讲究阴阳,在更早更早的梅花易数体系,以数起卦并不是“卦用八除,爻用六除”的。有些古派传人,断卦是不用五行的。其次,有五瓣的花也实在太多了,为什么非要取个梅花?直接叫五行易数不是更简单?
所以,这第二种也可以排除?
那么,为什么叫梅花易数呢?关于这个问题先留一下,我们先来说说邵子的传承
百度百科邵雍词条中,只有这样的介绍:“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而根据《宋史》及晁说之《传易堂记》记载,晁说之称:“至有宋,华山希夷先生陈抟图南以《易》授终南种征君放明逸,明逸授汶阳穆参军修伯长,而武功苏舜钦子美亦尝从伯长学。伯长授青州李之才挺之,挺之授河南邵康节先生雍尧夫。”(更详细的有些百度可查的我就不说了,大家可以搜索“邵雍学术渊源略论”)。但也只提到邵子家学渊源其父邵古亦好道及李之才的传承。
而梅花易数序中的老人,亦不可考。但可以确定的是在很后面邵子有所成就之后才出现的。
而李之才,是他自己找上邵子的,在邵子三十岁隐居在苏门山的时候。李之才为什么会找上他?邵子为什么三十岁就开始隐居?之前邵子到底师承了谁?周游天下名胜到底去了哪些地方?遇到些什么人?学到了什么东西?凭什么敢叹说“道在是矣”而归?
这一切,都成了迷……
但我想说的是,这也是被后世儒学篡改过的,当然,除了梅花传承,其他的我没有去一一考证。毕竟我是零三年的时候接触梅花易数的,谁知道一失足成千古恨,我这么懒散的人,竟然去较真了一件事,那就是往梅花的根源上寻根究底……
一路找一路追,读过万卷书,行过万里路……那些认识的所谓梅花人更是不计其数。于是,机缘巧合之下发现了一些东西,原来和历史记载,还是有相当出入的。先上图,后面大概晚上或明天,再细说。毕竟还在不吃不喝中……
民间小传说:
冬季的一天,邵雍已经奄奄一息了。亲戚朋友们都赶来,开始给他准备后事。二程兄弟和司马光、吕公着等人聚在外屋商量着如何办丧事,你一言,我一语,一时也难以定夺。躺在里屋的邵雍听到了他们的议论,就把儿子伯温叫到床前,对他说:“我有三个要求,一定要满足我。”伯温哭着说:“您就讲吧。”邵雍断断续续地说:“第一,我死后不能把我埋在洛阳,要葬在伊川先人茔地。每二,墓志铭要由程颢程伯来写。第三,不要陪葬任何东西,头枕辘轳头,身穿粗布黑衣,衣服要抹上油。入殓时把李家的小秃闺女找来,让她看着。”说完,等伯温一一点头答应,邵雍便闭上双眼,离开了人世。
家人和朋友们按照邵雍的遗嘱,入殓的时候把李家的小秃闺女找了来,让她看着给邵雍穿上粗布黑衣,在衣服上抹上油,然后装进棺材,枕上辘轳头,又让小秃闺女看了看里面随葬什么东西,才钉好棺盖,送往伊川墓地。送葬的路上,两边站着许多人,男女老少一个个哭天抹泪,不住地念叨着邵先生的种种好处。
棺椁由八个棒小伙抬着,起初他们觉着重得很,肩膀压得生疼,所以走得特别慢。可是出去十来里地以后,越往前走越轻巧,抬着一点也不费劲,觉着很奇怪。到后来,人们发现遇到上坡的时候,里边“咕噜咕噜”地响,声音由前往后,下坡的时候,里边也“咕噜咕噜”地响,声音由后往前。有人害怕起来,自言自语地说:“啥在响?”一个人说:“象是那辘轳头在来回滚动。”
那辘轳头怎么会滚动?老人们说,那是邵夫子得道升天了,棺材里没人了,空荡荡的,只剩下辘轳头。
一晃六七十年过去了,那个小秃闺女嫁人了,生了儿子,儿子又娶了媳妇,生了孙子。她的这个孙子长大以后不成器,专干那些偷棺劫墓的勾当。有一天,和别人嘀咕着要去偷邵雍的坟墓,恰巧被小秃闺女听见了,赶忙阻拦说:“你们可别去,邵先生入殓的时候,我看得清楚,里面什么东西也没装,衣裳也不是好的,还抹了油。”孙子问:“是真的吗?”“千真万确,我亲眼看到的。”这样,邵雍的坟墓便没有遭劫。
听大家意见,每一贴要短一些。
接上回:
邵子因家学影响而好道,少年游学寻师访道,去过一些关键性的地方,他先一路往西北方向,毕竟终南山一直是传说中的神仙居住的地方,而且,离他住的洛阳又近。在终南山中,他去过两个地方,一个是西翠华,还有一个地方,叫钟吕坪,在钟吕坪,他受人指点,前往江南云巢求道。钟吕坪的故事,这里先不讲。
少年邵子从河南伏牛山出发,沿淮水一路南下,到了今天的江苏安徽浙江一带,因为云巢就在今天的湖州市。
那山现在的名字,叫金盖山,此山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汉朝。说起云巢这地名,名字来源和云房还有一定的关系,此山现在知道的人很少,但在古代却是大大有名。《道藏》中有金盖山上应北斗开宫,宫有北上金盖之说,葛洪祖师曾经就在此山炼丹。两汉,东西晋,南北朝,唐宋直到明清都有对此山的记载。
山上有个观,名字叫古梅花观,俗称云巢庙,《道藏》里称梅花岛,而这里,就是著名的道祖纯阳真人选仙道场。似故又叫纯阳宫(这在古梅花观之历史沿革一文中有记载)。门口还有个对联:“几根瘦骨撑天地,一点寒香透古今”。
而邵子就是在这里,学得钟吕派金丹大道,开始了其传奇的一生。若有人有兴趣,可以考证《皇极经世》中关于天地的理论,关于观物的理论,最早实出之于“灵宝毕法”中。
而梅花易数中的“心易”,实为灵宝金丹大道中的一部分,这里有个小小的佐证,清代云阳真人在其注的《参同契阐幽》自序中提到:“……元育幼年慕道,最初拜北宗张碧虚师指玄关,便于此书得个入门而尚未窥其堂奥。从此足穷五岳,徧参诸方,鲜有豁我积疑者。最后入终南深处,幸遇灵宝老人占开心易,表里洞然,方知一粟可藏世界,微尘堪转***是真实语……”此中亦提到灵宝老人,还有心易。
而邵子在江浙一带,走过的地方还有古镇江,在那里亦获得了许多卦和易的知识。至于安徽的黄山,浙江绍兴的凤鸣山,亦在他的足迹之内……那他到底和谁学的易?
想了下,这个贴子将分三个组成部分:
第一部分就是完整的讲解体系。更新时使用接上或是续上来表示。
第二部分就是插入一些邵子曾经走过的名山,或是历史小故事之类,更新时用插播来表示。
第三部分就是若有问卦的,就直接回复了。
昨天说到金盖山,今天就插播一下这坐山吧:
插播:
金盖山——曾经的选仙道场,如今几成乱葬岗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古时,用这两句来说金盖山特别合适。一座高三百米不到的小山,古代却十分出名,就是因为有仙。
各大儒不提,那些大和尚也不讲,我们只说在金盖山呆过的仙,八仙中的云房,吕岩就在这山呆过。葛洪在那炼过丹——不过好像失败了。邵康节少年曾在此学习过。甚至,名传千年的易学经典,梅花易数,亦和这山有关系。
在今年一月二十八号,喝腊八粥之时。一人一包,冒雪去了金盖山。
云排谷门神仙在,巢隐松间鸾凤栖……可惜走了一躺才知道,不仅神仙已经隐鸾凤早飞,曾经的道门圣地一片破败,甚至连金盖二十八景当地亦无多少人知。第一天应是打了五六个车去金盖山,硬是没一个司机知道怎么走,都以为我是去金盖山路……住了一晚第二天才包了个车,一路找,天可怜见,就在效区啊,打车费都只要四五十块钱,竟然听过的人都没几个……
更好笑的事,去金盖山的路上,要经过一个殡仪馆,然后再经过一片墓地……然后,就到了。
如今这山已经没什么好说的了,那天的游人也只有我一人,我从古梅花观后面的山路冒雨上山……
说说这山的从前吧。山上有个观,叫古梅花观,又叫纯阳宫,光听名字就知道这观和吕祖有关系了。是的,这里,曾经是吕祖的选仙道场,而更早的时候,汉时钟离权修炼有成,来到了这里,因为他,这山才有云巢之名吧……为什么要来这里呢?因为古时有说法,这小小的山包,却对应了北斗。《道藏》中明确记载,金盖山上应北斗开宫,宫有北上金盖。
而这小小梅花观,还是《梅花易数》之名的由来……
《梅花易数》,本为道门金丹大道验道之学,而最早是从金盖山古梅花观流传出来的,所以无论是《三色梅花谱》《梅花易象谱》还是《梅花易数》,原因只是因为它是来自于金盖山古梅花观的传承,如此而以。
而直到现在,古梅花观还是龙门派在江南的总坛所在。
接上回,到底是谁教了少年邵子易学知识 :
除了古梅花庙的钟吕传承之外,到底还有谁教了邵康节易学知识呢?要是我说,教邵子易学知识的,是个和尚,会不会有人骂我?木木也在贴中讲过了,特别是唐之后,佛道是住在同一个院子中的,很多道门经典亦靠佛门保存了下来。……所以你骂我也没用,因为就是个和尚教了邵子易学知识。
[内容不可见]
如果让你猜,你是不是会猜法海?擦……你还真猜错了,法海同学正忙着报复白淑贞中呢,哪有空来管这些闲事……
此人名叫寿涯禅师,时居润洲鹤林寺(今镇江),离邵子学道的金盖山(今湖州)不远。宋时的另一大儒周子周敦颐的易学知识亦是和寿涯禅师学的,《鹤林寺志》记载:“宋寿涯禅师,与胡武平(宿)、周茂叔交善。茂叔尤依寿涯,读书寺中,每师事之,尽得其传焉。其后二程之学本于茂叔,皆渊源于寿涯云。”
再回头看邵子三十岁开始隐居苏门山,独筑室百源之上,而李之才拜访一事。其实这是因为邵子修行到了烧炼丹药和肘后飞金晶之关键时刻,这是修行人从人元丹法到地元丹法的关键时刻,丹经上明确表示:“凡此下功,必于幽室静宅之中,远妇人女子,使鸡犬不闻声,臭秽不入鼻,五味不入口,绝七情六欲,饮食多少,寒热有度……”而李之才师承陈抟老祖一脉,亦为修行者,和钟吕一脉素有渊源,其受人所托,为邵雍护法。
联系扣扣提前预约
讲到这,估计大家都明白了。梅花易数,本为道门金丹大道验道之学,而最早是从古梅花观流传出来的,所以无论是《三色梅花谱》《梅花易象谱》还是《梅花易数》,原因只是因为它是来自于古梅花观的传承,如此而以。
再说个小故事:
是《梅花易数》序中的:一日,置一椅,以数推之,书椅底曰:「某年月日,当为仙客坐破。」之期,果有道者来访,坐破其椅。仙客愧谢,先生曰:「物之成毁有数,岂足介意,且公神仙也,幸坐以示教。」因举椅下所书以验,道者愕然趋起出,忽不见。
据说,这是吕纯阳真人去看邵子的。
梅花易数之精微,由此而见一斑了。
联系扣扣吧
插播一些以前朋友们预测的小故事:
1、某梅易研究者路人甲,一天看到一女孩很不开心的样子,问她为什么,女孩子不说,他觉着很奇怪,正在这时候,有砂子进入女孩子眼睛,女孩子用手去擦了擦……路人甲马上反应过来,问女孩子:你是不是失恋了?女孩子大惊失色:你怎么知道?
其时,这只是梅花易数中的外应用法而以。眼睛为离,砂子为艮;离因艮而难受,相对应离为心脏,正应了少女的不开心,加上少女为兑,则艮必为少男……
一个不经意的事件,就暴露了心里的小秘密。梅花易数是不是很好玩?
2、某梅花易学学习者路人乙闲着在家,也没有风,也没有碰到,突然一块木板倒在了地上,他怪而占之。
哇,一回有个男人要来我家做客呢。路人乙在家中,地为坤,木板为震,相对家的,坤为家,震为长男。木板倒地,震入坤中,则长男来家中。
好玩不?简单不?这就是宇宙中最简单的道理了,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远取诸物,近取诸身。
说到木板倒,我还真实测过的,但是,天可怜见,我碰到的木板倒地,则是命悬一线,说起来那是一把辛酸泪啊,拖鞋哥大名亦由来于此了。那一年……后面估计大家都知道了。有不知道的吗?
马上续上二,二相对比较枯燥无味,而且有点长,分两三次吧。中间可以插播易学小故事。
二、易中秘密穷天地,造化天机泄未然——追寻远古八卦的起源
卦是怎么来的?为什么用八个而不是六个或十个?八卦真是根据河图来的吗?梅花易数中占法诗“易中秘密穷天地,造化天机泄未然”,你看的明白吗?什么是天地?什么是易?什么是造化?为什么先天阳化气阴成形后天却是阳为刚阴为柔?这一问,带领大家一起,去追寻远古八卦的起源。
说到八卦的起源,目前流行的也是有几个版本,第一个出自《易经系辞》下,原文是这样说的:“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一直觉得自己命不好
第二种出自《尚书?顾命》曰:“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系辞》上也有提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另外还有“张政烺的筮数多步演化出八卦论”和“刘林鹰的天文六卦演化出八卦论”,有兴趣的可以自行百度。
而我,是相信第一种的,伏羲应为上古时期的修行者,八卦产生于修者对天地的感悟,是其在灵台中对宇宙生长收藏之理的推演。古人的宇宙产生于虚空之中的说法和现代大爆炸理论基本上不谋而合。真空不空,含妙有,故在道的作用下,开始了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道的运行原理,却是无法言说,因为说出来亦无凭无据,只能靠修者去感悟。
比如:“阳气左升,阴气右降”的阴阳二气运行原理;比如“动则生变”的宇宙运行原理;比如“子时一阳生,午时一阴生”的二气生成原理……很多气或说炁相关的,都要靠修者自己去感悟。
以前在辟谷期间,曾经就有定坐中感觉到二气的运动,而坚持练八段锦(指云房的文八段锦,即十二段锦)就能让人明显感觉到子时一阳生和午时一阴生。
先列出来几条:
1、《梅花易数》卷三观梅数诀序中邵子说:“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就是宇宙及八卦的产生过程。而《周易系辞》中“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说法只说了一部分,故有失偏颇。两者的区别,有心者可自行先去思考。
2、我们目前用的八个卦产生过程,和河图一毛钱关系没有,和空间维度有关。但不仅仅只是因为空间维度,因为三生万物和三才决定了八卦在多维空间一样使用。
3、先天八卦是本源,后天八卦是造化。阴阳也要分先后天,先天八卦亦有先后天之分(卦图没变化)。
4、梅花易数占法诗中的“天地”和“易”、“造化”的理论,全部源自古丹法理论。
5、卦可以从一个到1024个,以合空间从一维到十维。相对的,爻数可以从一爻到十爻,这也是上古时期,奇门1024局的由来,十维空间,算尽仙佛神圣妖魔鬼怪。简化后的奇门才是适合我们这个空间所用的。
插播以前的小故事,即上文提到的木板倒地卦,在人家看来是长男来家里做客,而在我则出那卦后却是一把辛酸泪的故事。也即拖鞋哥大名由来的经历……
2012年曾经去终南山太白森林公园旅游,玩的很嗨,然后准备下山的那天,天气有点不好,早上下雨,于是:
1、雷地豫变泽地萃,一线生机
索道早上是八点开的。虽然下雨只要没有雷电没有强风也会开的。头一天大家讲好七点四十一定要全部出发,步行的步行,索道的索道,到下板寺集合。已经订好六辆出租车在那里接我们一直送到扬陵度火车站。赶十二点到兰州的火车,票木木已经给定好了。
我在纠结要不要带那双山下买的登山解放鞋,因为全部湿光了。穿着也冷。在山上虽然冷也是穿人字拖的。但怕索道不开要走路下山,人字拖爬山不好穿……思索再三再参考老板的索道这种天气一定会开的话后,决定不带了。因为出租车也已经上山,除了到索道的半小时路程外,一直到兰州都用不着走了。于是便宜鞋就扔那了,穿着人字拖,背着包卷起裤脚就往索道奔去。
这个决定,让我在后来的两天,吃尽苦楚。也创下了人字拖步行四五十公里,过河还好,关键是还翻了两座山。那是真正的山啊,没有路啊,悬崖啊,九十度啊……刚下过雨,那个滑啊……给前面二十多人滑过后更是比浇上油还滑啊……
从进索道说起。索道在预热中。我们大家在静静的等。有几个同学已经步行下山了。
无风,突然,靠进门边的一块木板倒了下来掉在地上,引起门关了出去,但没关紧,还留有一条缝。我心一颤:无风,木板倒地,门关上留一条缝。
起卦雷地豫加辰时变为泽地萃,互坎艮【起卦啊,测出行,为什么用这样的后天卦端法?又不是测那木板的事情。为什么不用这个兆动的时间卦?其时,这是寓物风觉鸟占啊……】所谓见风而觉见鸟而占,其时兆一出来,吉凶就现了。门留一线,预示的就是一线出机啊。至于起卦,只是看原因了。
测病时有克可论鬼神,那出行呢?震克,震伏巽……好吧,不说鬼神【是不提鬼神,这个卦结合当时上山是看到的应,那如剑脊龙一样的群峰,是可以用鬼神论的。梅花易数测卦,鬼神难逃,从邵子测出仙师做破凳子一例就可知了】。直接跳到互。坎艮……坎在上为雨了。艮为山为阻。多么形象啊。兑数为二,克震耗坤体。兑卦是把得失,损乐完美结合的卦。一切简单明了。
在这里发现跟你一样特别的人,并与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