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的初步学习
来自:天蓝蓝荷香飘
1.基础知识 1234567 ——do re mi fa so la si,简谱中的基本音符。 第一孔 ——离吹孔最远的按孔。●●●●●○表示只开第一孔,是全按作5 时 低音6的指法。 第六孔 ——离吹孔最近的按孔。●○○○○○表示只按第一孔,是全按作5 时 中音3的指法。 C调 ——钢琴上的1(do)音的频率。 中音 ——简谱中的音符上下没有小点。后面用1-7数字表示。 高音 ——简谱中音符上有个小点。后面用1-7数字加右上小圈表示,如:5° 低音 ——简谱中音符下有个小点。后面用1-7数字加右下小圈表示,如:5。 2.笛膜 根据戴树红的教材《中国笛子教程》中所述,贴之前,用两手拉笛膜,自然出现皱纹了,皱纹的方向应与笛膜自身纹理垂直。多拉几下,再放开,皱纹也不会消失,这时再贴笛膜,肯定有皱纹。 如果笛膜太紧,还有一个办法,可以醒笛膜,用一个手指像打音轻轻的敲笛膜,达到三个目的,一、加温,二、加湿、三、产生笛膜。不要用唾沫去完全浸湿笛膜,这样虽然声音响了,但音质不脆。 敲笛膜时,可以左手持笛,用嘴吹1音,用右手食指敲笛膜,用声音来判断笛膜的发音是否正好(又脆又响)。笛膜的皱纹应保持五至七纹。敲笛膜是老师教的。敲笛膜产生的皱纹只能保持一分钟左右,所以要不断的敲笛膜。 如果笛膜太松,用嘴对准笛膜哈气,使笛膜胶略微湿润一下,再用两手拇指把笛膜两端拉紧,这时也可以调整笛膜纹,把它调整到最佳(五至七纹)。 贴好的笛膜吹了三天,就应该换笛膜重新贴,否则会影响音质。 笛膜的品质,好的笛膜是透明的(嫩笛膜),不是像纱布一样颜色的。 3.发音 要在笛子上发出最明亮的音出来。有几个因素。 下嘴唇在笛子上的位置,一般是把下嘴唇的边线中点(边线就是女孩子涂口红的外边线)放在吹孔的最靠近身体的边棱位置上。往左或往右歪都吹不响。 笛子吹孔水平向上。 口风角度向下45度,吹向对面的吹孔边棱,理想状态是气柱的圆心线通过对面的吹孔边棱。由上下牙之间的位置来确定口风方向,上牙向前突出(戴树红的《中国笛子教程》)。我自己想出来的定位方法:把食指指尖向上偏45度伸进上下门牙之间,咬得最舒服的位置就把牙的位置定下来的。这时吹气必然是沿着手指方向的。经过和俞逊发的《学好笛子》中的讲解对比和自己实践。总结下来应该是这么说:初学者只要保证口风角度总是向下45度,就能吹响每个音,但想要提高每个音的质量,就要加入口风角度上下变化了。 口风不要偏左偏右。 口离吹孔的距离,虽然下嘴唇已经放在吹孔的前沿上了,但口还是可以前后稍作移动。如果发出“沸沸”类似开水的声音,说明口离吹孔太近了,阻碍气流了。如果太远了,口风发散,吹不响。 头的角度,头要保持正值,如果头向前偏下,必然影响口风的方向。原来的45度就偏了。 手的角度,手尽量把笛子持平,举得久了容易往下沉,又发不出声音了。 上面的手和头如果能联动,那也不会影响发音。电视里有的演奏家吹起来整个上半身一起晃动,可以认为他是在动腰,但没动头和手。我认为可能有两个原因导致他上半身晃动:一、肺里没气了,上身扭一下,挤压肺部,使之多出一两秒的气来;二、吹到动情处,需要表达自己的情感。 靠在沙发上或床上,因为身体是斜的,头再怎么直都与身体有角度,这时要注意旋转笛身调整吹孔的方向。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杭州笛子/葫芦丝培训 (天蓝蓝荷香飘)
- 笛子的初步学习 (天蓝蓝荷香飘)
- 吹笛子练习技巧 (针与线的传说)
- 杭州笛子培训 (xiaoya)
- 学笛子,指法一定要正确 (天蓝蓝荷香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