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阁读书会之田野讨论二
Bookrise
2016年1月5日 星期二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魁阁学社 在新的一年里,魁阁学社读书讨论会在李建明老师的带领下进行第一次讨论和学习。本次活动有幸请到来自马来西亚的第三代华人本科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现就读于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文化人类学博士候选人李婷慧做田野报告,本次她报告的主题是——马来西亚华人的困惑: 经验和身份分类的紧张和矛盾。 刘婷慧从马来西亚政治时事、马来西亚历史和社会环境、个人的实地经验和角度三个大的方面为我们展开了讲述。讲述中从历史和现状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引入“马来西亚人怎样才能逃脱种族问题?马来西亚种族问题有什么历史?”的问题,并在讲述中尽可能的多角度为我们做了些许解答。 马来西亚从16世纪开始,遭到葡萄牙、荷兰等国的侵略。1786年英国入侵,到20世纪初完全沦为英国殖民地。1942年日本占领马来亚,英国统治者撤离马来西亚。二战日本战败投降后,英国在马来亚恢复殖民统治,但是当地人民已经对他们失去了信心,开始迈向独立的目标。1957年8月31日英国同意“马来亚联合邦”在英联邦内独立。1963年英国、马来亚、新加坡、沙捞越和沙巴在伦敦签署协议,成立马来西亚。作为一个摆脱殖民地而获得独立的民族—国家而言,马来西亚国内的种族问题是具有历史渊源和复杂性的。马来西亚国内人民的身份不断的与环境、历史、个人心理、个人经验等因素互动展开。在不同的场合和时段“身份”更是会呈现出不一样的角色,随着需求和环境适应、合成和改变。从1971年开始,马来西亚推广新经济政策(NEP),在政策上将种族分为马来人(穆斯林—土著) 非马来人(印度人、华人、其他非土著、非穆斯林),而政策上的分类在实际生活中却是存在差别的。 一席讲解后,前来参加的同学们做了相应的提问和发言,在互动中探讨了有关殖民主义后民族国家的走向以及民族国家内个人身份问题。民族、种族在不同的语境和环境中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有时这种“他者”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双重或者多重的。 本期通讯员:马斌斌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云南民族大学魁阁观影之《书记》 (Z.拉里)
- 招聘泰语兼职翻译 (蓝莲花)
- 招聘柬埔寨语兼职翻译 (不辄)
- 云南民族大学魁阁学社2017年秋季观影会 《归途列车》观影感 (田野废柴)
- 云南民族大学魁阁学社2017年秋季观影会 《难产的社头》观后感 (田野废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