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油烙饼》,我现在翻出来看还能被感动的掉泪

「永远的T.Y」

来自:「永远的T.Y」(Memory is a fickle siren song.)
2009-10-11 23:21:48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已注销]

    [已注销] 2009-10-11 23:46:39

    [内容不可见]

  • [已注销]

    [已注销] 2009-10-12 16:16:27

    [内容不可见]

  • 「永远的T.Y」

    「永远的T.Y」 (Memory is a fickle siren song.) 楼主 2009-10-12 16:20:40

    初中没学过吗。。汪曾祺的-。-||

  • 品客

    品客 (电子敌蜜) 2009-10-12 16:21:12

    没有

  • 「永远的T.Y」

    「永远的T.Y」 (Memory is a fickle siren song.) 楼主 2009-10-12 16:29:05

    厄,难道是教科书不一样?

    黄油烙饼 汪曾祺

    萧胜跟着爸爸到口外去。   萧胜满七岁,进八岁了。他这些年一直跟着奶奶过。他爸爸的工作一直不固定。一会儿修水库啦,一会儿大炼钢铁啦。他妈也是调来调去。奶奶一个人在家乡,说是冷清得很。他三岁那年,就被送回老家来了。他在家乡吃了好些萝卜白菜,小米面饼子,玉米面饼子,长高了。   奶奶不怎么管他。奶奶有事。她老是找出一些零碎料子给他接衣裳,接褂子,接裤子,接棉袄,接棉裤。他的衣服都是接成一道一道的,一道青,一道蓝。倒是挺干净的。奶奶还给他做鞋。自己打袼褙,剪样子,纳底子,自己绱。奶奶老是说:“你的脚上有牙,有嘴?”“你的脚是铁打的!”再就是给他做吃的。小米面饼子,玉米面饼子,萝卜白菜——炒鸡蛋,熬小鱼。他整天在外面玩。奶奶把饭做得了,就在门口嚷:“胜儿!回来吃饭咧——!”   后来办了食堂。奶奶把家里的两口锅交上去,从食堂里打饭回来吃。真不赖!白面馒头,大烙饼,卤虾酱炒豆腐、闷茄子,猪头肉!食堂的大师傅穿着白衣服,戴着白帽子,在蒸笼的白蒙蒙的热气中晃来晃去,拿铲子敲着锅边,还大声嚷叫。人也胖了,猪也肥了。真不赖!   后来就不行了。还是小米面饼子,玉米面饼子。   后来小米面饼子里有糠,玉米面饼子里有玉米核磨出的碴子,拉嗓子。人也瘦了,猪也瘦了。往年,撵个猪可费劲哪。今年,一伸手就把猪后腿攥住了。挺大一个克郎,一挤它,咕咚就倒了。掺假的饼子不好吃,可是萧胜还是吃得挺香。他饿。奶奶吃得不香。他从食堂打回饭来,掰半块饼子,嚼半天。其余的,都归了萧胜。   奶奶的身体原来就不好。她有个气喘的病。每年冬天都犯。白天还好,晚上难熬。萧胜躺在坑上,听奶奶喝喽喝喽地喘。睡醒了,还听她喝喽喝喽。他想,奶奶喝喽了一夜。可是奶奶还是喝喽着起来了,喝喽着给他到食堂去打早饭,打掺了假的小米饼子,玉米饼子。   爸爸去年冬天回来看过奶奶。他每年回来,都是冬天。爸爸带回来半麻袋土豆,一串口蘑,还有两瓶黄油。爸爸说,土豆是他分的;口蘑是他自己采,自己晾的;黄油是“走后门”搞来的。爸爸说,黄油是牛奶炼的,很“营养”,叫奶奶抹饼子吃。土豆,奶奶借锅来蒸了,煮了,放在灶火里烤了,给萧胜吃了。口蘑过年时打了一次卤。黄油,奶奶叫爸爸拿回去:“你们吃吧。这么贵重的东西!”爸爸一定要给奶奶留下。奶奶把黄油留下了,可是一直没有吃。奶奶把两瓶黄油放在躺柜上,时不时地拿抹布擦擦。黄油是个啥东西?牛奶炼的?隔着玻璃,看得见它的颜色是嫩黄嫩黄的。去年小三家生了小四,他看见小三他妈给小四用松花粉扑痒子。黄油的颜色就像松花粉。油汪汪的,很好看。奶奶说,这是能吃的。萧胜不想吃。他没有吃过,不馋。   奶奶的身体越来越不好。她从前从食堂打回饼子,能一气走到家。现在不行了,走到歪脖柳树那儿就得歇一会。奶奶跟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们说:“只怕是过得了冬,过不得春呀。”萧胜知道这不是好话。这是一句骂牲口的话。“嗳!看你这乏样儿!过得了冬过不得春!”果然,春天不好过。村里的老头老太太接二连三的死了。镇上有个木业生产合作社,原来打家具、修犁耙,都停了,改了打棺材。村外添了好些新坟,好些白幡。奶奶不行了,她浑身都肿。用手指按一按,老大一个坑,半天不起来。她求人写信叫儿子回来。   爸爸赶回来,奶奶已经咽了气了。   爸爸求木业社把奶奶屋里的躺柜改成一口棺材,把奶奶埋了。晚上,坐在奶奶的炕上流了一夜眼泪。   萧胜一生第一次经验什么是“死”。他知道“死”就是“没有”了。他没有奶奶了。他躺在枕头上,枕头上还有奶奶的头发的气味。他哭了。   奶奶给他做了两双鞋。做得了,说:“来试试!”——“等会儿!”吱溜,他跑了。萧胜醒来,光着脚把两双鞋都试了试。一双正合脚,一双大一些。他的赤脚接触了搪底布,感觉到奶奶纳的底线,他叫了一声“奶奶!!”又哭了一气。   爸爸拜望了村里的长辈,把家里的东西收拾收拾,把一些能应用的锅碗瓢盆都装在一个大网篮里。把奶奶给萧胜做的两双鞋也装在网篮里。把两瓶动都没有动过的黄油也装在网篮里。锁了门,就带着萧胜上路了。   萧胜跟爸爸不熟。他跟奶奶过惯了。他起先不说话。他想家,想奶奶,想那棵歪脖柳树,想小三家的一对大白鹅,想蜻蜓,想蝈蝈,想挂大扁飞起来格格地响,露出绿色硬翅膀低下的桃红色的翅膜……后来跟爸爸熟了。他是爸爸呀!他们坐了汽车,坐火车,后来又坐汽车。爸爸很好。爸爸老是引他说话,告诉他许多口外的事。他的话越来越多,问这问那。他对“口外”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   他问爸爸啥叫“口外”。爸爸说“口外”就是张家口以外,又叫“坝上”。“为啥叫坝上?”他以为“坝”是一个水坝。爸爸说到了就知道了。   敢情“坝”是一溜大山。山顶齐齐的,倒像个坝。可是真大!汽车一个劲地往上爬。汽车爬得很累,好像气都喘不过来,不停地哼哼。上了大山,嘿,一片大平地!真是平呀!又平又大。像是擀过的一样。怎么可以这样平呢!汽车一上坝,就撒开欢了。它不哼哼了,“刷——”一直往前开。一上了坝,气候忽然变了。坝下是夏天,一上坝就像秋天。忽然,就凉了。坝上坝下,刀切的一样。真平呀!远远有几个小山包,圆圆的。一棵树也没有。他的家乡有很多树。榆树,柳树,槐树。这是个什么地方!不长一棵树!就是一大片大平地,碧绿的,长满了草。有地。这地块真大。从这个小山包一匹布似的一直扯到了那个小山包。地块究竟有多大?爸爸告诉他:有一个农民牵了一头母牛去犁地,犁了一趟,回来时候母牛带回来一个新下的小牛犊,已经三岁了!   汽车到了一个叫沽源的县城,这是他们的最后一站。一辆牛车来接他们。这车的样子真可笑,车轱辘是两个木头饼子,还不怎么圆,骨鲁鲁,骨鲁鲁,往前滚。他仰面躺在牛车上,上面是一个很大的蓝天。牛车真慢,还没有他走得快。他有时下来掐两朵野花,走一截,又爬上车。   这地方的庄稼跟口里也不一样。没有高粱,也没有老玉米,种莜麦,胡麻。莜麦干净得很,好像用水洗过,梳过。胡麻打着把小蓝伞,秀秀气气,不像是庄稼,倒像是种着看的花。   喝,这一大片马兰!马兰他们家乡也有,可没有这里的高大。长齐大人的腰那么高,开着巴掌大的蓝蝴蝶一样的花。一眼望不到边。这一大片马兰!他这辈子也忘不了。他像是在一个梦里。   牛车走着走着。爸爸说:到了!他坐起来一看,一大片马铃薯,都开着花,粉的、浅紫蓝的、白的,一眼望不到边,像是下了一场大雪。花雪随风摇摆着,他有点晕。不远有一排房子,土墙、玻璃窗。这就是爸爸工作的“马铃薯研究站”。土豆——山药蛋——马铃薯。马铃薯是学名,爸说的。   从房子里跑出来一个人。“妈妈——!”他一眼就认出来了!妈妈跑上来,把他一把抱了起来。   萧胜就要住在这里了,跟他的爸爸、妈妈住在一起了。奶奶要是一起来,多好。   萧胜的爸爸是学农业的,这几年老是干别的。奶奶问他:“为什么总是把你调来调去的?”爸说:“我好欺负。”马铃薯研究站别人都不愿来,嫌远。爸愿意。妈是学画画的,前几年老画两个娃娃拉不动的大萝卜啦,上面张个帆可以当做小船的豆菜啦。她也愿意跟爸爸一起来,画“马铃薯图谱”。   妈给他们端来饭。真正的玉米面饼子,两大碗粥。妈说这粥是草籽熬的。有点像小米,比小米小。绿盈盈的,挺稠,挺香。还有一大盘鲫鱼,好大。爸说别处的鲫鱼很少有过一斤的,这儿“淖”里的鲫鱼有一斤二两的,鲫鱼吃草籽,长得肥。草籽熟了,风把草籽刮到淖里,鱼就吃草籽。萧胜吃得很饱。   爸说把萧胜接来有三个原因。一是奶奶死了,老家没有人了。二是萧胜该上学了,暑假后就到不远的一个完小去报名。三是这里吃得好一些。口外地广人稀,总好办一些。这里的自留地一个人有五亩!随便刨一块地就能种点东西。爸爸和妈妈就在“研究站”旁边开了一块地,种了山药,南瓜。山药开花了,南瓜长了骨朵了。用不了多久,就能吃了。   马铃薯研究站很清静,一共没有几个人。就是爸爸、妈妈,还有几个工人。工人都有家。站里就是萧胜一家。这地方,真安静。成天听不到声音,除了风吹莜麦穗子,沙沙地像下小雨;有时有小燕吱喳地叫。   爸爸每天戴个草帽下地跟工人一起去干活,锄山药。有时查资料,看书。妈一早起来到地里掐一大把山药花,一大把叶子,回来插在瓶子里,聚精会神地对着它看,一笔一笔地画。画的花和真的花一样!萧胜每天跟妈一同下地去,回来鞋和裤脚沾得都是露水。奶奶做的两双新鞋还没有上脚,妈把鞋和两瓶黄油都锁在柜子里。   白天没有事,他就到处去玩,去瞎跑。这地方大得很,没遮没挡,跑多远,一回头还能看到研究站的那排房子,迷不了路。他到草地里去看牛、看马、看羊。   他有时也去莳弄莳弄他家的南瓜、山药地。锄一锄,从机井里打半桶水浇浇。这不是为了玩。萧胜是等着要吃它们。他们家不起火,在大队食堂打饭,食堂里的饭越来越不好。草籽粥没有了,玉米面饼子也没有了。现在吃红高粱饼子,喝甜菜叶子做的汤。再下去大概还要坏。萧胜有点饿怕了。   他学会了采蘑茹。起先是妈妈带着他采了两回,后来,他自己也会了。下了雨,太阳一晒,空气潮乎乎的,闷闷的,蘑菇就出来了。蘑菇这玩意很怪,都长在“蘑菇圈”里。你低下头,侧着眼睛一看,草地上远远的有一圈草,颜色特别深,黑绿黑绿的,隐隐约约看到几个白点,那就是蘑菇圈。的溜圆。蘑菇就长在这一圈深颜色的草里。圈里面没有,圈外面也没有。蘑菇圈是固定的。今年长,明年还长。哪里有蘑菇圈,老乡们都知道。   有一个蘑菇圈发了疯。它不停地长蘑菇,呼呼地长,三天三夜一个劲地长,好像是有鬼,看着都怕人。附近七八家都来采,用线穿起来,挂在房檐底下。家家都挂了三四串,挺老长的三四串。老乡们说,这个圈明年就不会再长蘑菇了,它死了。萧胜也采了好些。他兴奋极了,心里直跳。“好家伙!好家伙!这么多!这么多!”他发了财了。   他为什么这样兴奋?蘑菇是可以吃的呀!   他一边用线穿蘑菇,一边流出了眼泪。他想起奶奶,他要给奶奶送两串蘑菇去。他现在知道,奶奶是饿死的。人不是一下饿死的,是慢慢地饿死的。   食堂的红高粱饼子越来越不好吃,因为掺了糠。甜菜叶子汤也越来越不好喝,因为一点油也不放了。他恨这种掺糠的红高粱饼子,恨这种不放油的甜菜叶子汤!   他还是到处去玩,去瞎跑。   大队食堂外面忽然热闹起来。起先是拉了一牛车的羊砖来。他问爸爸这是什么,爸爸说:“羊砖。”——“羊砖是啥?”——“羊粪压紧了,切成一块一块。”——“干啥用?”——“烧。”——“这能烧吗?”——“好烧着呢!火顶旺。”后来盘了个大灶。后来杀了十来只羊。萧胜站在旁边看杀羊。他还没有见过杀羊。嘿,一点血都流不到外面,完完整整就把一张羊皮剥下来了!   这是要干啥呢?   爸爸说,要开三级干部会。   “啥叫三级干部会?”   “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了!”   三级干部会就是三级干部吃饭。   大队原来有两个食堂,南食堂,北食堂,当中隔一个院子,院子里还搭了个小棚,下雨天也可以两个食堂来回串。原来“社员”们分在两个食堂吃饭。开三级干部会,就都挤到北食堂来。南食堂空出来给开会干部用。   三级干部会开了三天,吃了三天饭。头一天中午,羊肉口蘑饣肖子蘸莜面。第二天炖肉大米饭。第三天,黄油烙饼。晚饭倒是马马虎虎的。   “社员”和“干部”同时开饭。社员在北食堂,干部在南食堂。北食堂还是红高粱饼子,甜菜叶子汤。北食堂的人闻到南食堂里飘过来的香味,就说:“羊肉口蘑饣肖子蘸莜面,好香好香!”“炖肉大米饭,好香好香!”“黄油烙饼,好香好香!”萧胜每天去打饭,也闻到南食堂的香味。羊肉、米饭,他倒不稀罕:他见过,也吃过。黄油烙饼他连闻都没闻过。是香,闻着这种香味,真想吃一口。   回家,吃着红高粱饼子,他问爸爸:“他们为什么吃黄油烙饼?”   “开会干嘛吃黄油烙饼?”   “他们是干部。”   “干部为啥吃黄油烙饼?”   “哎呀!你问得太多了!吃你的红高粱饼子吧!”   正在咽着红饼子的萧胜的妈忽然站起来,把缸里的一点白面倒出来,又从柜子里取出一瓶奶奶没有动过的黄油,启开瓶盖,挖了一大块,抓了一把白糖,兑点起子,擀了两张黄油发面饼。抓了一把莜麦秸塞进灶火,烙熟了。黄油烙饼发出香味,和南食堂里的一样。妈把黄油烙饼放在萧胜面前,说:“吃吧,儿子,别问了。”   萧胜吃了两口,真好吃。他忽然咧开嘴痛哭起来,高叫了一声:“奶奶!”   妈妈的眼睛里都是泪。   爸爸说:“别哭了,吃吧。”   萧胜一边流着一串一串的眼泪,一边吃黄油烙饼。他的眼泪流进了嘴里。黄油烙饼是甜的,眼泪是咸的。

  • lulu*lavender*

    lulu*lavender* 2009-10-16 23:19:16

    印象太深了,就是因为这篇文章我喜欢上了汪曾祺,上大学后借了好几本汪曾祺的书看但是却怎么也看不出那种感觉了。

  • 「永远的T.Y」

    「永远的T.Y」 (Memory is a fickle siren song.) 楼主 2009-10-16 23:20:58

    a 终于有人看过了~

  • lulu*lavender*

    lulu*lavender* 2009-10-16 23:31:35

    估计跟你用的是一套书,这套教科书很好,我最喜欢的是枕草子,我在组里说过,貌似大家也是都没有学过。

  • 薄荷蓝

    薄荷蓝 2009-10-20 00:00:21

    [内容不可见]

  • 独钓寒江9

    独钓寒江9 (Death is only the beginning.) 2009-10-21 10:18:55

    我是读过《受戒》喜欢上汪曾祺的。进大学后找他的小说集来读,才读到这篇文章。当时就读哭了,现在读了又哭了。 读汪的文章,就像小时候我爷爷给我讲他们当年的故事一样。

  • 「永远的T.Y」

    「永远的T.Y」 (Memory is a fickle siren song.) 楼主 2009-10-21 22:39:28

    LS也会被这种故事感动吧。我也是,这个充满贫瘠的年代发生的事情我总会觉得特别纯,特别有感染力

  • 独钓寒江9

    独钓寒江9 (Death is only the beginning.) 2009-10-23 18:02:55

    我不觉得那个年代的事情纯,看过《天浴》,我想你也不会觉得那个年代的事情纯。 只是汪曾祺写得纯。你看他写的《大淖记事》,一个未婚少女被人给玷污了,我读来是有点不痛快,但是还是觉得很纯。 我想哭是因为我小时候的生活跟小萧胜很相似。不同的是我现在爷爷奶奶都还在。 例外,我觉得你的头像很像吴君如,建议你换一下。

  • 「永远的T.Y」

    「永远的T.Y」 (Memory is a fickle siren song.) 楼主 2009-10-23 23:32:40

    吴君如是谁?我很喜欢我头像里的sandra oh啊。。不能换- -

  • 你到底想怎样!!!

    你到底想怎样!!! (一切信仰都带着呻吟!!!) 2010-07-15 20:47:38

    哇!好长! 发现最后的地方有个问题:现和的面是不可能烙出发面饼的。

  • 小艾

    小艾 2010-07-23 16:37:13

    没有看过,看完了,喉咙很痛

  • 楓葉林

    楓葉林 2010-08-22 23:30:47

    看到最后很无奈。我想起了文化大革命和三年的饥荒,到了现在我们的生活其实也没有改变多少,那时候是没东西吃,现在基本上所有的东西都是有毒的。。那时候住破房子,现在是买不起房子,那时候的干部还只是有点特权而已,现在是无官不贪。没有改变多少,倒是以前的环境非常好,青山绿水,现在却跟地狱一样,以前民风淳朴,不像现在拜金盛行,世风日下,两极分化·······哎,不说了。

  • wuxuyan

    wuxuyan 2010-08-30 20:37:16

    没看过

  • 大梦拳民

    大梦拳民 2010-09-02 10:33:24

    按理说这种文章是不会收到课本里面去的。除非是大学课文或者是自读课本又或者是推荐读物。

  • 大双

    大双 (写取一枝清瘦竹) 2012-05-14 23:59:48

    我没学过这个课文,是在汪曾祺小说集里看到的,当时就落泪了。汪曾祺有一种轻描淡写却动人心魄的本领。

  • [已注销]

    [已注销] 2012-05-30 13:59:34

    [内容不可见]

  • 对白淫荡搞笑

    对白淫荡搞笑 2012-05-30 16:02:08

    这么反动也能往洗脑书里收?

  • seaFortran

    seaFortran 2012-07-15 02:41:24

    第一次读到

  • 自古奇葩长绿毛

    自古奇葩长绿毛 2012-07-16 13:43:05

    真心喜欢汪曾祺 这篇课文当时真的是看了一遍又一遍 甚至还记得 学这课的时候 是个阴天

  • 桃之22

    桃之22 2012-11-05 17:05:41

    好故事

  • 嗷了个烽火轮

    嗷了个烽火轮 (闲登小楼看新晴) 2012-11-07 14:21:41

    这是00年左右上初中的人的课本上才有的吧

  • 「永远的T.Y」

    「永远的T.Y」 (Memory is a fickle siren song.) 楼主 2013-04-29 12:03:36

    00年我是小学四年级。

  • 蔓草时光

    蔓草时光 (定心以获自由,自由以尝生活。) 2013-04-29 17:25:03

    我是读过《受戒》喜欢上汪曾祺的。进大学后找他的小说集来读,才读到这篇文章。当时就读哭了,现 我是读过《受戒》喜欢上汪曾祺的。进大学后找他的小说集来读,才读到这篇文章。当时就读哭了,现在读了又哭了。 读汪的文章,就像小时候我爷爷给我讲他们当年的故事一样。 ... 独钓寒江9

    很喜欢受戒。比现在的青春电影更青春,那才是真正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

  • 总是云波流转

    总是云波流转 (随心而活。) 2013-06-13 23:55:30

    这个是我们课外阅读教材里的,当时随手翻翻到的,印象特别深。

  • 深水暴风雪

    深水暴风雪 (不偏爱人类) 2013-06-14 01:49:20

    大半夜哭的稀里花啦…我想奶奶了…我想回家…

  • 阿诗玛

    阿诗玛 (这是个可爱的小号) 2013-06-23 14:33:11

    这是我小学时候翻表姐语文书读的,那次先翻到孔乙己,读了,哭了,又接着读它,又哭了

  • 红火恍惚

    红火恍惚 2014-03-26 14:28:40

    看一次哭一次,唉

  • 麦芽儿状奋斗

    麦芽儿状奋斗 (神奇的无所畏惧。) 2014-05-03 22:06:09

    感动

  • 杂货店老板

    杂货店老板 (为我喜欢的生活而活) 2014-05-21 03:36:47

    看哭了,好想回国。

  • linz

    linz 2015-01-12 04:09:15

    我没学过这个课文,是在汪曾祺小说集里看到的,当时就落泪了。汪曾祺有一种轻描淡写却动人心魄的 我没学过这个课文,是在汪曾祺小说集里看到的,当时就落泪了。汪曾祺有一种轻描淡写却动人心魄的本领。 ... 大双

    的确是

  • 你才到碗里去

    你才到碗里去 (炸鸡腿资深爱好者) 2015-01-12 04:30:31

    这篇课文没有,不过写得真好,我想在天朝也不可能再收录到课文里。

  • LG亚历山大

    LG亚历山大 (一个没有身份证的人) 2015-12-07 07:51:52

    01 02年左右初中课本里的

  • 蔬蔬来

    蔬蔬来 (每天爱自己一次!) 2016-07-25 14:13:57

    没学过这篇呐

  • 「永远的T.Y」

    「永远的T.Y」 (Memory is a fickle siren song.) 楼主 2016-07-25 14:49:03

    我不觉得那个年代的事情纯,看过《天浴》,我想你也不会觉得那个年代的事情纯。 只是汪曾祺写得 我不觉得那个年代的事情纯,看过《天浴》,我想你也不会觉得那个年代的事情纯。 只是汪曾祺写得纯。你看他写的《大淖记事》,一个未婚少女被人给玷污了,我读来是有点不痛快,但是还是觉得很纯。 我想哭是因为我小时候的生活跟小萧胜很相似。不同的是我现在爷爷奶奶都还在。 例外,我觉得你的头像很像吴君如,建议你换一下。 ... 独钓寒江9

    查了一下,发现吴君如的英文名居然也叫Sandra!哈哈

  • lollyflyingpop

    lollyflyingpop 2018-10-13 00:00:02

    看一次哭一次,唉 看一次哭一次,唉 红火恍惚

    我也是,每次读完都会哭。特别是最后吃饼萧胜叫奶奶的时候,眼泪就出来了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50293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