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气神
Zeitgeber(上不见佛果可求,下不见众生可度)
中医的核心概念是精、气、神。这三者可以看做是生命的三个基本组成,或三种表现形式。其中精与神是两极,而气沟通两者。人的生命就是一个精化气,气化神的过程。这个转化过程是有层次的。即只有前一个层次比较充足,后一个层次才能得到有利的保证。即若精不足,则化气的功率则降低,从而导致神的不足。同时,后一个层次损耗的增加,则要求前一个层次的补充的增加。人体的健康与否全在于这个生化流程是否顺利和协调。《圆运动的中医学》中圆运动的主体就是“气”。可以说,整个中医研究的也就是“气”这个层面的东西,认为”百病皆生于气“。这恐怕就是因为气沟通精与神,或者叫沟通阴阳。气机不调,则阴阳不调。人的精神活动是神的功能表现,神因为精神活动(七情六欲)而损耗,必然要求补充,而补充的途径则来源于从精到气的转化。人体的生理活动(五脏六腑的及性行为)则是对精的直接损耗。 从这么一个层次理论,我们可以看出:精是最基本最底层的要素,保持精的充盈是保证上面两个层次充盈的基础。同时,减少神的损耗,则是保持精的充盈的必要条件。古人云:保精、养气、存神,道家的修炼也不过是在这个基础上的更进一层的功夫罢了。 另外,关于神与气的关系。《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神与气的关系,相对其他两组关系(精与气,精与神)更加容易受到精神活动的影响。 而气还与血这个概念有联系。中医所谓:气为血帅,血为气母。另外,《内经》说:“血主濡之,气主煦之”。用现在比较通俗的话来说,气大概代表了一种可以利用的能量,利用这种能量来支持血完成其生理功能。 中国的内家拳,主要就是以加强气的运动为主。著名内家拳大师孙禄堂先生就曾将太极拳精辟的总结为”一气之伸缩“。根据气血的关系,我们知道,气一旦得到锻炼,必然增强血的运行,从而达到养身健体的目的。而一般的体育运动,如跑步、游泳等等则是通过暂时增加心肺活动而加快血液循环,因而是以加强血的运动为主。 比较而言,内家拳的运动方式更有益。因为它使得人在正常的呼吸和心跳频率下加强了气血的运行。并且其效果持续的时间可能要比一般的体育运动方式来得长。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房中术与养生 (Zeitgeber)
- Brain’s stem cells slow ageing in mice (Zeitgeber)
- Age estimation by multidetector CT images of the sagittal... (Zeitgeber)
- 健康的饮食应该是怎样的? (Zeitgeber)
- Power Vs. Force: an anatomy of consiousness (六度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