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读一章《论语》,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对谈
歌南
欺骗,才是最大的冒犯 2016-01-11 有邻 国学经典每日谈 14.22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译文】子路问怎样服侍人君。孔子道:“不要[阳奉阴违地]欺骗他,却可以[当面]触犯他。” 熊健:“而犯之”的解释,我看过很多种,都心中存疑。因为这种解释只能显示出耿直忠诚,而看不出智,这种人类似比干,连触龙都不是,更不会是孔子。海瑞或许是这种人。 邓凯:欺君是死罪,也不敢欺呐。正因为君臣有不欺的前提和信任,所以才能去冒犯吧!当然,犯君也是要慎重的,事君数,斯辱矣!欺上比犯上更糟糕,犯而不欺者有之,未有欺而不犯矣。欺骗,才是最大的冒犯。 熊健:我想说的重点是,采用何种行仁方法,使得行仁有好的效果。冒犯触怒上级,除了表明你是一个忠臣,对上级对事业都没有益处。或许作良臣更好。我心中存疑的只是,“犯”的解释,似乎不应是冒犯触怒。 邓凯:当然,臣“犯君”过分了,自己就会成“犯人”。问题可能在于,人多愿欺骗以全身,不能勇于担当。 熊健:老百姓这样也无关紧要。但领导这样就危害事业了。 邓凯:还是要有勇气去“犯”,相信有公道,天理,尽量排除私欲。 熊健:赞同!自己占理,则意志坚,但态度敬,语言谦,给对方留脸面。再加以智慧的思考。似乎就是合理合情了。 邓凯:不敢犯,其实是怕得罪人,尤其是在上位的人。与其得罪道义和一个真诚的自己,不如得罪别人。 熊健:要劝谏,但不触犯,而是头脑有智慧,态度敬谦,言语委婉而周全。成则最好,不成也能全身而退。所谓“以道侍君,不行则止”。处理工作、生活的事情,我想就可以这样处理,成与不成都无后患。 邓凯:吃亏是福啊。说实话,可能也不一定对,但真心觉得道家比儒家给人的安慰更清净,更广阔。但在人世,与人为善,讲仁,总还是好的。 熊健:老子的道是天地之道,对万事万物都有效,是天地之德和万物的智慧。孔子的道是人效仿天地的道,是专门给人类用的,所以他讲的是人类之德和人与人相处的智慧。人生就像考试,想要获得好成绩,可以这样:以孔子为老师,以老子为顾问,以历史的人与事为例题,加之自己的勤思好学,慢慢就可以正确处理现实中的各种人与事的问题。而《周易》就是既包含天地之道,也演绎出了人类之道。老子的道,孔子的道都包含于其中。若用上面的比喻,《易经》可以看着是包罗万象的大辞典。 【附记:《国学经典每日谈》公众号,现阶段以推送有邻学社的《论语每日谈》为主,包括:一 经典原文及译注;二 对谈、解读。欢迎大家加入QQ群: 491934205,交流、分享智慧,参与内容生产。近半年来,我们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读国学经典,很受益,大家志同道合在精神上互相支持,也很温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现代社会,作为中国人,我们应有一份学习、承传古典文化的使命,而读国学经典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德不孤,必有邻。】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李泽厚论语今读 (三二)
- 准备建个论语学习分享群,交流实现学以致用,闲聊的不要,想... (寂知)
- “爱人”的“人”竟然只是指“士大夫以上的统治阶层”吗?如图: (木希尘)
- 2.11 (不可須臾離也)
- 2.10 (不可須臾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