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上电脑 让我们一起去贵州支教吧
中华支教CTA(有爱的人,会获得爱。)

组织简介: 我们只是一群普通的年轻人,三年前共同贵州支教的经历让志同道合的我们走到一起,于2012年3月成立了专注于贵州山区志愿支教服务的民间公益小组织 “大山小爱”,主线为“长+短”支教项目,在学期中招募长期支教志愿者弥补当地基本课程的空缺,在寒暑假期中招募假期志愿者弥补当地拓展课程的不足,力图用持续的志愿支教服务让当地的教育发生小小的良性改变;同时配合村小图书室援建、爱心午餐、贫困生助学、健康饮水、宿舍建设等项目,力图用自己的小小力量为那片土地做点真正有意义的事情。我们的步伐不会走得太大或是太快,但每一步都很认真很努力。“除了爱,我们一无所有”——非官方,无挂靠,无背景,有的只是一颗颗衷于公益的爱心。坚持透明、公开、负责、脚踏实地对待每件事,设身处地,真正为贵州当地教育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努力。 支教地点: 1、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威舍镇阿依小学:阿依学校位于正宗的云贵交界处,是一座半布依族半汉族的山村,村子后面翻过一座山就是云南,红军长征时曾路过此地并在村中驻扎。村子地处大山深处,外出只有一条非常坑洼的泥土路,是镇上唯一没有通公路的地方,交通非常不方便。学校共有学生200多人,整体教育质量较好,但是一直缺乏英语老师,2012年大山小爱志愿者到来前,学校从未开设过英语课程;当地孩子进入城镇初中后,与城镇孩子在英语方面的差距非常大。但值得高兴的是,经过数批大山小爱长短期志愿者的持续努力,这个差距已越来越小。2012年7月,大山小爱第一次在阿依小学开展支教,持续至今。 2、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威舍镇下德赫小学:德赫学校位于阿依村邻近的下德赫村,村子同样位于正宗的云贵交界处,同样是布依族与汉族混居的寨子。学校旧址青龙寺原为红军当年长征时驻扎地,文革时候被拆除,校舍皆为泥石平房,条件非常艰苦,2009年香港嶺风画会捐资20万在该校原址上新建希望小学,即为现今使用新校舍。学校共有学生近300人,但因为地处偏僻师资一直非常匮乏,尤其是英语与数学教师,整体教学质量堪忧。2013年7月,大山小爱第一次在下德赫小学开展支教,持续至今。 3、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威舍镇新村小学:新村小学位于阿依村邻近的新村,地处云贵两省交界,是兴义市与富源县结合部 一所村级六年制完全小学。新村小学原名幕勒小学,始建于民国8年(公元1919年)9月28日。学校有近100名学生,但由于一直缺少老师,学校未开设英语课程,影响了孩子选择更好的中学,当地孩子进入城镇初中后,与城镇孩子在英语方面的差距也非常大。 4、贵州省兴义市威舍镇猪场小学:学校位于威舍镇猪场村,红军长征时曾在此地驻扎,并进行了几场重要战役,后设红军村遗址,建有红军博物馆,村子有浓厚的红色气息。学校共有学生140多人,学校整体教育质量较好,教师氛围融。因为英语老师不足,无法满足学生需求。 招募人数:13人。 英语老师8人,语文老师2人,数学老师3人, 服务时间:2015年3月1日-2016年7月10日(根据学校放假时间有一两周的弹性) 报名时间:截止至2016年2月6日20:00 报名及查询详细信息,请点击:http://www.cta613.org/thread-9070-1-1.html 更多支教助学信息,请点击: CTA官网:http://www.cta613.org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cta613 CTA微信公众号:cta613 微信二维码: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失业半年多了,好不容易有个面试通过了我却拒绝入职,好痛苦 (糖果女孩👧)
- 交异性社恐搭子 (祖国花朵)
- 社恐看过来,成立一个聚集地, (晓草)
- 有一样的姐妹交友不?当个网络固聊好友(接受正负能量)同城... (赤面恐惧症患者)
- 找个聊天搭子(只限1V1) (阿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