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 三岛由纪夫 「春雪」
Tao Cheng(阅读公众号:zhaimen_magazine)
清显的梦境日记有这样一段记录。 “最近很少有机会与暹罗王子见面,但不知什么缘故,却梦见暹罗,梦见自己也去了暹罗国。 “自己坐在房间正中间的一张富丽堂皇的椅子上,身子无法动弹。自己的梦里总是头痛,因为戴着一顶又高又尖镶满珠宝的金冠的缘故。天花板纵横交错的房梁上,紧挨着站立许多孔雀。这些孔雀不时将白色的粪便落在自己的金冠上。 “门外阳光灼热耀眼。杂草荒芜的荒废的庭园在烈日下寂静无声。要说声音的话,只有苍蝇轻微的嗡嗡声、孔雀不时转动方向时硬爪踩踏横梁的声音和拍打翅膀的声音。荒废的庭园四周高高的石墙环绕,墙上有宽敞的窗户,可以看见几株椰子树的树干和一动不动的令人目眩的白色云块。 “低头看见自己手指上戴着祖母绿戒指。这只戒指原先戴在乔·披手上,不知道什么时候竟戴在自己手上,那一对金守门神“雅”的半人半兽的脸环绕宝石的精巧构思也一模一样。 “翠绿的祖母绿宝石映照着灿烂的阳光,我仔细察看着宝石里一块既不像白斑也不像裂纹、如霜柱般闪耀的东西,突然发现从中浮现出一张可爱的女子的脸蛋。 “我以为我的身后站着一个女人,映照出她的脸。回头一看,没有任何人。宝石里的女子突然活起来,刚才还是没有任何表情的脸明显露出微笑。 “一群苍蝇爬在手背上,痒痒得很,我急忙甩了甩手,又聚精会神地看着戒指的宝石。这时,那张女子的脸已经消失。 “我认不出这是谁的脸,正感到难以言状的悔恨和悲哀,梦却醒了……” 清显记录的梦境日记里,经常加入自己的解释。不论是好梦还是恶梦,他都尽量仔细回忆,如实记录。 他并不看重梦境的含义,却重视做梦本身,这种想法也许隐藏着对自我存在的一种不安。清醒的时候,他的情绪飘忽不定,相比之下,梦中则更加确切实在,虽然无法确认感情是否“事实”,但至少做梦是“事实”。而且感情没有形状,梦境却既有形状又有色彩。 清显写梦境日记的心情,并不一定是要记录对不尽人意的现实的不满。其实,最近的现实情况开始尽如人意。 饭沼终于屈服,成为清显的心腹,经常和蓼科联系,寻找机会安排清显与聪子的幽会。清显觉得有这么一个心腹就足够了,也许可以不需要其他真正的朋友,于是不知不觉地与本多疏远起来。本多非常寂寞失望,但他把敏感地觉察到清显已经不需要自己视为友谊的一个重要部分,于是把本来和清显虚度光阴的这部分时间用在学习上。他大量涉猎英语、德语、法语的法律、文学、哲学方面的书籍,而且倒并不是为着步内村鉴三的后尘,还钻研卡莱尔的《萨托·雷萨图斯》,甚为叹服。 一个雪天的早晨,清显正准备上学,饭沼环视着四周走进他的房间。饭沼的这一副卑躬屈膝的奴才相,消除了平时那愁眉锁眼的苦脸和郁郁不乐的身子给清显造成的压力。 饭沼告诉清显,蓼科来电话说,聪子对今天早晨的雪景兴趣浓厚,想和清显一起乘车赏雪。问清显能不能向学校请假,前去接她? 清显有生以来,还从来没有人向他提出如此任性得令人吃惊的要求。他已经做好上学的准备,手里提着书包,看着饭沼的脸,茫然而立,不知所措。 “你说什么?当真是聪子的主意吗?” “是的。蓼科是这么说的,没错。” 有趣的是,饭沼如此斩钉截铁地肯定答复的时候,眼神多少带着某种威严,仿佛如果清显胆敢违抗,就会受到道德的谴责。 清显瞟了一眼身后院子里的雪景。聪子这种不容分说的做法与其说伤害了自己的自尊心,不如说感受到如同锋利的手术刀迅速利落地割掉自尊心的肿瘤后那种清爽的感觉。快得令人觉察不出来,而且根本无视自己的意志,这种感觉非常新鲜痛快。他一边心想自己已经快由聪子任意摆布了,一边看了一眼还没有积雪、却笼罩在晃眼的大雪纷飞中的中之岛和红叶山。 “那你给学校打个电话,就说我今天感冒请假。这事绝对不能让父母亲知道。然后去人力车站雇两个可靠的车夫,备好双人坐的人力车,由两个车夫拉。我走着去车站。” “冒雪走去吗?” 饭沼看见年轻的主人忽然脸颊飞红。清显背对窗外纷纷扬扬的大雪,红晕从他昏暗的脸颊上渗透出来,十分艳丽。 饭沼凝视着眼前这位自己亲手精心栽培成长起来的少年,虽然根本没有造就出英雄性格,但能够这样——不管出于什么目的——火热激情地走出家门,心里感到满足。他为自己的这种变化感到震惊,也许在他以前一直轻蔑的方向,也就是现在清显发展的方向中,散漫怠惰里潜存着尚未发现的真谛。 位于麻布的绫仓家是一座武土门第的宅邸,长条屋的左右两边设有格子窗户的警卫室,不过因为家里人手少,现在长条屋好像没有住人。大雪包裹着屋顶的瓦棱,但看上去倒像是瓦棱把积雪轻轻托成屋顶的模样。 门下立着一个打着雨伞的人影,像是蓼科。人力车快到门口的时候,人影迅速消失。人力车在门前停住,车里的清显看着降落在门下的雪片。 一会儿,身穿紫色圆领和服短外衣的聪子双袖捂在胸前,由半张开雨伞的蓼科护送着,低着脑袋从旁门出来。清显看着她的姿态,仿佛从小茶室把一件体积庞大的紫色行李拖到雪地里,华美艳丽得令人沉闷难受。 聪子上车的时候,在蓼科和车夫的搀扶下,身体半是浮在空中坐进车里。清显掀开车篷,与飘飞的雪花一起,聪子白皙滋润的脸上泛着微笑坐进来,她的衣领和头发上落着几片雪花。清显觉得似乎有什么东西从单调乏味的梦中站立起来,急速朝自己袭来。也许是由于车子突然承受聪子的体重产生不稳定的摇晃,在瞬间造成这种强烈的感觉。 钻进车里的是一件香气袭人的紫色大包袱,清显觉得在自己脸颊周围飞舞的雪片突然也散发出清香。聪子坐进来的时候,身体顺着落坐的惯性倾向清显,她的脸颊几乎挨到清显的脸上。聪子急忙使劲挺直身子,清显看见她脖子上绷起的青筋,如同白天鹅脖子上暴起的筋疙瘩。 “你怎么回事?为什么突然想……”清显无奈地问。 “京都的亲戚病危,爸爸妈妈昨天晚上坐夜车赶去京都,就我一个人在家里,特别想见您。昨天考虑了一个晚上,今天早晨又是下雪,所以,我想和您两个人去看雪景。这是我生来第一次这样任性,请您原谅。”聪子喘息着说,语气也与平时不同,显得天真。 人力车在两个车夫前拉后推的吆喝声中开始前行,透过车篷上的小窗户,只能看见外面飞掠的发黄的雪片,车内的昏暗在不停地颠簸。 清显带来的苏格兰方格纹深绿色护膝小毛毯盖在两个人的膝盖上。他们这样紧挨在一起,除了遗忘的幼年时代的记忆外,还是第一次。但是,充满灰色微光的车篷缝隙忽开忽闭,雪花趁势不停地飞扑进来,落在绿色的护膝小毛毯上融成水珠;雪片敲击车篷的声音,犹如雨打芭蕉,格外响亮,清显的眼睛和耳朵完全被这景象所吸引。 车夫问去哪里?清显回答说: “哪儿都行。能走多远就走多远。” 清显明白聪子也是同样的心情。随着车夫抬高车把,两个人的姿势稍微后仰,但他们仿佛凝固不动,甚至连手也没有握在一起。 但是,他们的膝盖在护膝小毛毯下不可避免地互相接触,仿佛雪下一点火焰的燃烧。清显的脑子里又出现那个挥之不去的疑团:聪子真的没看那封信吗?既然蓼科敢于那样断言,看来不会有错。这么说,聪子是把我作为一个童男来玩弄吗?我怎么才能忍受这种屈辱啊!原先渴望聪子千万不要看那封信,现在反而觉得希望她看了好。在这样大雪纷飞的早晨的狂热幽会,显然意味着一个女人对未解性事的男人的真挚的挑逗。要是这样的话,我也有办法对付……不过,即使如此,我的未通人道的事实不是就无法隐瞒了吗? 小四方块黑暗的颠簸使他的思绪飞散到四面八方,他想躲开聪子的目光,但除了沾在明亮小窗户的发黄赛璐珞上的雪花外,眼睛无处可看。他终于把手伸进护膝小毛毯下面。聪子的手在里面正等着他,满含着在温暖的窝巢里对待的狡谲。 一片雪花飞进来落在清显的眉毛上。聪子瞧见,不禁“啊”地一声的时候,清显不由自主地向她转过脸去,感觉到睫毛上的冰凉。聪子突然闭上眼睛。清显正面看着这张闭着眼睛的脸。黑暗里只有红红的嘴唇格外显眼,她的脸如同被指尖轻弹的鲜花一样,颤颤巍巍地摇曳,看不清轮廓。 清显的心脏剧烈跳动,显然感到学生制服的高领紧紧勒住脖子,令人难受。他觉得没有任何东西比宁静地闭着眼睛的聪子这张脸更让人捉摸不透的了。 护膝小毛毯下面握着的聪子的手指在轻微地使劲。如果认为这是一种信息的话,清显无疑又受到伤害。但是,由于聪子这个轻微力量的引诱,使得清显可以自然而然地将自己的嘴唇贴在聪子的嘴唇上。 这时,车子的颠簸似乎要把他们的嘴唇拉开。于是,清显极其自然地以两张嘴唇接触部位为轴心,采取抵制一切颠簸的姿势。清显感觉到在嘴唇接触部位的四周仿佛有一把芳香四溢的无形的巨大扇子正徐徐展开。 这个时刻,清显的确忘记了自我,但是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美貌。如果从一个公正平等的位置观察自己的美和聪子的美,一定能够看到两者之美如水银般融合在一起。他感悟到,那些排外的、焦躁的、刻薄的东西本质上与美无缘,盲目狂信所谓孤绝的自我,往往不是肉体,而是精神的疾病。 清显的不安情绪一扫而光,切切实实感受到幸福的存在,于是接吻变得越发热烈而果断。接着,聪子的嘴唇也更加温柔。清显害怕自己全身融化在她热乎乎的甜蜜口腔里,手指想触摸某种有形的东西。他从护膝小毛毯下面抽出手来,搂着聪子的肩膀,托着她的下巴。他的手指感觉到聪子下巴那纤细的软骨。他再次确切感受到自身之外的另一个活生生的肉体的存在,这反过来增加他们接吻的亲密度。 聪子流泪了。泪水流淌到清显的脸颊上,他才知道。于是,骄傲之情油然而生。但是,他没有从这个骄傲中感觉到丝毫以前施人以恩惠时那样的满足感。聪子身上的一切,过去那种倚老卖老般批评的口吻也荡然无存。清显的手指触摸她的耳朵、胸脯,每触摸一处,那肉体的温柔都使他心荡神驰。这就是爱抚。他学会了爱抚。就是通过一种有形的东西拴住随时都准备飞去的、如雾霭般的感官感受。此时此刻,他一味沉浸在喜悦里。这是他能够做到的最理想的自我放弃。 接吻结束的时候,正如不情愿地从睡眠中醒来,尽管还在发困,却无法抵挡透过眼皮薄薄的皮肤照射进来的玛瑙般的朝阳,身心残留着恋恋不舍的惆怅忧郁。那个时刻,睡眠的美味才达到顶峰。 两张嘴唇离开以后,如同刚才还在美妙婉啭的小鸟突然停住它的歌喉,留下一阵不祥的静寂。两个人都不敢看着对方,沉默不语。然而,这个沉默的气氛立刻被车子的颠簸所冲淡,好像要忙着去干别的什么事的感觉。 清显的目光落到下面。她的穿着白布袜的双脚,如同觉察到什么危险在绿草丛中探头探脑观察四周动静的白老鼠一样,从护膝小毛毯下战战兢兢地露出脚尖。脚尖上落着些许雪片。 清显觉得自己脸颊发烧,就像小孩子似地用手摸了摸聪子的脸颊,发现她的脸也很烫手。于是,他心满意足。只有这里面是炎热的夏天。 “我把车篷掀开,好吧?” 聪子点点头。 清显张大手臂,把前面的车掀起来。眼前四方形的积雪断面无声崩泻下来,如同倒塌一扇白色的拉门。 车夫觉察出后面的动静,把车子停住。 “不要停,继续往前走!”清显叫喊着,声音那么开朗清爽。车夫又弯腰抬起车把,清显叫道:“走!一直往前走!” 车子在车夫的吆喝声中继续前行。 “别人会看见的。”聪子湿润的眼睛垂下来,看着下面。 “管它哩。” 清显对自己如此坚定果敢的声音都感到惊讶。他明白自己想直面这个世界。 抬头看去,天空犹如玉龙酣战的深渊。雪片打在他们的脸上,张开嘴,就飞进嘴里。要是就这样埋在大雪里,那该多好! “啊,雪花都从这儿……” 聪子的声音如人梦境,大概她想说雪花都从脖子滴落到胸脯里去了。然而,纷纷扬扬的雪花毫不紊乱,具有一种仪式般的庄严。清显的脸颊开始觉得冰冷,他的心情也随之冷淡下来。 恰巧车子来到宅邸密集的霞町坡地上,从山崖旁边的空地上可以眺望麻布三联队的兵营。白茫茫一片的兵营里,没有一个土兵的身影。但是,清显忽然看见那本日俄战争图片册中得利寺附近祭吊阵亡者的幻影。 几千名士兵耷拉着脑袋聚集在插着细小白木墓碑和飘动着白布的祭坛周围。与那幅图片不同的是,幻影中的士兵的肩膀上,军帽的帽檐上都是积雪,一片雪白。在看见幻影的那个瞬间,清显就觉得他们都已经死去。这几千名士兵聚集在一起,并不仅仅是为了吊祭战友,也是为了吊祭他们自己…… 幻影旋即消失。高墙里面为防止松枝被雪压折而绷在树上的、鲜明的浅棕色绳子上挂着微颤的积雪,紧闭的二楼窗户的毛玻璃上晕透出模糊的灯光,这一幕幕现实的景色呈现在飞雪里。 “放下来吧。”聪子说。 车篷一放下来,车子里恢复刚才熟悉的昏暗。但是,刚才那种陶醉的气氛不再回来。 她对我的接吻会怎么想呢?清显又开始惯常性的思索:我的接吻忘乎所以、自我陶醉,她是否觉得我过于幼稚、有失体统呢?那个时刻,我的确只沉醉在自己的喜悦里。 这时,聪子说道:“咱们回去吧。” 这句话说得太及时了,恰到好处。 清显心想,又是我行我素的任性,却在犹豫之间,放过表示异议的机会。如果他回答说不回去,骰子必然攥在自己手里。这个还拿不习惯的沉甸甸的象牙骰子,哪怕轻轻触摸一下,连手指都觉得冰凉,现在还不属于自己。 清显回到家里,撒谎说身上发冷提早从学校回来。母亲闻讯后,急忙来到他的房间,硬要他量体温,正要吵嚷地叫医生的时候,饭沼进来报告说,本多来电话了。 母亲要替清显去接电话,清显费了好大劲才没让她去。见儿子执意非亲自接不可,才把一件羊绒毛毯裹在他的后背。 本多是借用学校教务处的电话打来的。清显的声音显得极不愉快。 “我对他们说今天有点事,提早离校回家的。早晨没去学校的事,你对我家里可要保密。感冒?”清显一边留心电话室的玻璃窗,一边压低嗓门继续说:“感冒没什么大不了的。明天能上学,到时候再告诉你……本来就休息一天,用不着这么担心打电话来,简直是小题大做!” 本多放下电话,自己好心没得好报,觉得委屈,忿忿气恼。以前他从来没有这样对清显恼火过。与其说是清显冷淡不快的语调和目中无人的傲慢态度,不如说是他的声调里充满极不情愿地让朋友知道自己的一个秘密的遗憾更使本多伤心。他从来没有强行要求清显告诉个人的秘密。 本多的心情稍微平静下来。他开始自我反省:我也真是的,人家就歇一天,干嘛打电话去表示关心啊?但是,这种迫不及待的关心不仅仅是出于深厚的友谊。他的心头突然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不祥的感觉,所以在课间急急忙忙穿过一片白雪的校园,跑到教务处借电话。 清显的座位从早晨起就一直是空的,本多感到一种恐惧,仿佛先前曾经有过的恐惧又出现在眼前。清显的课桌靠窗,明亮的雪光通过玻璃窗映照在新抹清漆的、伤痕累累的旧桌面上,课桌如同一具罩着白布的坐棺…… 本多回到家里以后,心情仍然郁郁寡欢。这时,饭沼来电话说,清显对刚才在电话里的态度表示歉意,今天晚上派车接他过去,不知能否赏光?饭沼沉闷单调的声音更使本多抑郁烦恼,他一口回绝:等他能去学校以后,再好好谈吧。 清显听到饭沼转达的本多回话后,万分苦恼,好像真的得病了。当天深夜,他把饭沼叫到房间,说厂一番叫饭沼大惊失色的话: “这全得怪聪子。说真的,女人会破坏男人之间的友谊。要是没有聪子一大早任性的要求,也不至于惹怒本多。” 当晚雪停,翌日早晨天空晴朗。清显不顾家里人的劝阻,到学校去。他要比本多先到学校,想主动向他打招呼。 但是,睡了一个晚上,却是如此明媚灿烂的早晨,清显心底的幸福感又抑制不住地涌上心头,使他变成另一个人。本多走进教室的时候,清显向他微笑,本多也若无其事地回以淡淡一笑。清显本想把昨天早晨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本多,但他立刻改变了主意。 本多含笑回答以后,没有说话的意思,把书包放进课桌里,然后挨靠在窗边,眺望雪霁天晴的景色。一会儿,他看了一眼手表,离上课还有三十多分钟,接着转身走出教室。清显很自然地跟在他后面。 木结构二层楼的高中部教室旁边有一个以亭子为中心修建的、几何形布局的小花坛。花坛外面是山崖,山崖下面有一口名叫洗血池的池塘,有小路通到环绕池塘的树丛里。清显心想本多没去过洗血池。小路上的积雪开始融化,路很不好走。果然本多在亭子前面停住,拂去椅子上的积雪,坐下来。清显穿过积雪覆盖的花坛,走上前去。 “干嘛跟着我?”本多眯起眼睛看着清显。 “昨天是我不好。”清显坦率地道歉。 “算了。是装病吧?” “嗯。” 清显拂去本多身边的椅子上的积雪,挨着他坐下来。 眯缝起眼睛凝视对方,可以在情感的表面镀一层金,有助于立即抹去尴尬的气氛。站立的时候,透过积雪的树梢可以望见池塘,一旦坐在亭子上,就看不见了。从校舍的屋檐、亭子的屋顶、所有的树木,传来积雪融化滴答落水的声音。覆盖着周围花坛呈现出不规则凹凸形状的白雪的表面也已经冻结塌陷,反射着花岗岩粗糙断面似的细密的亮光。 本多以为清显肯定会把心中的什么秘密告诉自己,但他又不能承认自己是在作这种等待。同时也半是希望最好清显什么也别对自己说。他难以承受朋友这种如恩赐般地把秘密告诉自己。于是,本多不由自主地主动开口,绕着弯子说: “最近这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个性这个问题。我认为自己至少在这个时代、这个社会、这个学校里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也愿意这么认为。你也是这样的吧?” “那是啊。” 在这个时候,清显回答的声音更显出不情愿的无精打采,散发着独特的幼稚气息。 “可是,你想一想百年以后,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恐怕都要卷进一个时代的思潮,任人观察。美术史各个时代的不同风格,就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一点。当我们生活在一个时代模式里的时候,谁也无法不通过这个模式认识事物。” “可是,现在的时代有模式吗?” “你是想说明治时代的模式正在死亡吧?但是,生活在模式里的人们绝对看不见这个模式,所以我们也肯定被某种模式包围着,正如金鱼不知道自己生活在金鱼缸里一样。 “你只生活在感情的世界里。在别人眼里,你是个古怪的人。大概你也认为自己忠实地生活在个性里吧。但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证明你的个性。同时代人的证言没有一句是可信的。也许你的感情世界本身显示出时代模式的最纯粹的形式……不过,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证明。” “那么,什么东西才能证明呢?” “时间。只能是时间。时间的流逝把你我都囊括其中,无情地提取出我们没有觉察出来的时代共性……然后以‘大正时代的青年原来是这样思考、穿着这样的衣服、以这种方式说话’的形式把我们大家统统概括起来。你不喜欢剑道部那些人吧?对他们充满蔑视的情绪吧?” “嗯。” 冷气透过裤子逐渐侵袭上来,清显坐得很不自在,眼睛却看着亭子栏杆旁边的一棵山茶树。积雪滑落下来以后的树叶闪烁着鲜艳的亮光。他说:“啊,我对那帮家伙非常讨厌,蔑视他们。” 本多对清显这种有气无力的回答不再感到吃惊,他继续往下说: “那么,你想一想,几十年以后,你将要和你最厌恶的那帮家伙被视同一类。他们粗野鲁莽的头脑、伤感的灵魂、辱骂别人‘文弱’的狭隘心胸、欺负低年级学生、对乃木将军疯狂般的崇拜、通过每天早晨打扫明治天皇亲手栽植的杨桐树周围感受妙不可言的快感的神经……那些东西和你的感情生活一股脑搅和在一起,等同对待。 “这样,就能轻而易举地抓住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时代的总体真实。如同刚刚被搅混的水平静下来以后,水面立刻明显地泛起汽油的五颜六色一样。对了,我们时代的真实在我们死后会很容易分离出来,谁都看得清清楚楚。但是在百年以后,发现这个所谓的‘真实’其实是完全错误的思想,于是我们全部被归纳为某个时代具有错误思想的人们。 “你认为这种概括以什么作为标准?是那个时代的天才的思想吗?是伟人的思想吗?不是。后人给那个时代定性的标准,就是我们和剑道部那些家伙之间无意识的共性,即我们最通俗的一般性信仰。无论什么时候,时代总是被囊括在一种愚神信仰之中。” 清显不明白本多到底想说什么,但在倾听的过程中,一种思考在心中逐渐萌芽。 可以看见几个学生的脑袋出现在教室二楼的窗户上。其他教室紧闭的窗玻璃上,反射着朝阳耀眼的光线,映照出晴朗的蓝天。这是学校的晨景。与大雪纷飞的昨天早晨相比,清显觉得自己仿佛从感情暗潮的动荡中被强行拉到明亮的白色理性的校园里。 “这就是历史。”清显不无遗憾地发现在自己发表见解的时候,语调远比本多幼稚逊色,但他还是想楔人本多的话题:“这么说,不论我们思考什么、祈求什么、感觉什么,对历史都毫无影响吗?” “是的。正如西方人总是认为拿破仑推动了历史’一样,人们认为你的爷爷他们的意志创造了明治维新。” “可是,果真如此吗?历史有哪一次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呢?只有看见你,我总这么想。你既不是伟人也不是天才,却极具特色。你几乎完全缺少意志。一想到这样的你与历史的关系,我总感觉到非同寻常的兴趣。” “你是嘲笑我吧?” “不,不是嘲笑。我是在思考对完全无意识的历史进行干预的问题。例如,如果我具有意志……” “你的确具有意志。” “如果具有改变历史的意志。我将以毕生的精力和全部的财产为按照自己的意志扭转历史而努力。同时将竭尽全力获得地位和权力。尽管如此,历史也未必就是成为自己随心所欲的形态。 “一百年、二百年、三百年以后,也许历史才突然变成与我毫无关系的、正是我的梦想、理想、意志所追求的那种形态,也许就是一二百年前我梦想中的模式。仿佛正以在我看来是无与伦比的美丽,微笑着目光冰冷地俯视着我,嘲笑我的意志。 “人们大概会说,这就是历史。” “这难道不就是机会吗?难道不就是时机终于成熟的问题吗?不用说一百年,哪怕三五十年,这种事也会经常发生。当历史采取那种形态的时候,你的意志也会死去,然后变成一根肉眼看不见的、潜在的细线,帮助历史的完成。如果你一次也没有在这个世界上享受过生,即使等几万年,也许历史也不会采取那种形态。” 由于本多的这一番话,使清显在毫无亲切感的抽象性语言的冰冷森林里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微微发热的兴奋。对他来说,这终归是无奈的愉悦,但环视白雪覆盖的花坛上枯木的长长的影子以及到处雪水清脆滴答的皑皑世界,清显知道本多已经直觉地感受到他依然沉浸于昨天记忆的火热缠绵的幸福感,但表现出明显的漠然置之的态度。清显对他这种如同白雪一样纯洁的做法表示欣赏。这时,从校舍屋顶上落下一张榻榻米大小的雪块,露出湿漉漉亮晶晶的黑瓦。 “那个时候”本多说:“一百年以后,即使历史变成我所希望的那种形态,你把它叫做什么‘完成’吗?” “这肯定是完成。” “那是谁的呢?” “你的意志的。” “开什么玩笑?!那时候我早死了。刚才我不是说了吗?历史的变化与我毫无关系。” “那你不认为是历史意志的完成吗?” “历史有意志吗?把历史拟人化是很危险的。我认为,历史没有意志,与我的意志又毫无关系。所以,不是从任何意志中产生出来的这种结果绝不能称为‘完成’。历史表面形式的完成亦即崩溃的开始,这就是证据。 “历史总是在不断地崩溃。同时为了准备下一个无果的结晶,历史的形成和崩溃似乎只具有相同的含义。 “这种事我非常明白,但是我和你不一样,我不能放弃做一个具有意志的人。说是意志,其实或许就是我的迫不得已的性格的一部分。确切的内容,对谁也不能说。但大概可以这么说,人的意志本质上就是‘企图参与历史的意志’。我并没有说这就是‘参与历史的意志’。意志参与历史,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是‘企图参与’而已。这又是所有意志的宿命。尽管意志理所当然地不愿意承认这一切的宿命。 “但是,从长远的眼光来看,所有的人的意志都将遭受挫折。人往往不能如愿以偿。这个时候,西方人是怎么想的呢?他们认为‘意志矢志不移,失败是偶然的’。所谓偶然,就是排除一切因果关系的、自由意志惟一可以承认的非统合目的性。 “所以,西方的意志哲学不承认‘偶然’就无法存在。偶然是意志最后的藏身之处,是胜负孤注一掷的赌注……没有偶然,西方人就无法解释意志的一再挫折和失败的原理。我认为,这个偶然、这个赌注,才是西方的神的本质。如果意志哲学的最后藏身处就是偶然这个神,那么这个神同时又被塑造成鼓舞人的意志。 “但是,如果偶然被全盘否定,那又会怎么样呢?如果认为所有的胜负都不存在偶然性发挥作用的因素,那又会怎么样呢?这样一来,所有的自由意志将失去藏身之处。不存在偶然的地方,意志就失去支撑自己的身体站立起来的支柱。 “你设想一下这样的景象。 “意志独自站在白天的广场上。他假装着是依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站立在那里,而且自己也产生这种错觉。烈日炎炎,在没有一棵草木的宽阔的广场上,他拥有的只是自己的身影。 “这时,万里无云的天空忽然响起轰鸣般的声音: “‘偶然已经死去。偶然不再存在。意志哟,从此你将永远失去自我辩护。’ “一听到这个声音,意志的身躯立即开始崩溃融化。肉体腐烂脱落,骨头裸露,流出透明的浆液,接着骨头也开始软化、融解。意志依然用双脚使劲踩着大地,但一切努力都无济于事。 “就在这时,一片白光的天空随着惊心动魄的轰鸣声裂开一道缝,必然之神从缝隙间探出脑袋。 “……我只能想像自然之神的面孔极其丑陋可怕,而且观之不祥,所以无法描述。这肯定是我意志性格的弱点。但是,如果没有任何偶然,意志也就变得毫无意义,历史就不过是因果律这个若隐若现的巨锁上的铁锈,而参与历史的东西就只是光辉灿烂的、亘古不变的、美丽的粒子那样的无意志的作用,人的存在意义就只限于其中。 “你不懂这些,你不信这种哲学。与其说你含含糊糊地相信自己的美貌、变化无常的感情、个性、性格,不如说更相信自己的无性格。我说得对吧?” 清显难以回答,但没有觉得自己受到本多的侮辱,只好无奈地微笑起来。 “对我来说,这就是一个最大的不解之谜。” 本多叹了一口气。这口真挚得几乎显得滑稽的叹息在朝阳的光线里变成白色的气体轻轻飘浮,清显觉得这仿佛是朋友的关心化成的幽微的形式,暗自增强自己心中的幸福感。 这时,上课的铃声响了。他们站起来。有人从二楼窗户把窗边积雪团成雪球扔到他们的脚边,溅起闪亮的雪花。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胖子和瘦子 契科夫 (ouyang)
- 《山月记》——【日】中岛敦 (K.)
- 西方文学|瑞普·凡·温克尔 华盛顿·欧文 (自由译者又田)
- 近现代文学|《我的个人主义》——夏目漱石 (门儿包)
- 齐美尔 《忧郁的栖居者》 (Z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