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在台湾出行
赵羽裳(看书码字裁衣种菜,虚度人生。)
在台湾出行 春节后,带着全家老小错峰出游,自由行去了趟台湾。一路上,既有在台北的公交出行,又有环岛的包车行,台湾的交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出了桃园机场,拼车前往饭店,正是晚上下班的时间,却一路畅通。停下等红绿灯的时候,隔着车窗,旁边就是一群群的摩托车,绿灯一亮,摩托车呼啸而过,颇为壮观。台湾大概有2300万人口,而摩托车的保有量却达到了1500万辆,除去幼童和岁数太大的老人,人人都有一辆摩托车。后来听我们的包车司机小民介绍,台湾男孩到了18岁都会去考摩托车驾照,通常他们的18岁成人礼物就是一辆摩托车。 台北几天的出行,我们基本上都是乘坐地铁,也就是他们的捷运。台北的捷运系统非常的发达,基本上通到了台北的每一个角落。所以台北人出行不是骑摩托车就是坐捷运,很少会打车。我们的导游阿杰是个地道的台北人,问他台北所有的风土人情,他都了若指掌,侃侃而谈。但问他台北的出租车起步价是多少?如何计费的时候,他竟愣住了,不好意思地说:“我们都是骑机车或搭捷运的,这个真不清楚哎。”可见他们打车频次之少了。 以前听人说,没坐过台北的捷运就不算到过台北。当我们切身体验坐捷运的时候,感觉真的很棒。首先,无障碍通道设施设置的非常完善。我们带着老人、孩子,推着婴儿车,可是搭乘捷运无论直达还是换车,一个台阶都没爬过,一路通畅无阻,因为只要顺着标志走,每一个捷运站都能找到通往各个方向的无障碍通道或者升降梯。值得一提的是台北的商场、饭店还有旅游景区也是这样,无论是大型百货商场还是街边杂货店、无论是星级饭店还是小旅店、无论是著名的台北故宫博物院还是不知名的街心公园,凡是有台阶的地方,旁边3米之内,必定能找到适合推小车的斜坡路。另外,在捷运的车厢里,几乎四分之一的座位都是老弱病残孕专座。普通人宁愿站着,也不会去坐那些专座,都是留给有需要的人。所以,我们因为有孩子和老人,一路上都是有座位的。 在台北还做过两次公交车,设置的也非常人性化。首先上下车的台阶和公交站台几乎是平行的,婴儿车很容易就推上公交车。另外,公交车上也设有非常多的老弱病残孕专座,基本上有需要的人都能找到座位。 出了台北,我们包了一辆车开始环岛游。台湾三分之二的面积是山,所以弯儿多,几乎没有几条直路。有几次,我看到我们的司机小民,有的红灯直接开过去,有的红灯就停下来,十分奇怪。我就问他为什么?难道是知道哪个没有摄像头所以闯红灯?他笑着说:“不是的,有的信号灯是提示灯,与前面路口的信号灯是同步的。因为台湾弯路多,有的时候车速过快,拐过弯才看到红灯会停不下来,所以要在真正的路口信号灯之前,先设一个警示灯。”原来如此,两个灯的信号同步,司机有了一个缓冲时间,就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和判断。 台湾西部是有高速公路的,全程我没有看到一个收费口,开始还以为他们高速公路是免费的。后来,问了小民,他说:“哪有免费啊,是ETC,自动扣款,没钱就会发短信让你充值了。”我就奇怪了,怎么一个收费口都没看到?小民说:“都是自动的呀。你看那个大架子,上面有感应器,一通过就刷卡了。”哇,真是太厉害了!因为我们的车速大概是110迈左右,他们的ETC感应器也太灵敏了吧。我们都是在收费口一辆一辆车等着抬杆通过的,车多的时候,收费口就是堵点啊。原来,我们的ETC采用的是微波技术,而他们采用的是更先进的红外线技术,可以大大提高车次通过效率。 台湾人开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很少会按喇叭。小民告诉我们,在台湾,按喇叭差不多就等于在骂人。以前,曾经有新闻报道黑道大哥下车把按喇叭的人暴打一顿的事情。所以一路上,我们都没有听到小民按过喇叭,有什么情况,最多就是闪灯提示一下,和我们这里什么事情都能按喇叭的习惯还真不太一样。 乍看之下,台湾的高楼没我们多,看起来又破又旧,台湾的公路没我们宽,几乎没有超过4车道的路。但是,当你置身其中,你会发现很舒适、很便捷,你需要的都能得到满足。这是一个非常适宜生活的地方。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投稿)一个养狗人的心里话 (郑天良)
- 尊敬的各位编辑 (严涛)
- 尊敬的蓝色 (宝宝宝)
- 穿外套的电梯 (胖小)
- (投稿)美国也有活雷锋 (郑天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