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序位
来自:Cherry
《爱的序位:家庭系统排列个案集》- 家排是这几年流行起来的‘现代心理疗法’,也是颇有争议的一种疗法。两周前的一次心理学沙龙上简单体验了一下,随后便找来几本海灵格的书来阅读,和各位小组里的小伙伴们分享一下什么是家排。 “家庭系统排列” (简称家排)是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领域一个新的家庭治疗方法,由德国心理治疗大师伯特·海灵格(Bert Hellinger)经30年的研究发展起来的。通过现象学探究问题的引发根源,呈现隐藏在现实背后的影响因素。在心理治疗方面则多应用于家庭治疗。 从人的发展来说,家庭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系统尤其是原生家庭。海宁格发现在家庭系统中,有一些隐藏着的、不易被人们意识或觉察到的动力操控着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爱的序位,并不跟随社会及文化的标准或规则运行,而是在这些标准或规则之上运行。如果我们跟随“爱的序位”和家人相处,关系会很好,大家都能够快乐和健康的成长;如果我们忽略了它,家人会受困扰。 《爱的序位:家庭系统排列个案集》书中挑选了一些治疗课程,不加任何修改地记录了下来。 那么,通常是如何做排列呢?做排列时,治疗师会先找一群人,人数略多于当事人原生家庭的重要成员。个案开始时,会请当事人选一个人代表他父亲、一个人代表他母亲、一个人代表他自己,然后也许再选其他人代表这个家族系统里的其他的重要成员。之后可能会加进更多人。然后当事人就握着每个人的双手,按照直觉将他们带到房间里的某个位置。他这么做时不说话,将每个人放到房间中他觉得"就是这里"的点上,看他要他们面对什么方向;不用叫代表采取任何特定的姿势、手势,也不用说话。每个人只要站在当事人将他们放置的位置上就行了。如果是一对一的个案没有其他人在场,治疗师会使用不同的方法来代表家族成员--枕头、椅子、纸片等。当事人一旦把家族排列好了就坐下,如同无为的观察者般在旁观看。代表们被排列在房间特定的位置之后,家族成员个体间的某种关连就开始浮现出来。相向、相背、相邻或者远距离站立,各种各样的排列、姿势和距离,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内心感受。就在这样一个被显化的家庭排列中,每一个代表人会感觉到不同程度的孤独、压抑、温暖、害怕、不舒服、想哭、愤怒、委屈、与自己无关等感受,而奇妙的是这些代表人的直观感受,往往正是真实的家庭成员的深层感受。感受强烈的代表人甚至会情绪失控、流泪不止。治疗师的功能,就是在当事人家族系统型态的问题暴露后,了解其根源,然后可以开始朝化解前进。治疗师会带领当事人去体会家庭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成员之间通过对视、诉说、拥抱进行沟通,同时治疗师会移动成员之间的位置关系,直到每个成员都感觉舒服为止,如此,我们便可解放内心深处那些来源不明的愤怒、对抗、愧疚、怨恨等情结。 我现场看到的沙龙里,案主想要处理自己和父亲的关系,案主的扮演者和案主父亲的扮演者的一些互动引起引导师的关注,于是加入了案主的母亲的角色,结果案主的母亲的扮演者无法在丈夫和女儿之间找到合适的位置,一直焦虑地移动,后来情绪异常激动。。。 对于家排的反对主要是认为无科学依据,治疗的疗效可能来自心理错觉。。。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台湾人究竟是谁 (菠菜)
- 《国际教育的门里门外》读后感 (菠菜)
- 约读2019001:《被讨厌的勇气》(第一夜、第二夜) (Azure)
- 我们在南屏 (亮亮)
- 思维导图是思维训练的好朋友 (菠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