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之容止部——每日更
来自:柯南君(求关注啊求关注。。。。)
2016-04-30 14:29:00
世说新语是南北朝时期刘义庆等人编著的笔记小说,用每篇只有100字左右的微博体记录了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各种名士的风流轶事,所谓“魏晋风度”在世说新语里体现得淋漓尽致。魏晋南北朝又是中国历史上最看脸的时代,世说新语中容止部就记录了当时一些为广为人知的美男们的故事,例如卫玠,嵇康,潘安等,读来不仅可以了解当时的一些社会风尚,而且有些文字更是趣味性十足。
-
柯南君 (求关注啊求关注。。。。) 楼主 2016-04-30 14:29:37
1.曹操即将要接见匈奴使节的时候,觉得自己长得不太好看,在匈奴面前有点丢自己国家的人,于是让在自己手下任职的美男崔季珪冒充自己去见使节,自己握着刀站在崔季珪身边。接见后,曹操派人去问匈奴说:“你觉得魏王怎么样?”匈奴回答说:“魏王当然不错啦,长得也好,威望也那么高,但旁边握刀的人,那才是英雄啊!”曹操听到这匈奴使节如此夸自己,心里十分高兴,于是立马派人把他杀了。 这则故事十分符合曹操多疑狡诈的性格,另外原文是曹操觉得自己“不足以雄远国”以及最后敢派人杀了匈奴使节说明此次接见的南匈奴仍在对汉朝臣服。有句话叫“国恒以弱丧,独汉以强亡。”虽然这句话有点理想主义,但确实即使是汉末仍控制住了西域,并且把西域传给了下一个朝代晋朝,而唐朝虽然一度将势力范围扩展到了中亚,但后期自己连西域都没守住,更不要说把广阔国土留给下个朝代了。
-
柯南君 (求关注啊求关注。。。。) 楼主 2016-05-01 19:53:12
2.何平叔长得很帅,而且脸也非常白。魏明帝曹叡怀疑他搽了粉,当时正是夏天,曹叡就给他吃热汤热面,何平叔吃得大汗淋漓,撩起自己衣服擦脸,脸色反而越擦越白! 这则故事很可能让大家觉得曹叡这个皇帝很昏庸荒唐,但其实并不是,曹叡二十三岁即帝位,英姿勃发,在位期间正是蜀汉和吴北伐最频繁的时期,但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孙权甚至北方的鲜卑都未能从他手中占到便宜,司马懿在曹叡手下像侍奉曹操曹丕一样胆小谨慎,不敢稍露野心,毕竟“明”这个谥号可不是白给他的。可惜的是曹叡三十六岁便死了,他死之后即位的是幼帝曹芳,于是给了司马懿施展野心的机会。假使曹叡长命,三分天下最终会不会归于司马氏还真的未为可知呢。
-
亲爱的海秀呀 2016-05-02 08:22:47
嗯,我倒觉得,曹操杀了使节是因为使节说,“魏王”身边的人“才是英雄”,虽然夸的是曹操,但是使节并不知道“魏王”身边的人才是魏王,在曹操心里,那个使节今天可以说“魏王”身边的我才是英雄,以后是不是也可以说我身边的某个人才是英雄,曹操杀使节的原因可能是使节对王权的态度不够尊敬。 以上只是我自己的一点点小想法,我没有看过《世说新语》,对魏朝了解也不多,如果说的不对的话希望不要介意。
-
柯南君 (求关注啊求关注。。。。) 楼主 2016-05-02 09:15:50
这样理解也很有道理啊,不过其实我觉得曹操多疑狡诈杀使节是因为他看到这使节这么有才能把他放回去太不放心,就像刘备在曹操手下时拼命藏拙一样。
-
柯南君 (求关注啊求关注。。。。) 楼主 2016-05-08 13:00:56
17.大将军王敦称赞太尉王衍说:“他在众人中就像珠玉放在瓦石之间。” 王敦是王衍堂弟。王衍是西晋重臣,西晋被前赵攻灭时王衍等重臣被前赵大将石勒(后赵建立者)俘虏,但他为了活命对石勒说自己“少不豫事”很少参与政务,妄想推脱责任,又劝石勒称帝,石勒大怒,说道:“君名盖四海,身居重任,少壮登朝,至于白首,何得言不豫世事邪!破坏天下,正是君罪。”又对身边人说:“吾行天下多矣,未尝见如此人,当可活不?”于是就把王衍杀了(《晋书》)。其实时人对其褒贬不一,也不是这里三言两语能够说尽的,只说一个关于他的典故,信口雌黄,雌黄是一种可以当做橡皮擦的矿物质,王衍说话时对自己话中错误满不在乎,随意更改,所以时人谓之“信口雌黄”。
-
柯南君 (求关注啊求关注。。。。) 楼主 2016-05-08 13:02:11
这里多说两句关于石勒的话,石勒是中国唯一一位从奴隶到皇帝的人,他属羯族,羯族是胡人中的胡人,胡本义是兽类下巴垂肉,已是蔑称,羯本义则是割去睾丸的公羊,称其为羯胡可知地位极其低下,而石勒则是一位很合格的君主,当上皇帝后为了提高胡人地位于是禁止“胡人”之称,有一次,某人酒后闯入宫门,石勒责问门官为什么不严格执法,门官竟脱口而出说:那是一个喝醉了的胡人,哪里还能跟他讲理?石勒笑了,他说:胡人是不好说话。
又一次,一位被石勒召见的汉族官员衣衫褴褛,让石勒大为诧异。石勒问:爱卿难道贫穷到了这个地步吗?汉官答:臣的家财都被羯贼洗劫一空。石勒又笑了。他说:羯贼抢去的,孤王来赔偿。汉官这才发现说错了话,赶紧磕头。石勒却说:孤的禁令是针对小民的,不关你们这些老书生的事。说完,当真赐给此人一大笔钱(易中天中华史《南朝,北朝》)。
-
柯南君 (求关注啊求关注。。。。) 楼主 2016-05-11 20:02:15
接上 石头城事变是指苏峻之乱。庾亮此前一直认为苏峻图谋不轨,因为平定王敦之乱中苏峻渐渐坐大,而且藏匿乱党,于是庾亮征召苏峻入朝意思是让他离开自己根据地并削弱其势力,但此举操之过急,将苏峻逼反,第二年苏峻便攻陷了建康。最后还是陶侃被推举为盟主率领各路人马才将叛乱平息。
先帝晋明帝的顾命大臣是王导,庾亮,温峤等,没有陶侃,陶侃深以为憾,所以酸酸地说“肃祖顾命不见及”,先帝顾命大臣又没有我,叛乱关我毛事。肃祖是晋明帝庙号。
傒狗是时人对江西人的蔑称。
鲜卑多美女,晋明帝的生母就是鲜卑人,所以晋明帝须发皆黄,很像鲜卑人。
陶侃有个曾孙叫陶潜,即陶渊明。
-
其臭如兰 2016-05-12 12:24:01
陈郡殷氏和谯国桓氏也够对头了。 殷浩被桓温逼得下野得了抑郁症,殷浩的侄子又被桓温的儿子要了命。 殷氏叔侄也都算是一对妙人了。 庾亮雅量高致,而经济短略,实在不宜执掌国柄啊。
-
柯南君 (求关注啊求关注。。。。) 楼主 2016-05-13 19:14:40
27.刘尹评论桓温说:“双鬓像刺猬毛,眉毛像紫石棱,自是孙权,司马懿一类的人。”
桓温是晋明帝驸马,东晋重臣,曾多次北伐并消灭东晋西邻盘踞在蜀地的成汉政权,一时权势熏天,后来自恃功高欲逼晋帝禅让于己,终因谢安等人阻挠才未成功,不过他的儿子桓玄终于还是发动了叛乱,并攻下了建康,在平桓玄之乱中刘裕势力坐大,最终逼晋帝禅让,建立刘宋。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就是桓温在北伐途中看到自己年轻时在故地种的柳树皆已十围而发出的感慨。 再说一则桓温的八卦,灭成汉后桓温纳了成汉皇帝李势的妹妹为妾,桓温妻子就是晋明帝女儿很生气,提着刀来到小妾房中要杀了她,但见到小妾的样子后惊叹道:“阿子,我见汝亦怜,何况老奴!”小姑娘,我见到你也觉得你很可爱,更何况那个老东西!这是“我见犹怜”的典故出处。
-
其臭如兰 2016-05-13 23:54:33
27.刘尹评论桓温说:“双鬓像刺猬毛,眉毛像紫石棱,自是孙权,司马懿一类的人。” 桓温是晋 27.刘尹评论桓温说:“双鬓像刺猬毛,眉毛像紫石棱,自是孙权,司马懿一类的人。” 桓温是晋明帝驸马,东晋重臣,曾多次北伐并消灭东晋西邻盘踞在蜀地的成汉政权,一时权势熏天,后来自恃功高欲逼晋帝禅让于己,终因谢安等人阻挠才未成功,不过他的儿子桓玄终于还是发动了叛乱,并攻下了建康,在平桓玄之乱中刘裕势力坐大,最终逼晋帝禅让,建立刘宋。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就是桓温在北伐途中看到自己年轻时在故地种的柳树皆已十围而发出的感慨。 再说一则桓温的八卦,灭成汉后桓温纳了成汉皇帝李势的妹妹为妾,桓温妻子就是晋明帝女儿很生气,提着刀来到小妾房中要杀了她,但见到小妾的样子后惊叹道:“阿子,我见汝亦怜,何况老奴!”小姑娘,我见到你也觉得你很可爱,更何况那个老东西!这是“我见犹怜”的典故出处。 ... 柯南君桓温其实是个不错的人,英武刚毅,所以能有所作为。但是和当时雅致纤弱甚至有些矫揉造作的士风格格不入,所以不太被主流接受。但是慑于实力,大家对他又蔑视又害怕。 另外他其实比较端正的了,比起王敦、桓玄,应该是非常客气内敛了。最后他也不过是希望被加九锡而不是逼位,但是谢安一个拖字诀,到死也没把诏书写好,熬到桓温死了,九锡之事也就不了了之了。桓温并没有真正的反叛,虽然他的实力一直是威胁晋帝的,其实想想希望得到九锡以及取蜀入关等军事成就,他也许只是想要用实力和成绩得到当时士族主流的认可和尊敬吧?
-
柯南君 (求关注啊求关注。。。。) 楼主 2016-05-21 21:14:17
39.有人赞叹王恭形容美好,说:“像春天的杨柳一样清朗。”
王恭就是身无长物的那个人。他从会稽回来后有人看望他,看到他坐着一张六尺长的竹席,那人觉得王恭从会稽回来应该有很多这种竹席,就把竹席要走了,王恭以后就只能坐草垫上了,那人知道后大惊,说,我本来以为你有很多这东西,所以才要的。王恭说,“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这个词是用来形容贫穷的,不是用来形容没什么优点的。
《禹贡》中有“东南之美会稽之竹箭”的记载,意思是东南的美在于会稽的竹,说明会稽的竹子是很有名的,所以王恭朋友才会有那种想法。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读客《南明史》小问题求解答 (液态力比多)
- 书店风景|开书店:店面已有,来0元共创一下吗 (海岛莫急脱)
- 浙江文艺《檀香刑》纪念珍藏版 (球球)
- 求一本精装的《dxp时代》 (取名字真难)
- 求购转让|因搬家,处理上百册书,大部分免费送出(邮寄到付... (槿木落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