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5-16【52部值得听的歌剧系列07】- 威尔第:法斯塔夫 - 知乐古典音乐
wiseguy(3月23日,地球一小时!)

主播:EZ 念晞 威尔第的晚期创作中,最伟大的两部歌剧要属《奥赛罗》和《法斯塔夫》了。它们都是莎翁剧,都是由博依托来写脚本,都在各自的剧种分类中拔得头筹——《奥赛罗》是歌剧历史上最伟大的悲剧,而《法斯塔夫》则是最伟大的喜剧。 约翰·法斯塔夫爵士(Sir John Falstaff)最早出现在莎翁的剧本《亨利四世》和《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中,这是一个嗜酒成性又生性好斗的士兵。当他出现在《温莎的风流娘儿们》里的时候,他又多了条遭人厌恶的“罪状”——自负傲慢。就这样,在艺术殿堂里“法斯塔夫”这个名字几乎成了“妄人”的同义词。 威尔第创作《法斯塔夫》竟耗费了自己五年的光阴——这对威尔第来说极为不寻常。当然,威尔第自己也是乐在其中,他像个老顽童一样仔仔细细地通过自己的创作“料理”了剧中这个无赖的老骑士——约翰·法斯塔夫。 故事发生在英国国王亨利四世统治时期。在英格兰中部一个叫温莎的地方,骑士法斯塔夫在求爱过程中为了省事,居然情书群发,同时给了福德夫人艾丽丝和佩奇太太玛格丽特。事情败露之后,惹来众怒,大家联手做局,两次请君入瓮,对法斯塔夫进行捉弄。在第二幕和第三幕当中,“大众群演”毫不留情地处罚了这位爵士的傲慢和虚荣:第一次,大家把他连同脏衣物一起“倒”进了泰晤士河;第二次,则是在温莎公园揭他老底。当然,故事的另一个主线是,大家如何巧妙安排情投意合的安妮塔与芬顿终成眷属。 “法斯塔夫”这个角色是这部歌剧的剧情发展主线,就像瓦格纳的《纽伦堡的名歌手》中的汉斯·萨克斯。瓦格纳和威尔第分别在各自的作品中以一个角色来阐述他们对艺术生命的自我认知。威尔第曾在亲笔信中戏谑地说:“自己与《法斯塔夫》里这位‘邪恶的爵士’简直一模一样……”而老法斯塔夫却还要教导他人要懂得谦卑——真是够讽刺。 在威尔第歌剧作品中,《法斯塔夫》又是一部具有革命性的创作。它是一出合唱歌剧,需要训练精良的歌手和优秀的指挥家密切结合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它很少出现咏叹调,即使有也是短小精悍。比如恋人芬顿和安妮塔的那首迷人的二重唱《把握时机,尽情拥吻》,很短,但确实是歌剧史上难得的佳作。终场那首美好的合唱《世事尽付笑谈中》呈现了赋格曲式,让所有歌手能和合唱团齐聚一堂,使这整部歌剧在欢乐大团圆中结束。 《法斯塔夫》是威尔第留给世界的告别之作,只是他的“天鹅之歌”不是悲伤逆流成河,而是欢乐大团圆。 文/茶茶斑竹、校对/Nancy、责编/倩儿 【在线收听】http://www.xiami.com/song/1776076792?spm=a1z1s.6659513.0.0.zzwZLD#rd&sukey=3903d1d3b699c208186414b123ec7500cccc67f7855e4acf14d811e50c847b9711cbeea1b5ebdc969130d7a91452bdf3 ****************************************************** Other Tips 《法尔斯塔夫》是威尔第的最后一部歌剧,也是他唯一的一部喜歌剧。这部剧首演于1893年,这一年威尔第已经80岁了。这是承上启下的一年,这一年年轻的普契尼第一部首演成功的作品《玛侬.列斯卡》已经和观众们见面了。 从出席《法尔斯塔夫》首演的观众名单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人们对于这位高龄作曲家的尊重。列席人有:马斯卡尼(《乡村骑士》作者)、普契尼(不用介绍了)、贾柯萨(普契尼御用编剧)、时任参议院议员诗人卡尔杜齐、法国公主玛丽亚.莱蒂齐亚.波拿巴…… 前面在介绍瓦格纳时说过,普契尼和马斯卡尼来自一个叫“青年人的学校(Giovani Scuola)”社团,这个社团主张学习新的技法,抗衡老一代音乐人(以威尔第为代表)的老旧模式,追求进步。特别要说一下,他们对威尔第时代的音乐并不完全否定。 普契尼和马斯卡尼俩人当年在米兰音乐学院学习时,生活特别苦——马斯卡尼是他的合租室友,每天放学后马斯卡尼都会去一个当时给艺术学生提供便宜晚饭的食堂将就晚餐;普契尼不去(普契尼不吃晚饭的)。普契尼每天放学做的一件事,就是在米兰中央大教堂(DUOMO)附近那条通往斯卡拉歌剧院的伊曼祖尔二世十字长廊(Galleria Vittorio Emanuele II)来回踱步,欣赏长廊景色、寻找作曲灵感,直到九点多后才回家。马斯卡尼问他干嘛去?普契尼:就去散个步。 年轻的普契尼这么做,另一个目的是想在这里邂逅如威尔第(歌剧大师)、里克尔迪(大出版社)这样的人。终有一日,命运垂青,让他在此遇见了作曲大师弗朗西斯科.巴斯里,成为了他的学生。 弗朗西斯科.巴斯里在国内鲜为人知,介绍此人必须提一下威尔第的青年时代。威尔第年轻时想考米兰音乐学院,由于没学过钢琴而被拒绝(现在,连意大利人都认为米兰音乐学院现在挂着威尔第的名字,简直是大写加粗的不要脸);而当年把威尔第钢琴这一科毙掉的人就是弗朗西斯科.巴斯里。 普契尼从那天起拜在他的门下,才有了后来普契尼的时代。后世人都应感谢这位大师对普契尼的栽培:从来后浪推前浪——助普契尼乘风破浪的领路人正是他自己舍弃晚餐,在伊曼祖尔二世十字长廊踱步遇到的命中贵人——这是不是让你想起张子房和黄石公? 《法尔斯塔夫》的完结,意味着威尔第时代的结束;歌剧历史舞台已经准备易主,年轻人已经被推上了前台! by:倩儿 【背景音乐列表】 1.Overture 2. Si voglio aver 3. Vorrei parlar 4. Lascia che 5. D’umana gente 知乐古典音乐—知识文库 http://www.zhiyue001.com 有声音的古典音乐鉴赏平台 FOLLOW US|关注我们的最新动态 微信公众账号:知乐古典音乐(ID:zhiyue_music) 新浪微博:知乐古典音乐 喜马拉雅、虾米、蜻蜓的认证账号:知乐古典音乐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25-05-16【美文阅读】- 傅雷家书 - CRI轻松调频 (wiseguy)
- 25-05-14【美文阅读】- 给约翰·济慈的金橘 - CRI轻松调频 (wiseguy)
- 25-05-12【美文阅读】- 生命 - CRI轻松调频 (wiseguy)
- 25-05-09【美文阅读】- 中俄“永恒的怀念”音乐会 - CRI轻松调频 (wiseguy)
- 25-05-07【美文阅读】- 白果树 - CRI轻松调频(重播24-05-15) (wiseg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