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K30表白被拒后该怎么办?《情绪急救》
来自:李小曼(三级拆书家,思维导图研习者)
不容易鼓起勇气向女神表白,女神却说:“我们还是做朋友吧。” 伤心难过是免不了的,除了这些,还能做些什么走出情绪? 看律政俏佳人lisa告诉你吧。 首先,我们聊聊什么是“被拒绝”。按照书中的描述,我自己把它归纳为两种: 第1种:显性拒绝。栗子:你向女神表白,女神说:我们还是做朋友吧。 第2种:隐性拒绝。包括:被歧视,被排斥。 举个栗子: 一个面试的等待房间中,坐了3个人,你和A、B。桌子上有个球。A拿起来,看了你一眼,把球抛给了B。B接到球后,又看了你一眼,把球抛给了A。然后,A和B开始愉快的扔来扔去。这时,你大多会有不舒服的感觉吧?这种也叫做“被拒绝”--被A和B拒绝了。 再举个栗子: 我在上海读书、工作。春节回家,高中同学聚会,大家聊的是:上次下暴雨XX路淹死人啦,XX小区涨了一倍,老王和老李现在住一个小区……我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这也叫被“被拒绝”--被这个小团体排斥了。 大家回想一下,你有没有“被拒绝”的经历呢?可能是显性拒绝,也可能是隐性拒绝。用几句话,简短描述一下。

------------------------------------------------------------------------------------------------------------------------- 【阅读原文】 寻找更好的归属关系 我们对归属感的需求是可以置换的,这意味着,新的关系够在心理层面取代已经结束的旧有关系的位置,在它们更适合我们的个性和兴趣的情况下更是如此。鉴于遭到排斥和拒绝是如此的痛苦,我们不妨多多考虑自己的追求对象、社交圈子、朋友或雇主是否真的适合我们的个性、兴趣、生活方式或职业。 我们对社会群体的选择往往受到环境的激励,我们会自然而然地亲近随机分配给自己的大学室友、工作中的同事,或者我们的孩子的玩伴。有时候我们会和他们建立友谊,有时这种关系会随着我们或他们的发展而解散,因为促成这种关系的环境改变了:例如,我们从大学毕业、换了新工作,或者我们的孩子不再和原来的玩伴一起玩耍等等。尽管一开始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受到了排斥,但后来就不会因为结束了这些关系而感到那么的痛苦。 【拆书家讲解引导I】 通常,我们所在的圈子是由于“当初环境的刺激”、“自然而然地亲近随机”给我们圈子(例如:大学室友、工作同事)。 很多时候,我们遭拒绝或排斥,是因为“环境发生了变化”。这段关系可能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我们了,它应该是“过去式”(比如,我们已经换个城市生活)。 在科学上,我们对归属感的需求是可以“置换”的,即可以“以新换旧”。 为此,我们可以寻求新的关系,来“替代”旧关系。如果因工作一时不能调动等,无法完全替换旧关系的,我们可以寻求新的关系,来“补充”旧关系。例如,在思多金的学习群里找新的伙伴,周末参加拆书帮等。 当我们有了新的归属感(可以是一个新的圈子,也可以是一个新的伙伴),那么我们的心灵创伤自然就修复了。 【学习者拆为己用】 请大家回想开场时,你举出的“被拒绝”的栗子。按照这个片段,(1)判断这段关系是否有“环境变化”的因素?它是否适合你?(2)你愿不愿发展一段新关系,来“替代”或者“补充”现有关系?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石家庄梧桐分舵9月第一次线下活动开始报名 (陈陈读书)
- 梧桐分舵第二期线上共读活动开启 (陈陈读书)
- WEEK32 这样表达感谢让人印象深刻《麦肯锡方法》 (李小曼)
- 武则天秘史 (古侠)
- papi酱凭什么成为今年第一网红?WEEK31《让松鼠聚集》 (李小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