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枪:解读的真正意义——与社会遭遇,需要有准备的头脑
王熊daddy(2017年底遭受豆瓣网暴的替罪羊)
探讨以读者为主体的解读活动,对个人、社会,有怎样的文学之外的意义。我们讨论文学的解读,绝不仅仅是为了欣赏文学本身,更重要的是学会从语言符号里来解读社会话语的能力,学会社会性思考和生存。 Northrop Frye, The Educated Imagination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64)/ 诺斯罗普•弗莱,《受教育的想象力》选读。教师提供原文并做翻译。 George Orwell, "Politics and English Language." John Berger, “The Publicity Image” in Ways of Seeing/ 约翰•伯格,《观看之道》一书中关于“公众化图像”(广告)的论述。 (视频,二战法西斯德国歌曲《莉莉·玛莲》,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著名的人性题材电影《莉莉·玛莲》片段。)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第一弹:解读啥?——“文化”这一人类符号表意之网 (王熊daddy)
- 文化研究学社的纹章和社歌~欢迎斧正歌词~ (王熊daddy)
- 通缉公选未交(或我未收到)作业4人 (王熊daddy)
- 最后一枪:解读的真正意义——与社会遭遇,需要有准备的头脑 (王熊daddy)
- 第三弹:聚焦于解读叙事——“我们为什么非有故事不可?” (王熊dad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