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正在某个地方郁闷,99.9%的可能有人也曾在这个地方郁闷过
来自:黄萝卜蹲(反集体主义,只分享干货)
——文:黄萝卜蹲 先讲三个关于我自己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关于kindle的郁闷 前段时间入手了kindle,给我的生活带来很大便利:不用带着本厚厚的书本挤地铁了,记笔记也不用重新打一遍字了,遇到生词可以随时查字典等等。可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我就碰上个麻烦,kindle的字体有时莫名其妙地变得极大又或者变得极小。虽然可以通过再次点击屏幕的上方菜单重新再改回来,但在阅读正投入的时候突然来这么一下着实令我有些郁闷。 开始还不以为意,然而久而久之,越来越对这个现象反感。它就像夏夜的一只蚊子,在我睡得酣甜的时候突然上来叮一口把我闹醒,一巴掌把它拍死了,可是后来却久久不得入睡。终于在前两天,这只反反复复得蚊子被我记起来了。我的好胜之心驱使我求助于网络。我在google里输入“kindle 字体”,找到一个帖子的主题和我有类似的困扰,下面有相关的回答。其中一则回答讲述了kindle的字体技巧——原来kindle有两种字体调整的方法:一是通过点击页面上方的菜单“A”选项直接修改字体;二是通过两点触摸用手势来调整。之前的小麻烦就是因为我在无意中触碰了kindle的屏幕引起的。 第二个故事:上豆瓣的无奈 这段时间心情沉淀了下来,读的书多了,想写的文字也多了。如果写出的文字就自己捂着,仿佛是一个很无趣的事。于是我想到了已被我搁置多年的豆瓣,把文字发表在这上面,或许能引起其他人的共鸣,运气好还能收获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敢情好!这时我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豆瓣虽然流量很大,用户也很多,可惜我多年未经营,粉丝寥寥无几。于是我想了一些扩大我文字影响力的法子,把文字发表在一些我感兴趣且有些影响的小组上,如果成员看到文章又喜欢上的话,或许会对我这个人也产生兴趣。还有把我感兴趣的话题做成豆列,收集我在豆瓣上碰到的好的日记,相片这些内容。这样豆友如果有同样兴趣,很有可能就会收藏我的豆列,再进一步导流到我页面上来。 可是后来豆瓣上得多了,我就遇到了令我失望的地方。这也就是我在《拿什么拯救你,我的豆瓣》上写的,豆瓣上充斥着垃圾和各种无聊的帖子,高质量的帖子甚是罕见,爆照,八卦,YP之类的帖子倒是热闹得很。没想到文章在豆瓣上一发表就引起了的不少共鸣,点赞数和回帖数都创造了我的新高,我随后又把文章发表在我新加入的简书,没想到马上就入选了“首页投稿”,这还是我的第一篇文章呢。两天不到时间阅读量突破300,好几个简友因为我被骗的经历还替我愤愤不平。虽然这点小影响比起其他动不动就上千阅读量的文章还差很远,但我才刚起步,我有耐心,慢慢来。 第三个故事:该死的沪牌 沪牌应该是我这两年最郁闷的一个事了。与全国其他省市不同,上海的牌照是拍卖制度,在最后的截止时刻,出价高者得,每个月拍卖一次。与一般拍卖不同的是牌照拍卖还会设置一个警示价,用来抑制价格过快上涨(你猜对了:当婊子又立牌坊)。自从这两年限制外地牌照越来越严格以后,越来越多的车主有了对上海牌照的需求,也就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拍牌的行列。 在这严峻的形势下,还是没有抵挡一些人想拥有一辆自己座驾的热情——因为可以用临牌。上海一张临时牌照可以用一个月,新车可以办三张。用完还能再用外地临牌。好吧,我就是这些人中的一个。自去年11月买车以来,每个月都要为牌照的事情失落一次。开始以为牌照不那么难拍,拍了几次后才意识到自己严重低估了拍牌的难度。一边是参与拍牌的人数越来越多,一边是拍牌系统的不断更新,难度的不断加大。到目前为止,距离我买车已经7个月了,3次上海临牌用完,还用了2次外地牌照,最后我的车还是光板——没有牌照。更可气的是,自4月10日,上海市公安局发布规定,上海外环内禁止外地临牌驶入,违者扣12分加罚款。我家是在中环,这个政策一来,我的外地临牌也用不了,车子没有牌照,开都开不出来了。无奈只好上了老家牌照。 如果故事到这里也就算了,可是故事还不完!有一天我偶遇一个住我隔壁楼的一个邻居,聊起来各自的工作。他说他开公司的,而且一个月就上2天班,其他时间没事都在家里闲着。我马上就好奇了,问他干什么这么轻松,他笑着说他就是专业代拍牌照的,一个月就在拍牌的那两天上班,雇上百个临时工工作两天就行了。一天是私人非营业性的牌照拍卖,一天是单位营运性的牌照拍卖。我当时就呆了,心想我在为牌照伤透脑筋的时候,这家伙正利用这个拍牌制度为自己牟利。还没结束呢!更为让我震惊的是,从他的发的朋友圈上面可以看到他一个月能中三四十张牌照以上。要知道黄牛拍牌的价格去年是一份标书8千,从今年4月份限制外地临牌开始,黄牛拍牌的价格已经涨到1万5,甚至2万。而我这位邻居现在的标价是1万五,而且不讲价!这样算下来,除去他雇佣临时工的成本,他一个月净赚三四十万,还是保守估计!而且每月只工作2天!我的天! 好了,关于我自己经历的三个故事说完了,从那该死的沪牌上回来。 讲这三个故事,我是想说——郁闷,是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与我们形影不离的讨厌鬼。东西用不顺手,我们郁闷;环境不好,我们郁闷;因为变态的政策,我们还是郁闷。但是如果换一种思路考虑,每一次郁闷又何尝不是一种机会。因为kindle的小问题,我努力需求解决方法,又学会一种新的调整kindle字体大小的方法;因为在豆瓣上碰到无奈,我把他述诸于文字,引起了和我一样困扰的网友的共鸣,激起一个小小热议的话题;而我的黄牛邻居因为抓住大多数人为上海牌照头疼的问题,竟赚得盆满钵满。 通过这三次经历,我的经验是——如果你在某个地方郁闷,要想到99.9%的可能有人也曾在这个地方郁闷过。很多情况下你郁闷的这个点前人已经有了解决方案,这种时候把你的郁闷准确定义成问题,然后google之,便有了解决方案。如果还有没有解决方案的,就不妨大胆的把郁闷分享出来,和其他人交流,获取就能解决问题,就算不能解决也可能制造了一个小热点,引起更多人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可能剩下的0.1%的郁闷,连解决方案都没有,这就是待你去尝试解决,说不定这又是一个不错的商机。 ----- 本文已同步黄萝卜蹲的日记:https://www.douban.com/note/562513578/
最新讨论 ( 更多 )
- What is Equity Research:一篇关于行研的好文章 (苏仁)
- 我们工作到底为了什么(写得太好了,忍不住转载) (南小夕)
- 韩国的国有企业及其管理 (苏仁)
- 转自新浪微博:泊小豆 《爷爷和我》写得很棒,每个人的生命里... (miaomiao)
- 真爱是什么呢 (花花 s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