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浦口
来自:吉永雪(永远不要仓促经过这人间)
搬来莫愁,最为怀念的便是浦口的吃。原先身处其中没什么特别的感受,以为到了市区会有更琳琅满目的吃食,可并非如此。至少在学校附近不是。 这边的奶茶很便宜,可喝了几次就觉得掺水过多,明显粗制滥造,不如“七十二街”的,也不如原先我不太看好的“七杯茶”。至于我特别喜欢喝的“茶源坊”(名字应该没记错吧)的奶绿,这里遍寻不得。 难得和舍友出去点菜,酸菜鱼的价格几乎是浦口的两倍,一小碗米饭也要另外加钱。市区的消费啊!这物价…… 有句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我也因着别人的推荐去寻觅了近处听闻已久的面食店。隐藏得挺深,人也挺多,我等了半个小时才吃到。可是面太硬了,不合我胃口。还有另外一家鸡丝面,十来块钱一碗,以为会很好吃。可我和舍友们吃了一次,就决定以后再也不来了。还是喜欢“西部面馆”的瓦罐面,原先我们都是一整个宿舍去吃,占一整张桌子,冬天吃特别暖和,特别香。堪称学院生活一大乐趣。 虽然学校对面就有“丫客”,可这是家烤肉店,没有鸭脖子鸭心鸡爪。有一阵子我每天都要吃鸡爪,哈哈。上次看到了绝味鸭脖店,还没买了尝过。 偶尔路过“来伊份”,我会进去称点什么。昨天称了些肉脯,贵,量少,我一边坐着上网一会儿就全吃完了。这里没人给我送靖江双鱼肉脯啊!甚至也少有打个电话让人送的外卖。想吃零食,附近的欧尚一应俱全,也不贵,我常去,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乐趣。 还有些别的店,比如说珠江镇上的,就不一一赘述了。原先我们通常都是集体消费,跟许多店的老板都打了个熟脸儿,现在我们集体消费最多的地方是食堂。再加上我不住在学校,午饭还好,晚饭我就更不晓得吃啥了,天越发的冷,我越发的懒得下楼。 想起今年夏天我们要搬走的前一天,我们集体去唱K,然后吃了瓦罐面,喝了奶绿,买了一堆鸡爪带回宿舍,嘻嘻哈哈说“莫愁没这些吃的,多吃点”,已经是很遥远的事了。 哎,学校这种地方就是用来给我回忆的。回忆中才有优点。我来了之后也没高兴坐车回去过,宅到家的我估计明年快毕业的时候才会回去。交通便捷是没错,这倒是增加了我回家的次数,而不是溜到新街口去玩的次数。 还有一句题外话,莫愁的图书馆一次只能借一本文艺类书籍,虽然浦口也只不过两本,可这也远远好于我现在几乎每天跑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