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奥贝纳:摘星的人》第三节
来自:祝伟★(如果天空更深。)
第三节 1914年9月的一天下午,李奥遇到一位朋友贺利•泰平(T. Hawley Tapping)改变了他的一生。泰平刚刚从沛欧理亚(Peoria)回到安那宝市,他在当地的《沛欧理亚日报》(Peoria Journal)工作,他知道李奥贝纳准备启程到纽约去,便告诉李奥在《沛欧理亚日报》有一份周薪18美元的记者工作。泰平对纽约嗤之以鼻,他觉得沛欧理亚日报社的规模比较小,李奥才能全力发挥所长。“《沛欧理亚日报》是一家炙手可热的小报社,编辑也很棒”。 事实上,沛欧理亚人口约6万7千人,是一座热闹的小城,离芝加哥只有4个小时的火车车程,当地出了酿酒广外,以腐败的政客以及臭名昭著的红灯区闻名。《沛欧理亚日报》是一家活跃的独立报社,誓言向社会的不公宣战,并且勇于揭发市政府的弊端。 李奥•贝纳简单想了一下,在《周末晚邮》(Saturday Evening Post)杂志上发表幽默短篇小说《西瓦许学院》(Siwash Stories)的作者乔治•费奇(George Fitch)跟这家报社有点关系,这让李奥有点心动,因为他很喜欢他的小说。不过李奥没有考虑很久,他还是决定要到纽约去,这可没唬到泰平。第2天早上他告诉李奥:“他们希望你星期一早上7点到《沛欧理亚日报》报到。就是明天早上。” 最后,李奥觉得到《沛欧理亚日报》有工作,总比到纽约去找不到工作好。“星期一早上,我提着一只老旧的皮箱到报社,开始成为一名正义记者”。他直接从火车站走到报社上班,“我还不知道以后要住哪,我提着皮箱走进报社,编辑站起来和我握手”。他说:“你的桌子在那里”。然后接着又说“现在去市政府看看有什么消息吧”。 李奥第一天跑的新闻是一位印第安纳波利斯人用冰钻杀妻后潜逃到沛欧理亚被捕的消息。李奥的报道几乎占满2版头条全页,标题是《李南坦承杀妻》。这是他第一篇从事新闻工作的报道文章。 李奥靠着周薪18美元的酬劳节俭度日,他住在当地YMCA所提供的宿舍,方便每天走路到市政府、郡政府大楼、以及铁路局采访。他每天早餐花15美分、午餐25美分、晚餐35美分。为了多赚点稿费,他也帮其他报社写文章。 1915年3月,李奥报道了一篇沛欧理亚前任学校主管挪用公款案,辩护律师是当时极有名望的克莱伦斯•丹诺(Clarence Darrow)。多年后,李奥解释了好奇心如何使他在写这篇报道时获得成功,并且使他日后受益良多: 在审判的过程中,我注意到被告在作证时,在外套口袋放了一本小书。我好奇心大发,一心想要探个究竟。我请法警抽城里最好的雪茄,透过他我才知道那本书是威廉•查克瑞(William Thackeray)所写的《亨利•艾斯蒙》(Henry Esmond)。 一等到午休时间,我立刻冲到图书馆去找这本小说,重温对《亨利•艾斯蒙》的记忆,并且把若干内容编写到我的报道之中。结果,我不但因为这篇文章立刻获得加薪(从周薪18美元升到20美元),同时竞争对手《星报》(The Star)也来挖角。 我知道这对一位资深的新闻工作者而言,只是一件例行的小事,但是当时对我来说,却是相当巨大的冲击。从此以后,我便不断地在寻找更多的“亨利•艾斯蒙”。 “亨利•艾斯蒙”事件过后3个月,李奥开始以“Leo N. Burnett”的署名发表“铁路发展”的专栏,每周两篇。李奥从1915年7月1日开始一直写到9月20日,不过,他虽然负责铁路专栏,但是他早已开始留意1年前就开辟的汽车业报道,篇幅从每周小专栏,扩大到全版的特别报道。报社甚至为汽车另开了一个叫“康庄大道”的全新版面,显然地,汽车是当时人们心中最关心的新事物之一。 到了1915年春天,当李奥听到他的老同学温特斯(O.B. winters)在底特律的派卡汽车(Pakard)工作时,这个想法似乎显得更加肯定了。 “OB写信给我,说我留在沛欧理亚是个大笨蛋,他提到汽车业正方兴未艾……所以,为了打听究竟,我写了一封信给在密西根我最信赖的英文教授弗莱德•史考特(Fred Newton Scott)博士”。李奥•贝纳说他听人说许多企业常常写信到大学招聘(台湾译作征才),而他自己有兴趣到底特律去工作。 史考特立即拍电报给李奥,告诉他凯迪拉克汽车公司的业务经理厄尔•霍华德(Earle C. Howard)正在帮公司找一位能编辑企业刊物的人才。 两次面谈和一篇讨论推销汽车的短文《爱好洁净的重要性》(The Importance of Cleanliness),使李奥•贝纳获得了这份编辑工作,这是一个针对凯迪拉克的经销商发行的刊物,杂志名称是《凯迪拉克情报志》(Cadillac Clearing House)。他的起薪是周薪25美元,随即加薪到周薪40美元。 凯迪拉克汽车公司成为李奥的广告学校。在凯迪拉克公司,李奥初次遇到他的广告导师西奥多•麦克迈尼斯(Theodore F. MacManus)。他推崇麦克迈尼斯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广告人之一”。麦克迈尼斯的公司负责凯迪拉克的广告业务。他为凯迪拉克所写的广告《领导者的惩罚》(The Penalty of Leadership)文案,文章的末段写道:“值得生存的,才能生存”(that which deserves to live – lives.)。这张广告稿刊登在1915年1月2日的《周末晚邮》杂志上,而且仅仅刊登过这一次。但它却被一再翻印传诵,成为脍炙人口的广告。 “我非常幸运能和麦克迈尼斯共事一段很长的时间,我对他的思想、对品质的思考、他撰写文章时近乎狂野的冲击力非常着迷。麦克迈尼斯教我真理的力量就在于言简意赅”。李奥•贝纳说道。这是他一辈子都年念念不忘的教诲。 李奥埋首工作,同时也吸收并学习到更多宝贵的经验。他参加许多广告俱乐部,阅读所有的广告专业刊物,“努力使自己更加了解广告”。 他养成一个终生的习惯来帮自己有系统地整理广告创意:他开始剪贴收集《周末晚邮》杂志上他觉得不错的好广告,后来延伸到从数十本杂志和报纸取材,收藏在一个称为“值得收藏的好广告”的档案夹中,被塞得鼓胀的档案夹中,一度存放着25年前收集的广告。 在凯迪拉克公司,李奥经历了和当年聆听费里斯演说时那种类似的体验,让他以新的角度重新审视自我,改变他的行为,最后在为人处事方面有所裨益,收入也随之提升。 李奥的工作有部分是要到纽约或芝加哥去参加车展,并且“叫卖”汽车。在那里认识了《纽约世界报》(New York World)的汽车版主编,两人一见如故。李奥说道:“他仔细分析我,认为我比我自己想的还要优秀10倍,我受宠若惊,回底特律继续努力工作。他认为我有资格成为公司内部的广告主管,几年之后我的确办到了”。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英国D&AD奖“关系,关系”获奖作品选作展于上海k11美术馆开幕 (祝伟★)
- 关于新书《创意的形状》 (祝伟★)
- 小组的成员可以自我介绍一下吗 (祝伟★)
- 有媒介的朋友么,想多结交一些媒介的朋友。。。。 (tim)
- 上海TBWA招 PR Intern ! (阿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