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乌头汤加减方
彭建国(http://www.taijikf.cn)
〔组成〕制川草乌各9-12g(先煎)黄芪9-12g〜桂枝4-6g 北细辛3-6g麻黄9-12g 生薏仁5-30g 地龙9-15g 功效:温阳益气通络。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温服。 加减:上肢痛甚加桑枝15-20g;下肢疼痛加牛膝9g,木 瓜9g。痛甚剧烈加蝎蜈片4片。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寒湿互结,凝阻脉络,滞留关 节,久而不散,证见肢重不举,冷痛酸胀,脉濡缓,苔薄白腻,舌 淡质暗,或舌下静脉紫暗者。 病例 樊XX,男,56岁。1984年4月7日入院。 双下肢冷痛牵及腹股沟髂关节已2年。伴上肢沉重,平举 抽动,双手小关节肿胀触痛明显。两下肢呈凹陷性浮肿,步履 艰难,四肢关节无明显变形。查血沉40毫米/小时,类风湿因 子阳性,抗核抗体阳性,双链DNA41%,抗“0”625单位。舌苔薄白腻,舌下静脉紫暗,脉濡细。此乃寒凝气滞,经阻络塞之 证。以温经通络为治。方用乌头汤化裁。 黄芪9g 桂枝6g 制川乌9g 炒桑枝15g 药进21剂,痹痛缓解,脚肿渐消。后因受凉伴咳嗽,上方 加杏仁9g,豨莶草15g,继服42剂,肿痛皆除,行动如常,病愈 出院。复查血沉20毫米/小时,类风湿因子阴性,抗核抗体阴 性,抗“0”320单位,双链DNA20%^。 寒湿之邪,最易凝滞。血瘀是因气滞,气滞是由于阳虚。本 例系寒湿凝滞脉络。故治用温经通络法。选用乌头汤温经通 阳之品,以散久蕴之寒湿。麻黄、桂枝、川草乌、细辛、干姜温经 散寒通络;桑枝、防风、地龙搜风通络;黄芪、防己、苡仁益气利 湿,是温阳益气以通脉络之法。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
214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加入小组
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风湿快来用 (房客小武)
- 全国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患者有偿招募 (豆泡泡)
- 间断性失去正常的生活 (花生明天就暴富)
- 治疗类风湿中药处方最有效! (彭建国)
- 东山医院疼疗散 (瓦房店东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