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学习笔记之隐公元年二

即梵

来自:即梵(信你所不见即见你所信。)
2009-12-10 13:15:30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即梵

    即梵 (信你所不见即见你所信。) 楼主 2009-12-10 13:19:30

    郑武公姓姬名滑突,周平王元年即郑武公元年。鲁隐公元年时,即公元前722年时,已是周平王49年,郑庄公22年了的事了。此时,郑庄公36岁。

  • 即梵

    即梵 (信你所不见即见你所信。) 楼主 2009-12-10 13:21:49

    女人生孩子,头胎难产的还是比较多的。而且难产通常会惊吓到女人,讨厌郑庄公也在所难免。

    女人通常喜欢小儿子,也是人之常情。

  • 即梵

    即梵 (信你所不见即见你所信。) 楼主 2009-12-10 13:30:47

    郑由其祖桓公始封于郑。至武公方历第三代。故保留着良好的周礼传统。虽然姜氏多次请求庄公封立小儿子,但武公仍然坚持立长。所以姜氏没有其它办法,只好与小儿子谋求篡位。

    都是自己的儿子,为了自己喜欢的儿子,甚至不惜牺牲另一个儿子,女人天生有母性和爱心吗?历史事实与身边事实无不否定了这一点。现在社会,多少女人杀婴?文学家害人不浅!

  • 即梵

    即梵 (信你所不见即见你所信。) 楼主 2009-12-10 13:33:44

    岩,繁体字为巖。而严格的严,繁体则为嚴。故古人通用之。岩邑也就是嚴邑了。历史考评些邑即河南虎牢。

  • 即梵

    即梵 (信你所不见即见你所信。) 楼主 2009-12-10 13:36:08

    本段文字是《左传》开篇以来的第一个小高潮。讲述了郑庄公如何一步步地除掉了其同母弟,并保持了良好的道德名声。巩固了自己的政治地位的。看来郑武公立长子也并非没有道理,如果立小儿子,可能郑国早完蛋了。共叔段根本没有什么政治能力,统治京这么久,居然京人也反他。

  • 即梵

    即梵 (信你所不见即见你所信。) 楼主 2009-12-10 13:39:52

    此段文字精彩,故古文观止及相关文献多引用称赞。王力编写的《古代汉语》也把此文作为标准课本。

    很多流传至今的成语典故也从此而来:

    滋蔓难图。

    多行不义必自毙。

    国不堪贰。

    无生民心 。

    厚将得众 。

    其乐融融 。

  • 即梵

    即梵 (信你所不见即见你所信。) 楼主 2009-12-10 13:42:01

    郑国初建不久,仍然属于千乘之国,算起来其国有战车也不过七八百辆。然而派去围剿弟弟的战车,就派了两百辆。可见其决心排除政治隐患。但郑庄公最终也没有杀死其弟。后来还说到其有母弟在外流浪。

  • 即梵

    即梵 (信你所不见即见你所信。) 楼主 2009-12-10 13:43:28

    夫人将启之。

    姜氏本人是不可能去为小儿子打开城门的。看来姜氏在国内还是有自己的一股势力存在。故方能安排人员为内应。那时外戚势力也多少存在了吧。

  • 即梵

    即梵 (信你所不见即见你所信。) 楼主 2009-12-10 13:50:47

    共叔段从京跑到鄢又到共国。京与鄢、共应当不远。鄢国为妘姓国。姜氏所请求的制与京应该都是郑国边境上的城,而且把西部和北部的城贰于庄公,以求三面围堵。计划不小。而庄公也趁机来了鄢和共。共叔段在共国应该持续一相当一段生活,否则就不叫共叔了。

    袭郑。应指的是袭击郑国的首都新郑。

    公闻其期,看来庄公一直派人监视跟踪着共叔段的行动计划。所以才能从容地跟公子吕说出那些话,让公子吕着急了很久。

    左传第一次出现黄泉这一名词。用来代表地下和死后之事。黄泉路上见这一说法由来已久啊。

  • 即梵

    即梵 (信你所不见即见你所信。) 楼主 2009-12-10 13:54:30

    庄公将其母亲安置在城颍,恰恰颍人考叔有献。似乎两人即颍考叔与庄公多少有些默契。合演了这么一出戏。

    政治走秀在那时也上演了:阙地及泉。但关键是为庄公赢得政治道德名声。或者说庄公仍然爱其母亲的。所谓考叔之纯孝,也是政治工作的一部分而已。后来与他人抢战车而被射死,也算是封了政治之口吧。

  • 即梵

    即梵 (信你所不见即见你所信。) 楼主 2009-12-10 14:50:37

    人物介绍:

    祭(读债)仲,即祭足。前682年去世。春秋亦称其为祭仲足。

    祭封人仲足是也。

    姓姬,氏为祭,名足,字仲。封在祭地。以封地为氏。

    在郑武公期间即为郑国卿士,历任郑庄公、厉公、子仪三君凡65年。善辞令,有文才,是春秋初期的郑国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士。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304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