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耶洗别之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虎哥(我韵压的漂亮却不低这旋律的忧伤)
耶洗别之死。 写书评实在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尤其是给推理小说写书评,而本书的作者Chrisitianna Brand又有如此逼人的声誉。对推理小说而言,我已经不是一个合格的读者了,至少我是泯然于众的那种——完全被作者牵着鼻子走,按部就班地等解谜;而由我这么一个人来写书评,还得放在豆瓣上接受精于此道者的检阅……看着别人满篇的术语,可以信手拈来曰“作者的另一本书对比此书我以为如何如何”、“本书的诡计如何如何”,两相比较之下,不啻于一桩噩梦。 如果您自诩是奥斯丁书友会的一员,喜欢譬如狄更斯那种老派的英式的口吻,而又喜欢看一点推理,那么,这本书可以成为您的“轻阅读”选择——在某个雨后的下午,窝在柔软的靠垫中,喝一杯热红茶,在隐喻、俏皮话和解谜中消磨时光。 小说的题目取自圣经中的故事。耶洗别是以色列王亚哈的妻子,她残暴、淫荡,最终被仆人扔下高塔,被马匹践踏、野狗啃噬而亡。 原本我以为这一类摆明了模仿杀人的小说,其死亡设计与解谜会充斥着种种炫学与象征,作者会深入挖掘死亡背后的宗教含义,譬如艾柯那般玩弄轻盈的学术笔法。但事实是,“耶洗别”仅仅是影射了死者的性格与死亡场景,它们的前因毫不相关,更无什么后果可言。于是撇开那个令人浮想联翩的标题,它的本质就是一部传统的、本格的推理小说。 得承认,我是个实实在在的八卦爱好者——装逼地说,我是个大众传播学的业余研究者和实验人。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关系,特别在引入情感这一参数之后,显得格外有趣。因某种强烈的情感而谋杀,因爱而隐瞒乃至替罪,隐秘的闲言碎语和猜忌,无知的迷惑和有心的设计:人心就像无规则的布朗小颗粒,蝴蝶扇动着小翅膀增益派生,道德不过是件欺人的外衣,只有复仇才能带来伊壁鸠鲁式的欢愉。 在本书中,Christianna以精巧的设计为我们展现了人心的吊诡和情感的交互影响。如何杀人其实并不是它的最大亮点,阅读的乐趣在于,人们在情感的役使下隐瞒、猜忌、相爱或者仇恨,于是屡屡让读者、也让那些无辜的嫌疑人们陷入迷惑之中。于是冷静的疯子在歌唱,他算计到了最后一刻。 同样的故事,如果换一个作家,也许并不会有这样的曲折。又或者说,本书的诡计并不是最精彩的(就我个人而言,六重解答虽然神奇,但毕竟它解答的内容不是非常特别),但它却有着作者独特的个性——我觉得这才是一本小说出众的理由。 不过,坦言说,我对翻译有些微词。小说中竟然出现了“每当他蓝色的目光落在你身上,每当他说出了一句机智的妙语,每当他的手指穿过他的金发……”如此五四的句子;又或者那一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鉴于最近某总局的行径,不能不让人产生某些黑色喜剧般的联想。译者在遣词造句上令人感觉有别于惯常所读的同一时代或相似时代的作品,翻译的连贯性有些瑕疵,容易造成阅读的挫折,是为遗憾。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万圣夜无底价拍卖:柯南道尔亲笔信、『短篇推理之王』签名英... (独乐斋主人)
- 出几本卡尔吉版推理,有意者私信 (豆友fn5of1Dadc)
- 出几本卡尔吉版 (豆友fn5of1Dadc)
- 谁出卡尔的疯狂帽商 (豆友fn5of1Dadc)
- 吉林的《犹大之窗》翻译如何? (luogu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