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本耀司「又」火了,但除了那些段子外你真尝试过了解他吗?
来自:凌霜(Put My Devil Trigger)
事情是这样的,昨天微博上有人把 2012 年山本耀司先生来华时接受央视《对话》栏目采访的视频又扒了出来,那是他在破产后首次来到中国。在这段视频里,这组对话截图一下火了…




于是在社交网络上又引来一阵争论,这没什么好奇怪的,毕竟山本先生已经快在中国开出一条「心灵鸡汤」副线了……无论如何,在言辞方面比较凌厉的山本先生本来并没有做错什么,与其把时间浪费在转发完就会忘掉的名人名言上,倒不如坐下来真的关心一下他的服装和设计。 就算是完全不关注时尚的朋友,你也会知道山本耀司是谁,你也会听过他与 adidas 合作的品牌 Y-3,将个人黑色且前卫的设计与运动休闲服结合,是「运动时装」的开拓者。 Y-3 此前发布的全新运动系列「Y-3 SPORT」,将他的先锋观点与「专业运动」服装结合,代表着将融入 adidas 创新的穿着科技:Boost、热黏合、机能布料等等。

成果是相当突出的—充满「科幻忍者」感的高端运动时装—还有千篇一律的黑色,当然,因为他是山本耀司。


用黑暗来形容设计师山本耀司的设计,十分合衬。不论是他的不传统、非寻常,且一点也不「清新」的女装作品、或是现在 Y-3 SPORT 那高端的运动服装,黑暗元素、全黑色彩已经几乎和他划上等号了。

「黑色谦虚也高傲,」他以前曾经说过。「黑色慵懒也随性—同时神秘。不过除此之外,黑色代表着:『我不烦你—你也别来烦我。』」 山本耀司大胆断言的黑色能表现激进也可以温顺这件事是对的,尤其在服装上,穿著者可以像在一张白纸上突出,也能隐遁入黑暗中,端看个人的个性与穿着—但是除此之外,山本耀司为什么钟情于黑色呢?这或许和他生长经历和一出悲剧有关。

山本耀司在 1943 年出生在东京新宿区,是一位独子,他的母亲是裁缝师,而父亲则从事餐饮业。当时正处在二次世界大战战事激烈的时期,日本规定所有年满 20 岁的男性都必须登记并服役两年,同时在40岁之前都必须保持待征招的储备状态。 在 1941 至 1945 年间,日本军队人数从 170 万激增到了 550 万人,这些士兵被分派到香港、菲律宾、泰国、缅甸,以及当时的荷属东印度、英属马来亚等地区。

山本耀司的父亲山本文雄,就是这数百万被征招,参加战争士兵的其中一人。 「他并不想参战,」山本耀司在 1989 年的纪录影片 Notebook on Cities and Clothes 中说道。「当我想到我的父亲时,我发现对战争的怒火仍留在我心中。」 山本文雄的死因至今仍是个无解的谜题,虽然在 1982 年一篇报导中提到他的父亲「在一艘往菲律宾的运输船上死于不明原因」,不过山本耀司的回忆有些不同。在 2011 年的自传 My Dear Bomb 中,山本写道:「我还记得大概在我进入小学后,我的母亲为父亲举办了一场葬礼,即使他尸骨无存,任何一部分的遗体都没有回到我们身边。死亡证明写着『在菲律宾Baguio山区的一场激烈会战中身亡』。到现在,他的遗体都没有回家。」

山本的早期个性最终被他看见的世界所形塑—吸收那些战事的伤痛、饥饿与绝望,最终适应、转化,将这些隐忍的情绪与环境视为正常、且习以为常。「当我在三、四岁的时候,我就知道人生一定会非常的艰难,」山本说。「我必须战斗,我必须保护我的母亲。」 根据伦敦报纸 Telegraph 的报导,在丈夫死后,他的母亲山本富美到了文化服装学院学习裁缝,并且开设了一家女装裁缝店,位在东京新宿、山本耀司形容的那个「糟乱的歌舞伎町」。 这门生意被战争时失去丈夫的妇女们视为自力更生、抚养家庭的救命稻草,到了 1955 年,日本共有 2700 多家裁缝学校,在 8 年前只有 400 家。

虽然山本富美在制作洋装与设计欧洲灵感的服装十分拿手,不过她丈夫的逝世和战时的状况让她甚至必须到乡村寻找食物,喂饱她和她的儿子。「我在二战后时期成长,是一位战争寡妇的唯一独子。」山本耀司回想。「这让我透过我母亲的双眼来看待这个社会。我相信以女性观点观察世界是我的宿命,也促使了我现在做的事情。」

根据 1982 年的报导,在山本耀司 12 岁时,他的母亲把他从公立学校转校到了 Ecole de L’Etoile du Matin,一所靠近皇居、私立的法国天主教学校,他在那里遇到了未来的生意伙伴,林。 「我几乎成为了一位律师,不过我真的很想帮助我母亲的服装生意。」山本回想。「当我告诉她时,我的母亲非常生气。她说:『如果你真的想要帮我,你必须去上服装学校。』于是我去了。」 1969 年,20 多岁的山本耀司拿到了文化服装学院的学位,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文化服装不只是孕育她母亲职业的一所学校,同时也培育了诸多现在知名的设计师、业内人士,包含高桥盾、渡边淳弥以及 NIGO 等人。

「最初,我只是想要让女性穿着男装造型。」山本耀司告诉 The New York Times。「典型的日本女性当时都穿着进口、非常女性化的东西,而我并不喜欢那些东西。我想到了为女性设计大衣这个灵感,这对我有某些意义—大衣的概念是保护家庭、隐藏女性的身体。或许我喜欢想像大衣里面是什么。」 很明显的,山本耀司对于女性该如何看待自己的早期观点,反映了二战后的日本超过两百万人—包含他的母亲和他自己—受到战殇的影响,对「阳刚武装」的需求。于是相较重复她母亲充满印花、欧陆风格,代表着光明和欢愉气氛的服装,山本耀司的单色设计,述说了一个故事,关于孩童们非自愿的看着他们的母亲同时成为严父与慈母的故事。

很多记者都不停在说,「Yohji,为何你要做这么邋遢的衣服呢?」他评论自己那些作旧且多为黑色的服装,「不过我认真觉得,相比于当时其他知名设计师已经建立的造型与服装,这些东西更加美丽。『邋遢很好。』」 而当你看着 Yohji Yamamoto 的系列,想着「又是黑色?」的同时,基于他的个人历史,你很难怪罪他的思维和使用方式。「她从前除了黑色哀悼服外一切都不穿,我会看着她随风飘逸的裙摆。」山本回想她的母亲。

虽然他永远都不必打一场真正的战争,不过山本耀司在他人生的每一天都做好准备。 「我在这一切其中的角色非常简单,」他说。「我制作衣服,把它当作盔甲。我的服装能够保护你,武装那些异色的眼光。」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翻译了 My Dear Bomb--Yohji Yamamoto 的一些段落 (废话)
- 《山本耀司:我投下一枚炸弹》 资讯贴 (指纹小姐)
- 跟山本耀司一起合著My dear bomb的满田爱是谁? (小語)
- 求问yohji的鞋码问题 (阳明)
- 【C&R服装艺术】创意立裁体验课 (元C&R服装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