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灵魂下酒
来自:时光深处(Silence is my word)
有一个老头子,说他家只有六样东西:有琴一张,有棋一局,有酒一壶,有书一万卷,有金石逸文一千卷,最后还有“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这就是欧阳修,他的幽默,他的淡泊,他的可爱。当他说“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的时候,仿佛看到一个笑嘻嘻的老头子从字里行间跳出来跟你如数家珍。但是这份喜乐里也有阴影。写下这句话的时候,欧阳修已经60多岁了,在这句话前面,他说自己 “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同时他正处在政治风波之中,“结怨仇者,皆可畏之人;所违忤者,悉当权之士”。而且他虽官至副相,但是在他一生的仕途当中,多次被贬,可谓“放逐流离,至于再三”。而且每一次贬官,虽是因政治问题,但都同时被人用最污秽的私人生活的事件来诬蔑,很是无奈。 欧阳修念念不忘的颍水在今天的安徽阜阳西北,那里有一个美丽的湖,在欧阳修的诗词里经常被叫作“西湖”。他40多岁时在颍州作官,觉得这里景色如画,将来告官终老的时候,一定要再回到这里定居。当他60多岁的时候,他果然回到了这里,于是就有了《采桑子》十首,描述“西湖”在各个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在不同的心情之下的美好,所有十篇的第一句都以“西湖好”作结。但是最吸引我的,首先是他的“卷首语”,在词学上叫“念语”,就是一段致词,说明写作缘由和背影。今天趁睡前也主要想说说这一段: “昔者王子猷之爱竹,造门不问于主人,陶渊明之卧舆,遇酒便留于道上。况西湖之胜概,擅东颍之佳名。虽美景良辰,固多于高会。而清风明月,幸属于闲人。并游或结于良朋,乘兴有时而独往。鸣蛙暂听,安问属官而属私。曲水临流,自可一觞而一咏。至欢然而会意,亦傍若于无人。乃知偶来常胜於特来,前言可信。所有虽非于己有,其得已多。因翻旧阕之辞,写以新声之调,敢阵薄伎,聊佐清欢。” 简单翻译一下”从前王子猷喜爱竹子,到了人家门前也不去拜望主人;陶渊明躺在车里,遇到了酒就在路上逗留。何况西湖这样的美景,在东颍一带独自享有好名声。虽然美景良辰本来多在高雅的宴会,但是清风明月,幸好也属于清闲之人。一起交游或许会结成好友,趁着兴致有时也会独自去游玩。听一听蛙鸣,何必问它属于官家还是属于私人。面对弯弯曲曲的流水,自然可以喝一杯酒就咏一首诗。到了高兴而领会了意旨时,也好像旁边没有别人一样纵情尽兴。于是我明白了,偶然来一次往往胜过专程来游玩。前人过说过的话是值得相信的。这一切虽然不是自己的,但是自己的收获却已经很多。于是把旧词翻唱,用新的韵调谱写,斗胆拿出薄技,姑且座位清雅恬适之乐。” 在这段话里,在他的放达洒脱之下,其实涌动着孤独、悲伤的潜流。就像他的那句“行到亭西逢太守,篮舆酩酊插花归。”(丰乐亭游春)“太守”说的是他自己,说如果你在春天出游到丰乐亭,你会看到一个太守,怎么样的太守呢?他坐着一个小竹轿子(篮舆),喝得大醉,头上还插着满头的鲜花。就是这样一个生动鲜活的可爱的老头子!可是,如果我们想起冯正中的那句“日日花前长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还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们就会知道醉酒乃是为了浇愁,而越是酩酊大醉,就越是说明愁苦深重,不易遗去,并且作者的情意非常执着,一直到醉了才愿意归回。 回到西湖念语,整段话在群聚与独处、欢欣与悲慨之间交替,只不过他的孤独和悲慨都是淡淡的,很容易排遣的——欧阳修是一个很容易就开心的人。这也是他的精神的可贵之处。叶嘉莹老先生说他写这段话是带着“欣慨交心”(欢欣和悲慨交叠在心)的心情来写的。他说“虽美景良辰,固多于高会。而清风明月,幸属于闲人”,现在我辞官回家了,应酬也不像从前那样多了,我有了大把的时间,所以也有幸能欣赏清风明月,清风明月的美好似乎专为闲人保留的。这是一层互相慰藉的矛盾。然后,“并游或结于良朋,乘兴有时而独往”,即使有朋友陪伴,但是兴致来的时候,多半还是我一个人“偶影独游”,自己陪伴自己。这样有什么好处呢,“鸣蛙暂听,安问属官而属私。曲水临流,自可一觞而一咏。”这里面的态度真是霸气的悠闲,可爱的幽默。他说我暂且听着青蛙叫,我管你是公家的青蛙还是私家的青蛙,我都一样来欣赏;面对着流水,我哪怕一个人,也可以“一曲新词酒一杯”,以词下酒,以酒佐词,自得其乐。这是一种任性的豪放,也是一种孤独的狂欢,这里又是一层矛盾的互补。等到“欢然而会意”的时候,也可以“旁若无人”,比如在醉中狂舞一番,或者高歌一曲什么的,很是自如。“乃知偶来常胜於特来,前言可信。所有虽非于己有,其得已多。”偶然自然而然地因寂寞也好因酒兴也好徘徊来到这里,胜过专程只是为看风景而来。而眼前这些美景虽然不属于自己,但是我从中得到的实在已经很多了。这里又是一层互相慰藉的矛盾,而那些悲慨的因素就在“所得已多”这样的慰藉中排遣掉了。正如他的自号“六一”,他的花插满头,他的接下来的十首描写西湖的“美”,欧阳修就是这样一个容易满足容易喜乐的人。他就是有这样一种本领,一种精神品格,能够在人世和自然的悲慨丑陋当中,仍不失掉一颗发现和欣赏美好的事物的心。而且,正像他对西湖的描写那样:“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百卉争妍,蝶乱蜂喧,晴日催花暖欲然。”写得那么笔力饱满,景物那么充满了新鲜感,仿佛如一个孩子般好奇,并发自内心地陶醉。 更难得的是,他是透过他的悲慨来看、来赏玩这些美好的:“谁知闲凭阑干处,芳草斜晖。水远烟微”“富贵流云,俯仰流年二十春”。在他的悲慨之上,是他的放达,他的活泼,他的对生活的喜爱、珍惜和赞美(这一点正影响了苏东坡);但是,在他的喜悦,他的旷放,他的自如之间,弥漫着丝丝的悲慨、哀伤和孤独。这就是“欣慨交心”吧! 在这一切之下,是一个多情的欧阳修,一个多情的老头子。他的多情不仅在他的锐敏,还在他的情多——游春的时候,是”芳菲次第还相续,不奈情多无处足。”分别的时候,是“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很奇妙地,身为基督徒的叶老先生引了保罗书信里的那句“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 (提后4:7)来形容这种多情,这是值得玩味的。人还在一天,花还开一天,我就要付出我最大的精神、感情和力量去欣赏,就像那句歌词唱的,“等到风景都看透”,等到花都落了,我才能够与那春天告别。这种用力用情的态度,也是很可爱的,很难得的。或者正是基于此,才造就了这个老头子如此灵气生动的文笔,和千载不灭的感动。 2016.9.25临睡前草就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开个新游戏:诗词问答 (云上小树🌲)
- 活动区|反义词接龙(限首字) (己已巳注销)
- 【超级接龙】来挑战接龙新玩法~ (Mnnnmkii)
- 来玩逆向诗词接龙 (曾以为已注销)
- 诗词游戏:颜色射覆 (云上小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