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王府井希尔顿酒店美食节浅谈饮食结构变化
瘾食家

9月21日,北京王府井希尔顿酒店举办了“KAI——新西兰美食节”开幕盛典,新西兰驻华大使John McKinnon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本届美食节为期两个月,得到了新西兰贸易发展局的大力支持。开幕式上特别邀请了毛利族友人表演了热情洋溢的民族舞蹈——战舞,而美食节的主题“KAI”在新西兰的原住民毛利人的语言中表示“食”的意思。

新西兰一向以生产安全、高质量的食品著称。 美食节的牛肉和羊肉来自著名的银蕨农场,位于新西兰南岛,从牧场的种植到牛羊的成长都是100%纯天然环境自由放牧,肉质充满弹性,韧性且多汁。 享有“来自南太平洋的翡翠”美誉的青口贝,产于新西兰天然水域,拥有独特的翠绿色鲜艳夺目的外壳,为新西兰独有,肉质饱满,入口极鲜。 生蚝来自新西兰有机生蚝,生活在纯净无污染的太平洋,营养价值很高,富含高蛋白和诸多微量元素,口感肥嫩鲜滑。 野生捕捞深海鱼新西兰橙鲷,又称“长寿鱼”,属于深海鱼种,生长于700-1000米深度的海域,它拥有珍珠白般的鱼肉,软硬适中的口感和贝类一般的鲜美味道。

美食节上还能品尝到新西兰的芝士和醇香葡萄酒、100%源自新西兰的纯净乌龙茶ZEALONGTea,还有“深南”新西兰高端冰淇淋。

美食节的进口食材分别是由新西兰柯诺公司、新西兰毛利人企业Sealord集团公司以及新西兰奶业大亨安佳公司等外国公司提供。

透过王府井希尔顿酒店此次的新西兰美食节可以看出,高品质食品已成为国人餐桌上的主要需求。国内越来越多的酒店如王府井希尔顿酒店一样选取高品质的进口食材,以满足中国内地消费者日益提高的饮食标准。 中国传统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模式正在向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模式转变。其次,动物蛋白食品消费大幅增长,乳制品消费量也有所增长。中国动物源性食品消费总量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仍然不算太多——远少于欧洲或者美国——但问题在于其增长的势头似乎没有放缓的趋势。 据悉,中国内地的肉类食品市场价值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随着中国消费者在健康、安全和新鲜的牛肉、猪肉以及家禽类产品上的开销日渐增加,很多大名鼎鼎的外国食品加工商纷纷努力在中国站稳脚跟,加速其在华扩张计划,以适应越来越富有的中国消费者不断变换的口味。 2001年就已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泰森食品公司专门为中国消费者定制了22种全新冷冻食品。泰森中国的高管比尔•迈耶说,该公司正致力于向内地民众普及肉制品新鲜度的重要性。 港媒称,在城市化水平稳步提高和财富不断增长的背景下,中国家庭对肉类和奶产品的大量需求对于寻找新市场的全球家畜饲养企业来说是一个福音。 而支撑全球家畜饲养行业的是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发生的剧烈变化。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过去30年间,中国人均肉类消费量增加了一倍,人均奶制品消费量增加了两倍。 荷兰合作银行的分析师在研究报告中写道,未来10年,随着人们对安全优质肉类的需求继续增加,预计肉类的需求量将稳定保持在2%的年增速,但价格每年会上涨10%。 报道称,与大多数国家一样,中国的部分食品要依赖进口。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从欧盟进口的动物产品和牲畜总计28亿美元,3年来翻了一番以上。从澳大利亚进口的动物产品和牲畜则在同期增加了两倍,达到16亿美元。 由于普遍对当地产肉类的质量感到担忧,中国消费者推动了从世界各国进口肉类产品的销量。不过目前只有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乌拉圭获准出口活牛到中国。据美国肉类出口联合会的数据,2013年,中国占乌拉圭牛肉出口量的三分之一。同样在2013年,中国与罗马尼亚签署了协议,未来几年将进口50万头牛和300万头猪。 中国人饮食结构在两年之内发生的变化,可以与日本上个世纪收入增长最快的时候相提并论。中国人零食、饮料消费量以及肉食和油脂摄入量的变化速度超过了全世界其他任何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