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梦魇--贾宝玉的N种结局

曲榭

来自:曲榭(遒媚多姿、神情骨秀。。。求索中) 梦中客
2009-12-25 11:41:32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黄灵素

    黄灵素 (应物要不迷) 梦中客 2009-12-25 12:55:02

    神话的目的是真事隐。。。四大名著哪个不是借助神话故事娓娓道来的呢。神话的意味不仅仅是安慰,更多的是无奈。

    从袭人判词看“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应该袭人最后是嫁给了蒋玉菡,前面汗巾无意对换的那一节就已埋下伏笔。我倒觉得袭人最后离开宝玉不是负恩,而是不得已。

  • [已注销]

    [已注销] 梦中客 2009-12-25 13:09:36

    [内容不可见]

  • [已注销]

    [已注销] 梦中客 2009-12-25 13:19:40

    [内容不可见]

  • [已注销]

    [已注销] 梦中客 2009-12-25 13:47:03

    [内容不可见]

  • [已注销]

    [已注销] 梦中客 2009-12-25 14:15:39

    [内容不可见]

  • [已注销]

    [已注销] 2009-12-25 14:17:42

    [内容不可见]

  • [已注销]

    [已注销] 梦中客 2009-12-25 14:17:46

    [内容不可见]

  • [已注销]

    [已注销] 梦中客 2009-12-25 14:18:18

    [内容不可见]

  • 池荷衣

    池荷衣 (似此星辰非昨夜 为谁风露立中宵) 梦中客 2009-12-25 21:50:01

    我同意楼主的观点,宝玉跟湘云应该是最后的最后相依为命,金麒麟那一回的名字就叫做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但是文章里面完全没有跟白首双星有关的细节,那就只能认为是在暗示结尾了。但是这个结局没有提到袭人的结局,按照一开始的诗文,可以认为是嫁了蒋玉菡,负恩求去或被迫嫁人,都可以理解,毕竟贾府事败,她又不是家生子,母兄想要她另谋出路也情有可原,何况袭人也说过“若你当了强盗我还跟着你不成?”显然像宝玉这样没有谋生技能又不通经济学问的人,一旦失去了家族的支持,就算当了不强盗,也只能做些不上路下九流的事情糊口,袭人肯定是看不上的。她贤是一方面,但是主不明时,贤臣另择主而侍,也是古人认同的一种行为模式,换不换主只涉及到忠,与贤是扯不上什么关系的。 具体这个结构是如何构架出来的早已不可考,但是我倾向于楼主的说法,如此庞大的结构,一次性的搭建出来不说不可能吧,基本上非常非常非常难的,有过长篇小说创作经历的人都知道,对于结构的重大调整是必然的,有的时候可能会添加重大的支线情节甚至改变整体的思维导向。这是很好理解的,写作的过程其实也是作者自己对整部小说的再认识与再思考,尤其红楼一写十年,这十年里,作者自己也在成长,经过十年的成长与思考,作者对整个结构的思路必然会有重大的改进。有位作家说,小说写到后来,就不是作者控制人物,而是人物自己去发展情节,这话很可信。曹公一开始未必想到会把红楼梦写得这么长,这么久,也许开始真只是消谴,但是是以回忆旧时富足为消谴还是自身经历感慨想写一篇世事无常的小说为消谴就真不好说了。但是我相信,红楼的第一版原稿肯定要短得多,人物少得多,各种伏笔估计也是后来一点点加上的。 至于神话的引子其实在明清小说里十分的普遍,真要说起来,完全没有神话成份的,可能倒是少数了。我个人认为这种写作方式,一方面与中国人思维方式里的宿命思想有关,另一方面清朝文字狱盛行,这么写多少也有点撇清的意思在里面,借着神仙的口把自己想说又不敢说的话说出来。具体到红楼里,神话与现实的交结点尤其的多,两条线平行发展的同时相融合的又非常完美,就像两棵树并排生长,枝叶纠缠,人物不论,情节不提,单这结构搭建,就让人叹为观止。中国人一向讲求哀而不伤、大音希声,悲剧也多是以当年风流今何在、功名繁花如云烟这种方式来表现,像西方那种血淋淋红果果直着脖子惨叫的悲剧中国古代是没有的。曹公是有意识的削弱悲剧感,还是只是按照当时的写作模式创作谁也不知道,但是中国的悲剧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言以蔽之,就是怅然若失的幻灭感,这一点,红楼十分符合。

  • 曲榭

    曲榭 (遒媚多姿、神情骨秀。。。求索中) 梦中客 楼主 2009-12-26 15:24:00

    神话的框子是一早就设计好的了罢。

    应该不是吧。

  • 甜蜜蜜

    甜蜜蜜 (就像花儿开在春风里) 2009-12-26 20:39:35

    红楼梦的却不是这样,来红尘是了结冤孽和经历一番回去的,升天后各自归位,好像从来没有过一般,天地茫茫、真干净,结局是虚幻、虚无的、连人世也有幻灭感。到底是给人希望还是让人绝望?到底是出世还是入世?谁也说不清吧。这样不仅是形式上的完整和光彩照人而已,内涵也是极大的丰富。如何能说弱化悲剧意味呢。 。。。。。。。。。。。。。。。。。。。。。。。。。。

    我倒觉得悲剧意味就是这样被弱化了。

    人世如果真能一笔勾销或看出去一片空是多好的结局啊。

  • 池荷衣

    池荷衣 (似此星辰非昨夜 为谁风露立中宵) 梦中客 2009-12-26 21:16:08

    但是张爱玲说,蒋玉菡会介意袭人已非完璧,这种说法就非常的不靠谱了。大约张爱玲受西方思想影响太深,反而忘记了老祖宗的传统。这从她的小说里就能看出来,当然这个话题就扯远了,还说回关于袭人之于蒋玉菡。 清早期是明令禁止官员PIAO宿的,所以聪明的老祖宗们想出了另一种解决办法,那就是相公,而相公里最高级的一类,就是唱旦角的男优。自从这种办法实施以来,戏班子的台柱子就从对技巧与自身嗓音条件要求很高的老生渐渐转移到旦角身上,没办法,整个班子都靠人家养活。其实在红楼里也有一点蛛丝马迹,薛璠之所以纠缠柳湘莲,不就是因为他去串场子了么?按照当时人们的思维习惯,男优,基本上就是,呃,MB。蒋玉菡明打明的就是男旦,而且是老王爷心爱的人(写到这里我先汗一个,虽然我是叔控,但是这个叔过头了,都成爷爷了)曹公这里已经不是暗示是明示了。说这么一堆,我的中心意思就是,优伶之类,在等级分明的清朝,就算再穷苦的正经人家女儿,轻易也是不肯给的。其实很正常,谁会愿意嫁给曾雌伏在另一个男人之下的男人?所以清中期优伶们最常娶的,往往是妓 娼,或者确实名气大了,有钱有势,会娶上辈优伶的女儿--在清朝,这种出身的女孩子地位是很低的。袭人虽非完璧,但是“正经人家”出身,何况又是贾府的上等大丫头,她的社会地位比蒋玉菡高出不是一级两级,算是下嫁。蒋玉菡供着还来不及,哪里敢嫌弃她? 最后再加一句,83版红楼里芳官唱的是昆曲,很符合当里的社会环境。那时花雅之争大概刚刚开始,乱弹之类还只是流行于贩夫走卒之中,在上流社会,昆曲是绝对的统治地位。这让我不禁想起金枝玉孽,居然在皇宫里唱起了京剧,真是让人无言以对啊……

    > 删除

  • 黄灵素

    黄灵素 (应物要不迷) 梦中客 2009-12-27 18:33:42

    池荷衣分析得非常到位了,蒋玉菡对袭人是不敢嫌弃的,所以判词才说“优伶有福”——对蒋来说已经是莫大福气了。

    嗯,昆曲是古代上流社会的占统治地位的剧种。

  • 曲榭

    曲榭 (遒媚多姿、神情骨秀。。。求索中) 梦中客 楼主 2009-12-27 20:22:48

    我以前也感觉蒋玉菡对袭人还是是很看重的。

    张爱玲受西方思想影响太深---

    我倒是觉得张爱玲人虽漂泊在别处,心却从来没离开她家那栋老房子。

    她小时候是常被父亲带去妓院的,她父亲也常在家开唐会,或许是她对娼妓和伶人有自己独特的感觉吧。

    明清之初都禁止嫖妓,但清朝到了乾隆时期已开禁了。

    说到优伶的地位,这个还真不好讲,你看一代的师梅兰芳的当年

    :有人形容梅郎“貌如好女真怜汝,歌每称儿是解人”,

    民国大军阀张作霖称呼梅兰芳为“小兔子”,历史上记载: “当奉天军阀最盛时,正梅郎(梅兰芳)极红时代,歌喉舞袖,倾靡一时。而张作霖独不喜之,以曾见张定武(勋)狎兰芳于北京三元店,故呼之曰兔小子。”(民国荣孟枚《延春室诗话》(开明图书公司康德十二年〈1945〉版))

    还是这本书,记载了梅郎一段“断臂山往事”, “……解佩俊游刚北里,分桃佳话又南城。梅家的的珍珠颗,云和堂里藏娇娜。歌席常徵水调头,诗坛漫笑风怀左。”

    在这里,“分桃”是古代指男同性恋的典故,古代卫灵公临幸男宠弥子瑕,有一次,弥子瑕陪着卫灵公到御花园浏览,摘了一个熟透的水蜜桃,桃子的味道好极了,弥子瑕吃了一半,想起了自己的爱人卫灵公,就把剩下的一半递给他,卫灵公非常感动,说“爱我哉!忘其口味,以啖寡人。”,意思是他真爱我啊,竟然把最可口的桃子也分给我,而不是独吞。以后,世人便用”分桃”来形容同性之恋。

    梅郎:

    ■“此时观者台下百千万,我能知其心中十八九。男子皆欲娶兰芳以为妻,女子皆欲嫁兰芳以为妇。本来尤物能移人,何止寰中叹希有。正如唐殿之莲花,又似汉宫之人柳。宜为则天充面首,莫教攀折他人手。吁嗟乎!谓天地而无情兮,何以使尔如此美且妍;谓天地而有情兮,何以使我如此老且丑。……兰芳兰芳兮,尔不合一笑万古春,一啼万古秋。尔不合使天下二分明月皆在尔之眉头,尔不合使天下四大海水皆在尔之双眸。尔不合使西子、王嫱、文君、息妫皆在尔之玉貌,尔不合使韩娥、秦青、謇姐、车子皆在尔之珠喉。”

    ■“京师我见梅兰芳,娇嫩真如好女郎。珠喉宛转绕梁曲,玉貌娉婷绝世妆。谁知艳质争娇宠,贾郎似蜀梅郎陇。尤物同销万古魂,天公不断多情种。”

    他娶老婆可是满挑剔的。。。。

  • [已注销]

    [已注销] 梦中客 2009-12-29 11:51:15

    [内容不可见]

  • [已注销]

    [已注销] 梦中客 2009-12-29 12:01:27

    [内容不可见]

  • [已注销]

    [已注销] 梦中客 2009-12-29 12:06:45

    [内容不可见]

  • 池荷衣

    池荷衣 (似此星辰非昨夜 为谁风露立中宵) 梦中客 2009-12-29 20:57:47

    2009-12-27 20:22:48 警幻 (风卷残桐满地飞) 他娶老婆可是满挑剔的。。。。 那是当然啊,到了梅尚程荀的时代,优伶的地位已经不像康乾时那么低了,渐渐摆脱了相公的阴影而专心于舞台表演。在四大名旦之前的王瑶卿就已经有通天教主的称号了,这说明从19世纪后期,伶人的地步就已经提高了。但是在红楼写成的年代,大概是18世纪末,优伶的地位还是现代人完全无法想像的低,当时的京剧还没有经过改良,粉戏很多(就是色 情 戏,有的还要在台上 脱 衣 服 露 个 点 啥的,这些戏到解放后就 被 禁 演了)在那种礼教大防的年代,在大厅广众下脱掉衣服,基本这个人的个人尊严已经被践踏无几了,而且还有站台规矩,就是妆扮好站在台上向客人卖笑。虽然红角不站,但是再红的角儿,在没红之前,也都是要站的。红楼成书于乾隆中期,正是相公业成型的年代,蒋玉菡派头再大些也就是个高级点的,所以贾政听说宝玉跟他结交才会那么生气。 再说多了也麻烦,如果哪位对清中期伶人的生活状态有兴趣,可以去看一本叫做《春归三月暮》的小说,(提前声明,是个坑~~),虽然是小说,但作者的作出创作态度很严肃,有很多文献做依据,还是很可信的。不过是耽美向(呃,写相公的,肯定是耽美啦),雷者慎入。。

  • sakina.wu

    sakina.wu (自尊心不算什么) 2010-07-13 22:09:25

    这贴好。

  • Charles

    Charles 2010-07-28 13:32:39

    到底如何,也只有曹公自己明白,总之曹公是有话不能直接说,要拐着弯说,书中藏得是大量的隐情,为的是一吐心中的不快,是要读者去明白什么是命运,其实书里写的再华丽、感人,曲折。那都是幻想,以往大家悟透,不执着于剧情。不执着于现实的任何一物,活在当下!

  • 月想花容

    月想花容 (爱长沙爱英文) 2010-08-02 21:23:32

    结局纳入神话色彩才算好结局。起于神话(各自下凡),终于神话(各自归位),又不仅仅是神话(过程是人世悲欢离合)。读完了,有恍若一场梦的感觉,偏偏又真实。——黄粱一梦。红楼梦借鉴了金瓶梅、西厢记等等的古典小说,但又融汇贯通,出于蓝而胜于蓝。结局虽然是借鉴了其它章回体小说常用的升天,但是其它小说的升天是让人感到有希望的,对人们期待一种大团圆的精神安慰,如梁祝化蝶。而红楼梦的却不是这样,来红尘是了结冤孽和经历一番回去的,升天后各自归位,好像从来没有过一般,天地茫茫、真干净,结局是虚幻、虚无的、连人世也有幻灭感。到底是给人希望还是让人绝望?到底是出世还是入世?谁也说不清吧。这样不仅是形式上的完整和光彩照人而已,内涵也是极大的丰富。如何能说弱化悲剧意味呢。


    非常同意

  • 跑停又停跑

    跑停又停跑 (。。。。。。。。) 2010-09-02 19:59:44

    2009-12-26 21:16:08 池荷衣 (似此星辰非昨夜 为谁风露立中宵)


    最后再加一句,83版红楼里芳官唱的是昆曲,很符合当里的社会环境。那时花雅之争大概刚刚开始,乱弹之类还只是流行于贩夫走卒之中,在上流社会,昆曲是绝对的统治地位。这让我不禁想起金枝玉孽,居然在皇宫里唱起了京剧,真是让人无言以对啊……

    这位同学好像有点误会,“金枝欲孽”的年代正是花部兴盛起来的年代啊。君不见乾隆皇帝80大寿,四大徽班进京。。金枝的年代应该是在道光中期吧,我记得中间好像有林清起义的,进了紫禁城(中学历史学的,不一定准确了)。。这个剧中不是有影射么。

  • 夏玉沅君

    夏玉沅君 2010-09-05 20:22:33

    我坚持认为贾宝玉是在经历了一切繁华烟云后回到青埂峰的,不会跟宝钗,湘云再有什么了,毕竟俗缘已了~

  • 曲榭

    曲榭 (遒媚多姿、神情骨秀。。。求索中) 梦中客 楼主 2010-09-06 11:30:20

    2010-09-05 20:22:33 夏玉沅君 我坚持认为贾宝玉是在经历了一切繁华烟云后回到青埂峰的,不会跟宝钗,湘云再有什么了,毕竟俗缘已了~

    小说,有个成书过程的,再说又是一本边写边传又边改,是会有不同结局的。。。。

  • 跑停又停跑

    跑停又停跑 (。。。。。。。。) 2010-09-06 12:22:50

    2010-09-05 20:22:33 夏玉沅君 我坚持认为贾宝玉是在经历了一切繁华烟云后回到青埂峰的,不会跟宝钗,湘云再有什么了,毕竟俗缘已了~

    按照俞平伯先生的观点,贾宝玉是经历艰难困苦,像甄士隐一样,渐渐露出下世的光景来,四十多岁终于看破红尘撒手而去。 当困于生活的绝望之中,生计维艰,挚爱已逝,当生活和情感的磨难堆至宝玉不能承受之时,他才最终灭情断痛,偱入空门,用无情来求得解脱。所以最终宝玉还在警幻仙子的“情榜”上,“情不情”而占一席之地。。 宝玉和宝钗肯定有在一起过的,不是有脂批说“对景悼颦儿”嘛,不过最终还是舍了一妻一妾。至于和湘云那个黄昏恋,我觉得是周大师私货居多。

  • 过河卒子

    过河卒子 (行走,生活) 2010-09-06 17:01:39

    所有的结局中,我最不能接受的就是 宝玉和湘云在一起 为什么,再次相逢两人就一定要成夫妻呢? 兄妹之谊能这么快变成夫妻之情吗?

  • Style man

    Style man 2010-09-06 18:27:56

    看曹雪芹电视剧,结局是他在冰天雪地里老婆儿子的坟旁躺着睡着了.就这样结局了.真可悲.

  • [已注销]

    [已注销] (←聪明不绝顶,尖锐不湿疣。) 2010-09-06 19:45:26

    [内容不可见]

  • 曲榭

    曲榭 (遒媚多姿、神情骨秀。。。求索中) 梦中客 楼主 2010-09-06 20:34:36

    2010-09-06 17:01:39 过河卒子 所有的结局中,我最不能接受的就是 宝玉和湘云在一起 为什么,再次相逢两人就一定要成夫妻呢? 兄妹之谊能这么快变成夫妻之情吗?


    有可能啊,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 曲榭

    曲榭 (遒媚多姿、神情骨秀。。。求索中) 梦中客 楼主 2013-12-04 21:28:20

    D

  • [已注销]

    [已注销] 梦中客 2013-12-19 14:35:29

    2009-12-26 21:16:08 池荷衣 (似此星辰非昨夜 为谁风露立中宵) ------------------------- 2009-12-26 21:16:08 池荷衣 (似此星辰非昨夜 为谁风露立中宵) ----------------------------------------------------------------------- 最后再加一句,83版红楼里芳官唱的是昆曲,很符合当里的社会环境。那时花雅之争大概刚刚开始,乱弹之类还只是流行于贩夫走卒之中,在上流社会,昆曲是绝对的统治地位。这让我不禁想起金枝玉孽,居然在皇宫里唱起了京剧,真是让人无言以对啊…… ----------------------------------------------------------------- 这位同学好像有点误会,“金枝欲孽”的年代正是花部兴盛起来的年代啊。君不见乾隆皇帝80大寿,四大徽班进京。。金枝的年代应该是在道光中期吧,我记得中间好像有林清起义的,进了紫禁城(中学历史学的,不一定准确了)。。这个剧中不是有影射么。 ... 跑停又停跑

    [内容不可见]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48563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